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艺术能成为缝合世界的针线吗?

12月12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本不特别,却又在近年来渐渐开始特别起来的日子。继双11的疯狂后,双12,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狂欢之日。这是一个关于消费的狂欢日。当消费时代被提及时,并不仅仅指向了一切事物在当下都是可以被消费的,更是指消费本身已然替换、构建了当下世界的运行逻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商业资本成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在此同时,那些真正深入与深情的,却在不经意间渐渐失语与失效。

▲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 ——“缝合”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2019

与双12同日,一场持续了12年的三年展再度举办。本次举办的第四届今日文献展以”缝合”(A Stitch in Time)为主题,由策展人黄笃与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联合策展,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37位/组艺术家参展。展览主题基于全球最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现实而提出,这些世界景观的新动向及不确定的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威胁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进程。

▲ 沈远 《课堂作业》鞭炮制作台、儿童凳子、鞭炮、电灯,600x800x400cm,2011

▲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 ——“缝合”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2019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回应展览主题,作品展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给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的影响与问题,触及到对灵与肉(body-mind)、国家与地域(nation-region)、身份与本源(identity-origin)、意义与引证(meaning-reference)、理想与实质(ideal-materiality)、本土与全球(local-global)相互联系或对立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今天新的变化的社会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界定它们的相互依存或渗透关系。并通过四个概念视角进一步深入该议题:混杂性(Hybridity);混沌(Chaos);融超经验(Trans-experience);嬗迭(Ascending),从不同侧面揭示或再现了世界文化艺术的网格状图景的深层问题,及引发“地区、地域、地缘”与“他者、身份、主体”的关系。正如今天的现实世界中充满着瞬时性、偶然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人类社会仍存在着难以弥合的裂缝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偶然性特征,才为实践意义上的缝合或链接留下了一定介入或干预的空间。

▲柏谢尔 · 玛库,《海市蜃楼》,陶瓷,尺寸可变,2019

▲ 柏谢尔 · 玛库(Bashir Makhoul)和于沛沛,《弱界线》,陶瓷,280cm x 700cm x 0. 5cm,2019

策展人黄笃曾提到,“我们知道全球化带来的分裂状态,比如说欧洲与俄罗斯的对抗,中国和美国间的贸易摩擦,伊朗核问题及其危机、欧洲和伊朗或海湾国家和伊朗之间明争暗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长期矛盾,包括最近克什米尔再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殖民时代遗留的问题,现在移民的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给今天的社会带来了很大困境焦虑、不安或挑战,这些挑战如何去通过视觉反映。说实话,艺术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大家知道艺术能提出问题,或者说艺术能给人一些思考,能够干预到人的行动,这就是艺术起的作用。比如说通过视觉艺术人们能够在行动上或者心灵上受到影响,这可能就彰显了这个展览的意义。”

鲍德里亚在探讨越南战争的影片时,宣称这场战争实际上从未发生过,对海湾战争的断言亦然。在《海湾战争没有发生》一书中他写到,对西方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传媒化战争,是对战争的模仿。在这场战争中,“传媒宣传战争,而战争也推动传媒”。于是,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干净的”战争——(传媒的)沟通也是一种净化过程:“从原则上说,它清除了任何暴力的和个人的效果。于是,出现了奇怪的情形:在暴力和战争的心脏,人们却可以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因而,鲍德里亚认为与其说这是战争,不如说这是“伪造的战争”,所有在战场上新闻对战争的无条件模仿正是为了让人们无条件地接受这种模仿。在传媒的覆盖下,“新世界秩序将同时是共识性的和电视化的。……战争不再是从前的战争了。”——海湾战争没有发生。

或许这也正是当下人们对待世界总体性环境下其它部分的世界处境的某种状态。真实的附近消失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被压扁为某种印象和宣传的单线性映射。就如人类学家项飙在《十三邀》里所说,“附近”消失了。或者说,人与真实世界间最真实与具体的链接消失了,边界也消失了——但却并没有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而是抹去了真实的边界,将距离扩为巨大的鸿沟与裂痕。

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展览主题“缝合”一方面如鲍德里亚所言及的“外科手术”的字面意义一般,准确、稳定与坚决,同样一阵见血(艺术地);但在另一方面,前者又超出了鲍氏言语中隐含的虚假与无力,试图将真实的世界通过艺术呈现于观者面前,而不仅仅是某种形式或对于苦难的抒情。

▲ 玛尼·拉尔·斯雷斯塔(Manish Lal Shrestha),《小巷中的生活》,毛线、线绳、棉花,1366米,2017

▲ 阿拉娜·亨特(Alana Hunt)与乔安娜·怀特(Joanna Wright),重新整理的关于澳大利亚阿盖尔湖的建筑与水坝的监控文献图片,2018

▲ 刘韡 《受难》

▲ 尚扬 《剩水图-2》

▲ 胡为一 《窗外无窗 1》,影像装置,175 x 115 x 25cm,2019

▲ 萧昱作品

▲ 王拓 《痴迷录》

艺术家,缝合,世界

我所挑选的艺术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意向:第一类艺术家,他们感兴趣将艺术所本有的宣传作用当作一种应对社会和环境改变的“煽动性道具”。

第二类艺术家将艺术实践作为一种分析调查的形式,他们通过创作生成得到数据,并对人类的资源获取和使用提供一些认识和理解。

▲ 施勇,《一切皆有可能》,砖,水泥,1570cm x 110cm x 70cm,2019

▲施勇,《默片》,单路视频,11分钟9秒,2011

第三类艺术家专注于将艺术作为一种思考式的、冥想式的实践,以此为现实世界及其问题提供一些智识层面的应对方式。当然也有一些艺术家集这三种特点于一身。——乔纳森·哈里斯对于本次展览而言,就如上文所说,今日文献展似乎并不受限于文献的窠臼,或仅仅以某种政治宣言的视觉档案式的方式呈现于众。文献与作品背后的活力并没有因“文献”而消失,那些鲜活与真实的世界亦没有被无法触动真实的视觉图像所遮蔽,而导致真实事物只能被其象征性的哀悼所取代而消亡。这就如刘小东在描述自己的作品时说到,“这个项目无法记录片拍摄,连现场画画也成奢望,回北京,靠自己,靠照片和想象力吧。无论如何也得因地制宜呀。”

▲ 刘小东,《铁板1》,布面油画,250cm x 500cm,2016

▲ 刘小东,《铁板8》,布面油画,100cm x 50cm,2016

当然,在另一方面,就如上海双年展所引发的争议,一个或许需要警惕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对于艺术世界来说,如何通过具体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在本土与世界的巨大摩擦中寻求揭示及解决之道,但又避免成为社会学的视觉附庸,也必然是这场三年展所提示出来的另一重要文化议题与价值。

▲ 卡莉·巴特勒(Carly Butler)与古德伦·菲利普斯卡(Gudrun Filipska),项目材料,2019

▲ 凯蒂·艾欧妮·克兰尼(Katie Ione Craney),融化的阿拉斯加,通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2019

▲ 约翰·瑞恩·布鲁贝克(John Ryan Brubaker)与威廉·F·麦克唐纳(William F McDonald),项目材料

▲ 乔治娜·瑞斯卡拉(Georgina Riscara)、伊丽莎白·肖恩(Elizabeth Sean)、汉娜·斯泰格曼(Hannah Steigman)、佐伊·嘉林索格(Zoe gelinsog)、安东尼·里昂(Anthony Lyon)、罗伊兰特·梅耶尔、杰奎琳·M·伯恩(Jacqueline M. Bourne)、阿米尼·沙巴赞(Amini sabazan),项目材料

▲ 安德鲁·豪(Andrew Howe)与加雷斯·琼斯(Gareth Jones),项目材料

艺术能成为缝合世界的针线吗?一个生活中的常识是,破旧的衣物难以遮掩缝补的痕迹,但或许那些裂痕本身也并不应该被遮蔽。当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使得这些裂痕在充满伤痛的现实中被不断地提示出时,艺术实践与艺术展览的意义或许就此产生。

▲ 蒋志,《诗意》,视频影像,5分钟20秒,2018

在本次展览中,有的艺术家因本国内乱与生活的苦难而无法创作参展;而同时,也就如蒋志的作品所轻声呼喊的:“苦难能成为诗意的来源吗?”此时,艺术又可以为真实的世界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某种感性的虚假的替代物?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 ——“缝合”开幕现场,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左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家谭平(左二)在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2019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现场导览

▲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 ——“缝合”开幕现场合影

展览信息

QQ截图20191217094428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

策展人:黄笃、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

展览日期:2019.12.13——2020.3.15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