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 主题展参展艺术家介绍 Part7

本期介绍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主题展参展艺术家分别是来自喀麦隆的Rä di Martino,比利时的Mira Sanders,也门的Salwa Aleryani,德国的Kota Ezawa,以及中国本土的王易罡、姚清妹、何森、董钧、计文于和朱卫兵、叶甫纳。

1、Rä di Martino(喀麦隆)

3.pic

▲ A Abandoned (ancient greece)(2013)

5.pic

▲ August 2008 (2009) 16mm film, set photograph

Rädi Martino毕业于切尔西艺术大学和斯莱德艺术学院。在伦敦和纽约度过几年后,她现在意大利生活和工作。她的电影、装置和照片已经在许多机构和电影节上展出,包括:纽约当代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釜山双年展等。2014年她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以中长篇媒体纪录片参展并获奖。

2、董钧

6.pic

▲《模特系列》之一

作为艺术家,董钧曾独家签约代理于长征空间,并于2007年举办“对视—董钧个展”,2008年获得香港CNEX基金支持拍摄纪录片《大水》在台湾出版发行并参加多个国际电影节,2010年参加“胡志明小道”项目穿越越南、柬埔寨、老挝东南亚三国。近年来参加“EXIM2014澳门实验影像展”、“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中国当代摄影十年”、“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美国broad美术馆 )、“Reflexion Asthetische Referenzen”(德国)、“现实是过去的未来影像展”(韩国ARKO美术馆)、“艺术运动存在吗?”、“第27届法国环境国际电影节”、“Chinese Video: Chord Changes in the Megalopolis”(美国Morono Kiang 画廊)、“广州三年展”、“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提名推介展”、“云之南纪录影像论坛”、“连州国际摄影年度展”、“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等相关展览,获得第五届平遥国际摄影节“青年摄影师大奖”等。

作为策展人,他自2002年以来策划了“现实是过去的未来影像展”(中韩建交二十周年文化项目)、“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年度展”(2012-2013)、“2012西安国际动画电影节”(与张亚璇联合策展)、“中国青年导演电影双周”(第一季/第二季)、“划痕—当代中国独立影像巡展”、“断章取义—当代影像艺术展”、“视变-西安影像新生代”、“Phonetic environment·2+1当代艺术展”等多个当代艺术展与电影节。

3、王易罡

7.pic

▲《作品2015’21号》 2015

王易罡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架上绘画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创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迄今已有30年的历程。

何桂彦曾这样评价王易罡:他的绘画风格比较多元,有表现的、有抽象的,也有倾向于波普的图像式绘画。然而,就个人绘画的发展轨迹与内在线索来说,抽象始终是一条主线,而且,王易罡个人在抽象领域的实验与中国当代绘画的上下文语境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易罡一直在表现与抽象领域作着积极的探索,而这种创作轨迹一直延伸到了2009年的《浅绛系列》。批评家范迪安指出:“表现不一定必然走向抽象,但表现通往抽象之途却为艺术家的精神外化提供了颇为宽阔的道路,也促使艺术家从混茫走向清晰、从偶然中肯定必然。王易罡近两年的作品便继续保持了他坚执心理情感的特点,又在作品结构、特别是色彩运用上略作调整,实显出更为精神性和感觉性的因素。”

4、Salwa Aleryani(也门)

8.pic

▲ SLEEPER 2012 POLYURETHANE FOAM AND FABRIC

PRODUCED WITH THE SUPPORT OF DAR AL-MA’MÛN FOUNDATION, MARRAKECH.

9.pic

▲KfW Artist in Residence 

Sept 5th- Aug 20th 2016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Berlin, Germany

1982年,Salwa Aleryani出生,先生活工作在祖国也门的首都——萨那。在2006年于Petra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她获得全额奖学金,随后取得来自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美学硕士。Aleryani近期的作品探索个人与公众和公共空间的融合性,以及如何建设和使用公共空间才能对公共本身有所益处。2012年,她作为马拉喀什Dar Al-Ma’mûn 基金会的驻地艺术家,在那里,她创作了作品“Sleeper”。

5、姚清妹

10.pic

▲《三足鼎及其鼎纹探究——关于“镰锤”符号起源和发展的几种假设》,2014,装置

姚清妹是一位常驻法国的中国年轻艺术家,2013年毕业于法国阿尔松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她的艺术实践常围绕政治话题而展开,以表演、录像、摄影、写作等形式呈现。她的艺术深深地根植于政治与社会现实中,以幽默滑稽的模仿手法实现了一种批判。目前她主要工作生活在法国巴黎。2014年,魔金石创始人曲科杰去欧洲旅行的时候,在一个艺术博览会上看见了姚清妹的作品,非常喜欢,当即决定收藏,而后又与她商讨筹备个展等合作事宜。如今,魔金石已经成为姚清妹在中国的独家代理画廊,并且为她举办了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姚教授”。

她的另一件作品《审判》入选2015年香港巴塞尔博览会影像单元。《审判》(The Trial)是一出艺术家精心策划的荒诞剧,以一种革命腔调唤起了过去的感觉。在作品中,艺术家扮演一位严厉的、军人般的角色,跟几个自动贩卖机展开了一场超现实的“辩证讨论”,再次演绎了如毛泽东、高尔基、丘吉尔等政治文学巨擘的经典语录。在这场不可调和的辩论中,每种意识形态都无法理解他者。该作品入选2015年香港巴塞尔博览会影像单元。

在法国,姚清妹崭露头角也是在2014年4月,她获得第59届Salon de Montrouge评审团特别奖,作品《审判》和《在摩纳哥独唱国际歌》被巴黎市政府当代艺术基金收藏,并于同年10月选送到第41届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OFF)ICIELLE”单元参展。

6、计文于和朱卫兵

11.pic

▲《瞧,上帝看着我们呢》

计文于、朱卫兵,是艺术圈里的夫妻档组合,不同于其他夫妻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艺术领域,计文于和朱卫兵自2003年便在一起共同创作,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

参加的展览主要有2006年上海第六届上海双年展《超设计》,2009年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的第六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10年瑞士伯尔尼艺术美术馆的《大草稿》,2011年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博物馆的《中国盆景——当代艺术家提名展》,香格纳画廊《跟着!跟着!跟着! 》计文于和朱卫兵作品展,2012年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人与物,记忆的穿越》,芬兰RAUMA美术馆的《龙时代——来自上海的当代艺术》,2013年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不合作方式2》,2014年上海Mao Space《生命与希望》中法当代艺术家作品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造型的方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2015年意大利都灵卫城博物馆《中国— —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丹麦奥胡斯美术馆《新朝代——中国创造》。作品于香港M+、德国维和纳斯收藏。

7、Mira Sanders(比利时)

12.pic

▲ Silent China, 2007

13.pic

▲ perspecteurs – 2013

14.pic

▲ les sites satellites – 2013

Mira Sanders于1973年出生于布鲁塞尔,从Mira Sanders对空间的使用方式来看,它对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振荡是永久性的,涵盖地理、物理空间、心理甚至情感空间。从她的个人角度来看,一直尝试将其所观察和分析的客观及主观相互整合,这是一个持续性的作品或是研究。

8、何森

15.pic 

▲ 何森 油画作品

何森,1968年生于云南开远,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师范系,现居北京。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华人当代美术馆等收藏。2001年参加“场景”、“迹象未来”、“男孩女孩”、“上下左右”及“成都双年展”等。

他以拍摄照片开始其一件作品的创作,再将投影的图像画下来,这种技巧使他得以在画作中展露仅靠想象容易忘却的现实的视角、光影及生活真实,从而赋予其油画作品以某些人尚未觉察的现实主义气息。

何森的作品那忧伤忧郁细如发轻似梦愁云惨淡的红灰色调,与我们眼前的生活拉开了距离。这个距离恰好是何森冥想的空间。何森自言其作品表现的是“对成长的恐惧和对现实的逃避”。

9、叶甫纳

16.pic

▲ 叶甫纳作品

叶甫纳,1986年生于云南昆明,2008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2010 年硕士毕业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美术专业;2013 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2014年,她凭借作品《家春秋》的个人系列肖像视频获得了第三届“ART•SANYA艺术季”华宇青年艺术家评审大奖。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敢于尝试是她的一大特点,其作品主要通过幽默和反讽的手法探讨现实生活中权威结构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她的创作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是看似沉重的话题;有时又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小的现象,但她却总能用轻松、调侃的方式呈现。

叶甫纳的作品看起来透着一种“乡愁”,不管是对《民族画报》的调查研究,还是作品《家•春秋》系列上家族历史的探讨,都增加了她身上知识青年的气息。在后者的创作中,她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了父辈照片中每个人的姿势和表情。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这个项目让她从旁观者变成扮演者,从拍摄的好玩变成切身的痛苦,“对现实的研究令我意识到,看到的往往不一定是真的,而那些看不到的才是真的。”

10、Kota Ezawa(德国)

17.pic

▲ Installation view, Gardner Museum Revisited, Christopher Grimes Gallery, Santa Monica, CA, 2016

Kota Ezawa的作品参考于流行文化、影院、电视及艺术史。通过这些数字媒体、幻灯片等媒体、剪纸、水彩、灯箱和拼贴,他重塑这些标志性的图像,回归其最基本的形式。如此,他的作品传达了这些图像对集体心灵的象征力量,并强调了对图像如何塑造我们的经验和记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