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5年11月25日,一个名为“姦:性别伤害的文化符号——‘他为她’2015中国当代艺术展”涉及“维护女性平等权利,反对暴力伤害”的群展把沉寂已久的“女权主义”话题推到了极度宣扬的位置。这种“催化作用”完全受制于该展在开幕前被强行关闭的效果,这一影响力使得人们重新把矛头指向了对“男女平等关系”的思考。

▲艺术家集体合影

▲ 布展现场

▲ 聚餐时的创作

从“姦:性别暴力伤害的文化符号”这句话来看,男女构成了其性别的成分,这两种身份即可以追溯到从父权社会到母系社会地过渡及制约关系,并且从“姦”字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确立能找到男女两性分工区别的根源——在父权社会中女性的政治地位处于边缘,也决定了其生命的艰难,加剧了女性社会地位的边缘化。而这种传统性造就了“姦”字在当时体现出的带有“女性性别暴力伤害”等政治符号的象形意义,这种政治的意义也持续延续着。

▲ 程广作品

▲ 周洁作品

不论是今天人们所提及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父权强制,还是西方20世纪所倡导的女权主义,这都是在强调整个社会中男与女之间的对等,涉及社会分工的权利,女性不受暴力对待,不受非法拘禁权利,自由恋爱、择婚权利。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强调“女权”的口号与行动也被一次次抛出,逐渐凝注成某种“标识”。在当下我们如何来应对男女之间权利平等的关系?对此,批评家王藏反思到,“当我们走出将‘女性身份’置换为‘女性标签’的误区,我们会发现,中国女性存在着各种问题,在中国男性身上同样严重存在。”

▲ 孙少坤作品

▲ 吴迪作品

▲ 翁奋作品

想必这种反思也是展览“姦:性别伤害的文化符号——‘他为她’2015中国当代艺术展”所强调的宗旨,也同时在这样一个温热的社会现状下所极力整合的艺术态度:如何消解女性性别上的文字与文化的双重暴力的影响,质疑与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强加于女性的历史与现实的性别歧视与暴力,还给女性应有的尊严与权力,便是这个展览的意义与主题。

▲ 向承美作品

▲ 沈娜作品

▲ 艾玛·沃特森发言

这种对于女权主义的倡导与维护,完全应对了这一展览设定在11月25日的启意。11月25日恰恰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艾玛·沃特森在《他为她》的联合国演讲中说到,“如果你坚信性别平等,那么你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女权主义者,我为你喝彩!我们正为团结一致而努力。”而这作为普适性的女权主义的宣言确实在呼吁每一个人,但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境况不再是如此直白的“暴力”,甚至残忍也不显而易见。

▲ 肖鲁现场作品

▲ 陈庆庆行为作品

▲ 苍鑫作品

而我们回到这一展览的作品来看“姦:性别暴力伤害的文化符号”的问题,显得更具丰富性:男女身份的模糊;生理所体现出的诱惑与暴力的关系转换;女性权利与身份的放大化种种反差性的问题。例如以肖鲁、陈庆庆为代表的继展览被禁之后坚持在寒冷异常的室外尽最大可能完成对于艺术理念的传递和社会问题的反诘;苍鑫作品中男女衣着的互换,身份的间接改变。以此来看“暴力”所体现出的文化构造不再像传统社会中父权与母系等级关系那样单一,整体已经偏向“女权主义”之后新的带有性别暴力伤害“图像学”的文化关系。

可以说“姦:性别伤害的文化符号——‘他为她’2015中国当代艺术展”是在面对性别差异、性别潜在暴力性等重要的身份命题时所作出的有力回应,此展也是继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发起具有极高活跃度的“艺术战”之后打响新的革命性的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