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阿真2015-07-16 20:52

在欧盟成员国群星璀璨的都市中,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似乎并不耀眼。但是这座从地震废墟中起死回生的古城,自有它独特的气质和风骨。今天的“行者阿真”专栏,将带您去往葡萄牙之旅的第二站,曾经的海上帝国的心脏,里斯本。

▲ 里斯本耶罗米教团修道院,它在1755年强度达9级的大地震中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葡萄牙全体王室成员,由此闻名世界,并为它增添了“神灵护佑”的神秘色彩。

▲ 曼努埃尔风格的耶罗米教团修道院,格式严谨坚挺,细节繁复精美,历经欧洲最强震灾,依然基本保持原貌,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 矗立在特茹河入海口的贝伦塔,也曾经历大地震却巍然屹立。它也是葡萄牙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大地震前,它曾作为王室行宫,现在已成为葡萄牙总统官邸。

在欧盟成员国群星璀璨的都市中,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似乎并不耀眼。但是这座从地震废墟中起死回生的古城,自有它独特的气质和风骨。作为曾经的海上帝国心脏,它并不缺雍容华贵的底气,但它以淡定舒缓的生活节奏让金钱铺张的奢华收敛起嚣张,又以质朴古雅的经典风范为流行的假贵族、伪时尚降调。里斯本曾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拥有过海上霸主的繁华和荣耀,又在1755年那场毁灭性的大地震中经历了大悲大难,所以里斯本懂得乐天知命、处变不惊。当你倾听它的时候,里斯本就像葡萄牙的民歌法多一样,在明媚中藏着忧伤,在散淡中流露温情。当你回味它的时候,里斯本恰似一枚橄榄,有着不同寻常的味道,值得你细嚼慢品。

从地图上看,葡萄牙狭长的国土宛如一艘泊在欧洲最西端大西洋畔的帆船,里斯本就像这艘船上的一扇明亮的舷窗,透过这扇舷窗可以看见葡萄牙历经的沧桑、荣耀和兴衰。

海神之都的光荣与梦想

里斯本依山傍水,坐落在多罗河入海口北岸的七座山丘之上,故有“七丘城”之称。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在远古的神话中,里斯本是海神尤里西斯创建的都城。传说犹利西斯常来河边幽会仙女卡里普索,但他始乱终弃,不辞而别,令痴情的仙女悲痛欲绝。伤心的仙女幻化成蛇,缠绕的蛇身在经年累月的期待与失望中,变成七座起伏的山丘。里斯本就诞生在这七座山丘的怀抱,带着与生俱来的忧郁,守望在江与海的汇合处。

从公元前腓尼基人、希腊人的贸易码头,到后来罗马人、摩尔人的市集城堡,里斯本屡易其主,多次历经战火洗礼。虽然在1255年,里斯本就正式定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但城市规模并不大。直至15世纪葡萄牙成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海上霸主,里斯本才随之变成举世瞩目的帝国中心,跃居欧洲四大城市之列。

▲ 自由大道末端的商业广场。雕塑后面是昔日的皇宫。

▲ 里斯本的商业步行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石头撰写的历史。里斯本的宫殿、古堡、教堂和民居,基本可以涵盖一部葡萄牙的历史。矗立在特茹河畔的贝伦塔,它在历史上曾是葡萄牙王室的行宫,现在成为总统的官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贝伦塔不仅在建筑艺术上成就斐然,它还是葡萄牙千年兴衰演变的见证。贝伦在葡语中的意思是“伯利恒”,影射出葡萄牙曾参与天主教圣战、随十字军东征的那段历史。在葡萄牙人的的心目中,贝伦塔就是首都里斯本的象征。

里斯本最壮观的历史遗迹耶罗米教团修道院,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份。它坐落在宽阔的印度大道一侧,恰好与大道另一侧的贝伦塔交相辉映。这座为纪念达迦马发现印度之旅兴建的教堂,耗时70年精雕细琢而成。整座建筑华丽而优雅,融合了摩尔建筑和晚期哥特建筑的特征。这种东西方风格混搭的建筑,在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时代十分流行,所以又称这类建筑形式为“曼努埃尔风格”。

耶罗米教团修道院的大门,充分体现了曼努埃尔风格的特征。在曼努埃尔时代,西方开始真正走进东方,最早是达迦马于1498年远航抵达印度海岸,紧接着达丰索又于1510年占领印度果阿,并在此建起通向东方的贸易中心。航海大发现的成功,刺激了葡萄牙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影响到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恢宏的宫殿和教堂,威风凛冽,意气风发;繁复精致的石头雕刻,不厌其烦地张扬着上帝的荣耀、王权的威严以及航海远征的主题。摩尔人崇尚的抽象图案、葡萄牙人欣赏的自然趣味,连同王权的标志——国王的徽章,都成为建筑内外装饰的元素。1755年,里斯本突发罕见大地震,整个古都毁于一旦。由于地震发生时恰逢万圣节,所有天主教徒都在教堂作弥撒,伤亡极其惨重。这座修道院却在山崩地裂中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葡萄牙国王及所有王室成员,从而为它增添了“神灵护佑”的神秘色彩。

里斯本最主要的街道是自由大道,宽90米、长1.2公里,路上镶嵌有精美的彩绘地砖。自由大道把里斯本分为两大部分,东南面的阿尔法玛旧城是里斯本最传统的街区。沿着它陡峭狭窄的街巷可直通河畔。数千年来,这里留下了前赴后继的征服者迦太基人、罗马人、日尔曼人和摩尔人的足迹。漫步这里的街道,就像走在葡萄牙的历史长卷中,举头就能望见里斯本最古老的地标建筑——圣豪尔赫堡。

大地震中灰飞烟灭的荣耀与繁华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公元1755年11月1日,时逢天主教的万圣节。早上九点半,正当里斯本的居民聚集在教堂里庆祝节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这座城市。据后来的幸存者对这场大地震的描述:城市被无形的重力强烈震颤,建筑物高低错落的房顶就像麦浪在风中波动。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建筑物的门窗和墙体瀑布似的坠落到街上,变成掩埋死伤者的坟墓。

▲ 建于1389年的卡尔莫修道院,坐落在卡尔莫广场前,它是中世纪里斯本哥特教堂的代表作之一。

在1755年的大地震中,它的教堂主殿得以幸存,但屋顶全部驳落,只剩四壁和中间一根根石柱挺立。它是大地震在里斯本少有的遗址。如今修道院的中殿和祈祷室陈列了一些葡萄牙各个时期的建筑残片,成为一个小小的考古博物馆。

▲ 卡尔莫修道院主殿遗址

▲ 在里斯本保留的大地震废墟遗址上建造的纪念广场

一名亲历地震的英国游客写道:“我以为整个城市都要沉到地底下了。 在一些地方躺着车辆,其主人、马和骑士几乎全被压死;这里是母亲抱着婴儿,那里是盛装的妇女、绅士和工人;有些人的背或腿被压断,另一些人被大石头压住胸部;有的几乎完全被埋在废墟里。一些人逃到码头并乘上了岸边船只试图离开,地震之后大约半个小时,一次大规模的海啸冲进里斯本。90分钟以后,海啸卷走了他们。” 更惨的悲剧还在后面,为庆祝万圣节而点燃的弥撒炉火蔓延至整座城市,肆虐的洪水和火灾将里斯本置于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把这座欧洲最繁华的都城夷为废墟。

经研究分析,现代地质学家估计里斯本大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9级,是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是欧洲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这次地震及海啸导致九万人丧生,里斯本因此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城中85%的建筑物被毁,有些即使没被震倒,也没逃脱震后的大火,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宫殿、教堂、图书馆和歌剧院,比如当时刚落成不久的凤凰歌剧院和特茹河畔的利皮喇宫都没能幸免于难;有70000藏书的皇家图书馆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很多珍贵的资料,包括著名航海家达-伽马的航海记录,以及许多名家的画作和艺术品都灰飞烟灭。自此,葡萄牙的海外殖民雄心大大受挫,帝国走向衰败,里斯本在欧洲的中心地位也被取而代之。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半个多世纪后出版的自传中写道:“恐惧之神或许从未如此之快而有力地把恐怖传播到了人间。”尽管地震发生时他才六岁,却仍能回忆起当年他得知里斯本大地震时的惊恐。循道宗教义的创始人卫斯理提到英国国会捐给地震受害者10万英镑,这应是国际灾害救济的一个历史例证了。

重建里斯本与重塑人的信心

▲ 从地震废墟上起死回生的里斯本在老城中心,可以乘观光电梯登顶纵览里斯本风光。

虽然此次地震将里斯本夷为废墟,使葡萄牙的政治经济遭受重创,但也催生了现代地震科学,并拉开了葡萄牙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葡萄牙当局并没有简单地把这次地震视为宗教意义上的“上帝惩罚”,而是指示全国所有牧师视察灾情,汇报灾民的经历,以便更好地认识地震的本质和特点,迅速展开赈灾自救。

里斯本的震后重建工作在当时的首相庞巴尔侯爵的领导下积极展开,用庞巴尔首相的话说就是要“埋葬死者,赈济灾民。”一边为居民安排食宿,一边为遇难者举行海葬;还组织人力制定了一项如今被公认是18世纪最好的城市重建方案,率先在欧洲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所有建筑必须在砖石墙壁里嵌入木桩支架,以便地震袭来时阻止墙壁倒塌。此外,里斯本市区的新建建筑的核心部位,都采取了错综复杂的木桩笼式框架结构,这样能够帮助建筑物分散掉地震的能量。

尽管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还有部分耶稣会教士试图阻挠震后重建,一位有影响的耶稣会教士加布里埃尔·马拉格里达在他出版的《一种看法:这场大地震的真正起因》中认为重建里斯本有违上帝的意愿;但庞巴尔首相和他领导的政府仍对重建里斯本充满信心。在这场教会神权与世俗政权的较量中,庞巴尔和他的追随者最终成为赢家,他不仅成功改革了葡萄牙的教育、贸易和法律体系,而且使里斯本从地震的废墟中站起来,重新复苏,焕发活力。重建后的里斯本格局方正,层次丰富,建筑依地形高低错落有致,街道从山坡向河畔延伸。广场、喷泉、雕塑和庭院点缀其间,其街道和建筑的尺度都非常宜人,特别适宜人步行。为铭记庞巴尔重建里斯本的历史功绩,在里斯本特市中心特为他建立了纪念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他的雕像,他面向特茹河,俯瞰着自己规划重建的城市。雕像由葡萄牙最著名的雕塑家马卡斯特罗完成,广场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粉红色拱廊正是庞巴尔时代的典型样本。

而关于此次地震的因缘之争,包括葡萄牙在震后重建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文化、宗教等诸多社会历史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削弱了权重一时的宗教势力、加强了世俗权力和中央集权,而且促进了国家抗灾机制的建立,对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地震学的发展都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 本文作者:阿真,诗人,专栏作家,资深行者,公益志愿者。曾出版诗集、散文集,策划编撰了《中国建筑五十年》、《中国的绿色历程》等文献画册。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本文作者为“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阿真 责编 黄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