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数字鸿沟的日渐缩小,艺术新闻、评论、艺术表现甚至是经验等在线文化出版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迷茫。如果还有可能的话,十年后我们将会如何读写艺术?技术的进步又将会如何改变评论家、策展人、艺术记者及艺术家的工作?

5783d3383421f2f6c53c34fbbbb31e5f

赫斯特作品,已模糊处理。

在本系列的第二部分,我们对许多评论员、文化生产者和记者提出了这些问题,从评论家Brian Droitcour到播客生产者Tyler Green,技术专家Koven Smith到Kickstarter负责人Willa K·erner。(阅读第一部分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噪音侵入网络,专业性的价值——扩展开来说,也就是艺术写作的质量——将会变得日益重要。对评论家和值得信赖声音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要求其协助区分决定其他中性信息价值的可靠事物。

来自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我们相信,要包容那些源于艺术写作、新闻、照片及即时刊物等渠道的材料,无论它们是长久地沉寂,等待着被译成其他语言,亦或是在工作室里腐烂,看上去都怀抱着一种一旦被激活,就有潜力来改写艺术历史的想法。对我们来说,在亚洲艺术文献库工作最令人激动的地方也许就是,通过网络我们能对过去产生新的理解,并借此机会来改变现在和未来。

那些曾经遥远的想法、声音以及对话将会变得越来越息息相关,也越来越迫切。网络空间能让文本和想法传播开来;它能介入并促使我们质疑现状。因此,当我们继续审视自身与彼此时,主体意识将会改变。过去的材料与文本将会广泛地被译成其他语言,并且根据已有的写作与经历将其融入于对话之中。我们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像普适理论被广泛传播以及跨文化应用一样,平行的想法和表达也能通过艺术写作使我们产生共鸣。所以,只有在解决过去这一环节中,我们才能重塑未来。

Ingrid Chu是公共项目负责人,亚洲艺术文献库战略及特别项目主管。

长大后,我想成为露易丝·莱恩那样的人。这一新闻记者最好的新闻故事登上了报纸头版,该报也在纽约报摊销售一空。在20年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为许多报纸写过报道。我曾在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艺术市场。现在,当我报道的东西在这里占据头版时,仍会感到激动。但我们知道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古板守旧,也知道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正在快速变化。在布鲁克林,我是我们公寓里唯一一个订纸质报纸的人——当有人偷了我的报纸时,我总是百感交集,心情十分复杂。我曾希望自己是一个皈依者。但不见得。事实是,现在我并不介意人们想要在手机上看新闻,因为——你猜怎么着——我也是这样做的!

如今,我接受了这样一种真言:“进化还是死亡”。我注册了推特,并开始在大型拍卖会期间实时推送新闻;我也注册了Instagram,上传一些工作期间拍下的艺术图片。这样做使我遇见了一代令人着迷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不订阅报纸,但却是我所碰到过的最渴求艺术新闻的读者。我想要他们知道日报已经覆盖到了艺术行业,打算和我们的竞争者一样报道艺术新闻,并怀抱一丝不苟、求实的精神,就是这股精神使得我们的旧式打印版报纸成为行业保持者。形式与媒介正发生变化,但我必须相信人们仍想要获取独家新闻,渴求机敏的分析。为什么一个艺术家的生涯会起步? 为什么我们爱的这个博物馆会面临财务危机?谁会花1.8亿美元买一幅毕加索的画?合理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希望我已作出了回答,十年后,我希望能回答更多。(当然,到那时,1.8亿美元买一副画可能就相当于花了点零花钱,愿上帝保佑。)

Kelly Crow在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艺术市场近十年。在这之前,她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并为纽约时报撰写新闻稿。她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爱德蒙,现居于华盛顿特区外。

Brian Droitcour Art in America的评论家及副主编

一分钟在线发布周期对真正的新闻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对艺术新闻来说却很恐怖。我认为不可能每天都有一针见血的分析评论。我从没有见过,也并不确定是否有人正在尝试。发布周期所要求的反应速度要求评论家在媒体报道还热烈时对展览作出回应,或对名单上的艺术家作出判断,并在展览开始之前将此作为“回顾”。

艺术世界没有很多新闻故事。每日发布艺术新闻的许多地方——原生数字出版物,其出版模式不同于主流媒体刊物,网站上的艺术杂志用来补充月刊发布量——发布同样的故事,引用同一个来源(有时添加内部链接把故事放在自己的网站上)。在更好的环境中,艺术博客的供过于求将意味着更多对不知名艺术家的报道。比起创作关于艺术作品的写作评论,更为常见的是,艺术网站利用了人们对艺术家过少描绘女性这一常态的愤怒以及对黑人艺术家的有色眼光,因为应读者要求所写的帖子能得到与艺术展览综述或杰夫·昆斯和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小道消息同样多的关注。

我对艺术出版机构更为感兴趣,如Creative Time Reports或SFMOMA’s Open Space,其支持写作的基金资助模式不太依赖于计算页面访问量。但对我来说,网上艺术评论最激动人心的发展是Alt Crit,它是一个由一群艺术家、作家和评论家共同编辑的轻博客,聚集了Facebook评论、推文、Tumblr帖子及其他形式的社交媒体评论。我特别喜欢它在线反映文学与视觉艺术团体重叠的方式。但从去年秋天,在爆出一系列关于青年作家强奸丑闻的帖子之后,它停止了更新。

我曾这样写过,把社交媒体视作生产艺术与批评的空间。我常常收到这样一个反馈,用户们上传在社交媒体上的东西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这一活动是为一家大公司发展所进行的劳动。这确实是一个有理有据的观点。但当一家公司维持其出版基础架构时,这意味着当有必要时,对话与类同团体可以成型。我深受创新精神鼓舞,如Rhizome开发了Colloq,这是一个将Facebook讨论和其他社交媒体活动存档的工具,关于社交标签与评论的研究出自于艺术博物馆技术实验室的达拉斯艺术馆。这些似乎能与一些应用产生回响,如Storify,把社交内容组织成记叙文。我希望这些创新将会重塑十年后我们阅读网上艺术新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复制HuffPo和Buzzfeed的模式,尽管其受到数字艺术杂志的大力追捧。

Brian Droitcour是Art in America的评论家及副主编。他编辑了为2015新博物馆三年展所出版的诗集The Animated Reader,克劳斯电子书,由Klaus von Nichtssagend 画廊出版的一系列艺术家电子书。他在Yelp上评论了一百个画廊及博物馆,其评论被标注为2013和2014年度精英评论。

Rob Giampietro 设计师及作家

人类渴望能与其他人相联系,而文化则是最佳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之一。所以我确定十年后我们将会和现在一样充满活力地进行艺术阅读与写作。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和博物馆紧密合作,参与了无数次讨论,商讨其作为新兴出版方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过去十年里,我们看到书籍出版方停滞不前,没能与他们的团体建立更广大的联系、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博物馆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作出正确的选择。随着技术格局发生改变,我提出了三个博物馆应该想要考虑的宽泛理念:

1、数据科学。

在博物馆·博物馆基础上,对象元数据是高度个性化的,这创造了数据结构不必要的累赘以及数据共享领域的低流动,数据共享领域是多方的共同利益,不管是机构的还是个人的。此外,这一领域的软件早已过时,常常都是高度专有的。博物馆能从商业领域得到更多,不仅仅是就财务伙伴而言,更是从现实世界专业技能来说。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新工具将会产生以更好地组织这一数据。对此,博物馆应该表示欢迎——不仅仅是从运营或行政角度,更是从出版和策展角度来说。这些新工具不仅会使博物馆的常见问题简单化,使他们专注于让他们的收藏品变得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且根据这些数据,捐款人及贷方将会更好地理解物品(更不用提他们的数字图像)是如何被展出、传播以及再情境化的。我们已经见识过了来自音乐和文学的网络数据研究,以及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项目创作。阐释及使故事生动化的技能将会落到历史学家、评论家和策展人身上——他们的角色将只会变得更加重要。

2、经验价值。

数字工具和社交媒体往往具有持续不断的节奏。但参观博物馆是更深刻、更真实、机会较为难得的一次体验。当博物馆安排他们的出版工作、建立新平台时,应将此铭记于心。社交媒体承担着培养观众、共享新闻的任务,但视频和沉浸式移动应用程序可能会承担更多来增强对参观博物馆来说特别重要的东西。而且,博物馆催生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的人;简单地召集这些人,不管是离线的或是在线的,将会创造出一种具有永恒价值的经验,并有助于建立团体。

3、个性化。

随着观众越来越积极地加入到这些机构,他们想要与博物馆领导建立起更多的私人关系。机构渠道对广泛的信息传递来说十分重要,同样,博物馆的个人对培养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互动关系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听到博物馆内部的声音之外,他们应该挖掘外部的声音,如专家、倡议者、甚至是煽动者。这些外部的声音会帮助参与进来的观众找到新的场合来思考艺术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们也可能会把观众分成更小的团体,更专业的兴趣和讨论可以自然而然地展开。

Rob Giampietro是设计师及作家。从2010年到2015年,他是纽约Project Projects的负责人。他也是2014-2015年度爱德华兹凯瑟琳戈登罗马奖的获奖人。他的论文“学校的日子”发表在沃克艺术中心的平面设计中:现位于2011年生产目录中。

Tyler Green

10年后,我们会如何进行艺术阅读和写作?技术在这一方面很有发言权,而我并不是一个未来主义者。但是,关于艺术的专业新闻很明显已趋于消亡,慈善团体的参与度也在下降,现在已没有理由去期盼它的回归了。

这并不是说艺术媒体已经消亡。我从事现代艺术随笔播客工作的一个理由是做音频采访节目的花费比新闻和评论要便宜得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期的当代艺术家系列是十分优秀的媒介。它和Man Podcast都不是新闻工作或新闻评论。

同时,如今的大型艺术媒体公司——如Artnet, Artinfo和Artnews——比起真正艺术的新闻,对具有噱头的艺术名人花边新闻及商业信息更感兴趣。人们期望媒体对当前的及近前的艺术感兴趣——纽约书评,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或新的The Intercept——则不是。

当前的环境会发生改变,艺术新闻业会回归。(近期最大的希望可能就是Hyperallergic,它发布了许多优秀的原创内容,比其他艺术媒体更加贴近艺术——但它常常依赖于Huffington 帖子发布的风格,这是加剧专业艺术新闻衰落的做法。)

这并不是说人们不会继续进行艺术写作。他们会。考虑到“当代艺术史”课程的兴起,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艺术写作,受众更为窄小。因为出版是自由的,我们将会看到更多业余爱好者的写作。艺术的隔离化会加深。但除非一些戏剧性的东西发生了,艺术新闻业将从艺术中吸取教训,努力发展,讲述艺术家的故事,写出重要的东西,因为视觉传递出的想法和其他方式表达出的想法同样重要、有趣。

Tyler Green是现代艺术随笔播客的主持人和制作人。他写作的关于Carleton Watkins和他在美国西部崛起中所扮演角色的书籍将会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Willa K·erner 前博物馆工作人员

不妨想象一下,人类到达一种以经验式的方式来分享其观点与看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可谓是空前;在这样的环境里,大众对深度、思维挑战式的经验的渴求将超越以往任何时代。这样的时代对艺术和艺术作用会起到什么好的推动作用么?有人相信这样的时代正在到来,人们应当开始有所准备。

科技不仅从文化的层面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人类自身。在未来,现实生活与数字体验基本会出现无缝整合,线上与线下隔断将会消蚀,仅留下一个扩大化并且相互联通的现实。如今的智能手机显得笨拙且易分散注意力,未来的智能手机将会变得隐形甚至不会引起注意,可能会以嵌入人类的身体或大脑中。机器与运算法则已经瓦解了人类固有的工作方式,一些精度调节的智能系统由越来越多的数据提供支撑,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如今,信息已经在人类指尖迅速游走,十年内或更快,人们的生活将完全充斥着工具,这些工具能让人们以一种更有成效的方式生活、恋爱甚至死亡。

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日益精细,我将艺术视作依附于人类人性的一种方式。人类的观点与演说源于古怪、美丽、目标化的思维艺术成果,观点与演说的非系统化流动或许拯救了人们不变成“人类操作系统”。并且,对于艺术写作而言,有人相信在一个虚拟的共同思维、高度自动化的社会中,个体针对人类真理的言论越清晰将得到很好的共鸣。鉴于此,人们需要用合适的工具来契合自身,以便让自身的言论为大众听到、理解到。

在十年内,我预计媒体界会充斥着浸入式的体验。艺术评论家、新闻工作者以及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们将会以一种更理想的方式分享彼此的观点,这样的方式将起到改革的作用,但有且仅在这些新的革新技术被理解、尽可能以一种更好更全方位的方法被采纳后才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人们或许会以一种无畏、开放式思想的态度步入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Willa K·erner是一名前博物馆工作人员。她针对数字文化、艺术写一些见解。

Antwaun Sargent 文化作家

早在2000年初,许多博客都会摘引评论家的意见。如今,自己的观点能够发表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受社会体制的影响,批评言论也越来越自由化。但我认为数字增加了可见性,使得更多的人们注意到艺术。社会允许艺术更为直接地向观众表达思想。有艺术家也正利用了社交展示其艺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人们完全有可能体会到更好的艺术体验。我认为从基本层面来看,这乐于评论家和普通大众。

Antwaun Sargent是纽约的一名文化作家。

Koven J. Smith 布兰顿艺术博物馆负责人

媒体必定希望文化远离数字科技的侵袭,并真正地质疑文化艺术朝数字领域所做的举措。当前关于文化艺术领域的数字化作为的批评无非倾向于“好极了”和反对改革的保守主义。仅从博物馆将其艺术作品数字化(如开发移动APP、网站展示)或认为数字化艺术意味着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文化会终结这两个层面来考虑已显得片面。新闻工作者应当以对待传统博物馆艺术展览那样严谨和周全的态度来批评艺术的数字化进程。这样更为有意义的对话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楚物质文化朝数字方向转变可能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Koven J. Smith是布兰顿艺术博物馆数字自适应的负责人、Drinking About Museums的创始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丹佛艺术博物馆及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的资深工作人员。他常常发送推文。

(尚智编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