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23-03-23 22:18

3月12日,首届北京双年展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北京艺术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旨在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演员谭卓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启示录》于主会场“无尽的交谈”展览单元中展出,先前创作的《无限可能的Baguette》也于现场同期展出。从演员到艺术家,穿梭于影视与艺术间的她如何把握双重身份?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视频专访报道。

···

穿过短廊,步入白盒子的下一个开阔空间,精致的发光火箭装置作品迅速捕捉到访者的目光。待观众反应过来这个3D打印的火箭模型是从一个手袋中“飞”出时,侧后方的屏幕上,一个高度仿真的女性机械数字人正坐在数字空间中持续敲打着桌上的键盘,格格不入的敲击声充斥在整个空间。我们无从得知数字人所见与所作,只能从飘洒一地的打印纸张中,看着无序重复的奇异符号陷入疑惑。

640

640 (1)

3月12日,首届北京双年展在万众瞩目下正式落幕,主会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无尽的交谈”展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与科技的碰撞。策展人朱朱邀请了谭卓的装置艺术作品《启示录》《无限可能的Baguette》参展,两件极具创意又不乏视觉冲击效果的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与粉丝驻足“打卡”。

640 (2)

▲ 首届北京双年展《启示录》海报,设计:何见平,获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年度100张最佳海报奖

一飞冲天的火箭承载着谭卓的想象与述说自我的力量,而火箭身后的屏幕所展示的与谭卓面貌相似的数字人永不停歇地敲打着键盘,虚实共生的数据线由数字空间突破屏障连接到现实世界,现场的三台打印机按照相应程序定时吐出数字人所打下的信息符号。

640 (3)

▲ 演员、艺术家谭卓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

01

Revelation

公元96年,使徒约翰于被囚期间在拔摩海岛上观得异象,故而作出《启示录》。返回当下,展厅角落中的数字人似是通过与计算机输入装置窥见真实人类的实情景象,将其一一记录下来,以符号的形式高度概括了人类文明、科技、宇宙,而液晶屏幕客观冷静地将数字人的所做所为完整地记录、展示给观众。嘲弄地向众人提问:谁才是真正的异象?

极度还原人体结构的机械数字人高度模仿人类所思所想,通过敲打键盘完成终端的输出,“似真似假”的恐怖谷效应(the Uncanny Valley Effect)在打印机投送堆砌出来的看似空洞乏味却令人心生不安的无意义符号中推至高潮。

640 (4)

640 (5)

▲ 谭卓在北双现场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在采访中,谭卓谈及,文字语言存在情感色彩,而符号却恰好相反地不具备拥有任何情感色彩的含义,人们未必完全认识每种符号,但其为阅读者所传递的内容清晰明了。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数字人了无生气的机械输出可以归类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与当下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相因相生。

除却科技之外,谭卓认为资本也是当下社会讨论的热议话题之一,金(Aurum)作为自然界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恒定地存在于时间长河之中,沉静地旁观着数千年来人类为其着迷乃至争夺,故而作品中出现的金箔元素与金钱符号与该板块恰恰对应。

640 (6)

谭卓有意在自己的每一件装置作品中创造一个崭新的时空进行叙事,而在《启示录》中,数字人与科技设备等元素意指了当下垂直的时间,人们正热衷于科技话题;而金子一类恒定的物质元素则代表了更宽泛的时间,作为坐标轴的横竖轴支撑完成整个崭新宇宙的构建。

在现场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中,艺术家所想呈现的内容逐渐展示出来,一个与时下高度相关的社会议题作品带领着观众突破表层外观,去深入地探讨当下时代与人类本身,而这正是谭卓所想做,以及她做到的,支撑着她整体创作的脉络。

02

A Place To Release

步入出道的第十四年,谭卓在从前塑造了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影视形象,《我不是药神》里的刘思慧,《延禧攻略》里的高贵妃,《在一起》的护士长……比起这些随着文字立刻在脑海中可以生成的角色片段,大众对谭卓的艺术家身份便略显陌生,甚至不乏有观众提出疑问,“好好的演员,为什么就去做艺术了?”

640 (7)

640 (8)

640 (9)

因为早年间的一条采访,“东北这个地方藏不下我这条巨龙”,谭卓在粉丝口中成为了一名巨龙少女,在她的身上有着一股横冲直撞的蛮劲,却又不乏温润而泽的细腻。而多年后,“巨龙”选择跨界进行艺术创作,似乎更是新一重的自我突破。但对谭卓而言,这是一个自童年起,横跨了多年的精神寄托与抒怀。

640 (10)

▲ 北京双年展现场,谭卓与作品《无限可能的Baguette》

小时候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艺术教育的谭卓选择用“自然生长”来形容自己。虽然没有老师带着入门,但幼时的谭卓酷爱自由地将大段时间花在绘画、阅读上,自己的房间墙壁上贴满了各式涂鸦绘画,而她对装置的敏感也从那个阶段便初见端倪。据谭卓所说,当时她最爱的便是建筑模型玩具,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拼装;年幼的谭卓还经常为娃娃设计服装,按照所画的设计草稿去购买布料,亲自给玩具们制作缝纫服饰。

谭卓反思,自己一直都与从事艺术行业的朋友们极为亲近,

 “在潜意识里面,你做了这样的选择,所以一直沉浸在这种环境中。”  

谭卓坦然地表示在推出的第一个作品前,自己已经进行了部分创作,但因为思想尚未成熟,于是直到反复推敲验证后的2020年,才公开了自己的第一个装置艺术作品。

640 (11)

▲ 《无限可能的Baguette》设计草稿

2020年,第八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芬迪(FENDI)首次在国内艺博会上展出与10位艺术家合作的Baguette手袋,其中便有谭卓的作品。原定计划仅是在手袋上进行绘画或装饰创作,但对经历疫情所带来巨大颠覆的谭卓而言,自己内心有更多被压抑的情绪与能量需要释放。于是她将自己的创意草稿汇报给品牌方,获得首肯后正式推出《无限可能的Baguette》。

640 (12)

640 (13)

▲ 《无限可能的Baguette》在上海展出时布展现场

一年后,《下午茶》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展出;而本次在北京双年展现场展出的《启示录》则是再次时隔一年后的全新作品。

640 (14)

640 (15)

▲ 谭卓《下午茶》,空间装置,2014-2021年,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在采访过程中,不难看出谭卓并非漫无目的地信步而行,而是极具条理性地熟思审处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对自己的每一步前行探索都有着清晰的判断与规划。“我不是因为数字领域吸引了我才去做《启示录》,而是我希望以当下热议的话题,立足此时此刻来进行讨论与创作。”

同时,谭卓对艺术创作也有着真诚的见解,艺术不是简单的消遣,“理论与专业基础对于艺术家而言是必不可缺的因素,创作需要通过庞大的思考与实践反复推翻,方才成立最终的艺术作品”。

尽管多重身份所导致时间被挤压得忙碌不堪,但谭卓仍旧坚持每年创作出一件新作品,“以暴制暴”地通过工作来化解压力,命令自己处于一个理性的状态中克制自我,解决问题。而这种理性令她有效地平衡了影视与艺术两种相异的工作状态,冷静地将两种工作模式区分开在不同的创作中。

640 (16)

640 (17)

当凤凰艺术在采访时问及创作的主线时,谭卓的回答是“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我而言,从灵感至思考呈现方式,每个作品都是我的有感而发。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关注的内容,这正是其所探讨和表达的。而在汇总我的作品时,我发现他们都在关注和时代有关系、人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人’本身。

“可能和我自身也有关,我是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其实也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当下的内外环境以及未来,这个话题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并且值得我们思考。所以我的作品其实都在围绕它展开。”

在《启示录》由科技与金钱构建的时空里,谭卓直接明了地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展示她对当下的思考,“科技与如今的物理世界,以及被印刷的符号所指代的元素从何来,未来又要去哪里?”。人们现时所热衷追求的科技话题,对人类而言究竟是阻碍与灾难,还是将会为人类赋能?科技令人们何去何从?人类文明又是否能与科技共生?这并非仅是仅限个体的提问,更关乎每一个群体的未来。

640 (18)

▲ 北京双年展《启示录》布展现场

03

Performance & Art

感官的交互是戏剧空间中的基石,当观众从屏幕上完成与影视作品的最终交互,就好比空间中纵横交错的楼梯。它一方面作为连接沟通了观众与演员,另一方面则给了戏剧空间更多重的维度与纵深。而《启示录》所源源不断定时打印的符号纸张亦适用于这条规则,大量的互动装置使观众与创作者模糊彼此的距离边界,双向交流走进艺术作品的时空里。

640 (19)

640 (20)

同样将自己的形象呈现在屏幕之上,两者与观众的交互却大有不同。在谭卓看来,影视与艺术创作互为彼此的起点与终点。影视作品通过摄影机客观地捕捉所有人物与环境,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而其间与观众的交互更多利用建立在生活经验相似的基础上的共同感来产生共鸣。但艺术创作恰好相反,“它把已有的经验给你,让你去开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部分。”

如何揣摩剧中的自己与周围的角色,多年的影视经验使谭卓对“人”本身的关注与探索有了更多反思,故而将这种思考映射于自己的创作中,通过艺术的方式反馈观察结果。

640 (21)

640 (22)

640 (23)

对于跨界参与艺术的讨论,谭卓持以开放交融的观点。“艺术的本质就是深刻的思考”,当观众与艺术交结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思考从而产生有机连接。

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是看了很多书和电影,走过很多的旅程,还是有很多的经验,其实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你个人的思考上,它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存在。同时因为它的背景,时代的产物由某个外部力量推动,再反作用生成显著的现象。”

但这种对艺术的思考对谭卓而言并非起反哺于表演的作用。她清晰地将两者区分开,将表演者本身视作工具与材料直接完成表达。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与经验的反馈来判定角色形象,再传递给观众。

640 (5)

所以谭卓认为,“创作者需要具备责任感”,而非不经思考、简单地将内容丢给观众。视频作为传播最为迅速的媒介之一,谭卓希望能够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创作空间,给予观众“好的营养”,进而实现带动大众审美的愿景。

  “当然表演本身可能需要某种本能和直觉的反应,但当你进行有意识的创作时,思考其实是有必要的。”   

640 (6)

毋庸置疑,无论是影视还是艺术领域,谭卓都是一个有着利他主义(Altruism)情怀的创作者,寄托对引领大众步入艺术与美的希望于自己的作品当中。

“学术性与大众性都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支持和允许这种多样性的存在,让大众逐渐靠近艺术,了解艺术,产生更多的关注和交流,再去表达、改善和提升。”

640 (7)

当采访最后提问在这种高压的交叉创作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谭卓潇洒地留下自己的回答与决心,  “除了忙以外,其他和我自己要走的路没有什么影响和相悖的,因为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朝着我自己的那个方向走下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采访/王家北 撰文/编辑/胡倩仪 摄像/张洋 剪辑/刘慧 配音/王洋 责编/dbk 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