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  12月28日,武汉又一座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正式惊艳亮相。与此同时,2022武汉双年展也将在此隆重启幕。一座美丽建筑与一场一流展览碰撞出全新火花,双星闪耀江城。

展馆之美惊艳观众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212

本次双年展以“艺以通衢”为主题,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其中的“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三个专题。开展首日,观众一走近这里,就被其外观震撼。美术馆外部造型像一个巨大的山体,走近之后又像是层层的梯田,建筑外做了很长的栈道,吸引观众盘旋,在动观和静观之间享受艺术之美。走进馆内,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单体建筑,内部空间巨大,超过23米的空高、巨幅的展墙,立即将观者带入艺术殿堂的庄严氛围。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242

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介绍,琴台馆强调人与自然、艺术的互动,外形具有标识度,又地处月湖之畔,展现了中国人乐山乐水的性格。美术馆内部与外部的无缝对接,是通过3个通向户外的露台来实现的,观众可以站在露台欣赏风景,也可行走于户外充满未来感的“白色梯田”,“非常具有亲和力”。

从事建筑相关工作的吴梦诗,因为有朋友参展,得以成为武汉首批可以同时感受到新馆与大展之美的“幸运儿”。她告诉记者,早就知道美术馆非常美,但真正走进来,还是觉得惊艳,“先是大面灰色的墙体,让人被宁静的氛围折报,眼望四周,展出的当代作品又很绚烂,这种碰撞非常有意思。”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256

霍书婳参与的作品《长江水生物》系列正在琴台馆展出,她特别提到这里采用了最先进的灯光系统,可烘托作品,契合当代艺术的氛围感,“我们做的是数字艺术,光影很重要”。

琴台馆内还有文创展示区、咖啡区、图书阅览室、冷餐区、艺术品商店,记者看到,现场已有观众开始打卡“琴台馆”的第一杯咖啡,也有人在A展厅上到二楼的网红纯黑旋转楼梯上美美地拍张照。

与世界艺术共振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259

2022武汉双年展“文化样态”专题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专程出席了双年展开幕式。他表示,2022武汉双年展以“美”为媒,邀约遍及61个国家的116个“武汉国际友好城市”和“武汉国际友好交流城市”的当代艺术作品及优秀艺术家参展,开创了国内双年展国际作品参展新形式,和世界艺术发生共振。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欣赏到日本艺术家北冈明佳的视错觉图像《秋色沼泽》、澳大利亚艺术家亚当塞拜尔彩色有声视频《感受热》、摄影作品《情急之下》等,这些作品聚焦于全球各地当代艺术家响应和参与新一代科技革命,探索新人类经验的生动实践,十分“烧脑”,却充满新奇趣。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03

邵晓峰特别推介了武定宇的参展作品《溪山闻声——山川可游》,它取材于北宋最有名的范宽山水画《溪山行旅图》,这幅山水画曾让西方人大为震撼。但武定宇用雕塑、工艺构成的方法,对传统艺术进行重新解构,壮气夺人的山体用不锈钢材质重新拼接,灯光之下晶莹夺目,仿佛两位艺术家在隔时空对话,“观众可以在作品里绕行,来感知伟大的山水画家过人之处”。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06

1991年出生于武汉的沈京京,现在英国创意艺术大学进行博士研究,其参展作品《奇点》结合了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和沉浸式声音设计,曾获“亚洲数字艺术大奖”。她告诉记者,“从8月开始我就克服时差,远程跟国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布展沟通,只为了更好地在家乡舞台上呈现自己的作品”。

体会中国文化情怀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09

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情怀,是2022武汉双年展的特色之一。邵晓峰告诉记者,本届双年展可以看到很多作品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视觉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当下对中国对武汉文化的认识,有影像、装置、沉浸式互动式等各种类型,哪怕是传统艺术形式,面貌也是创新的。

吴为山的雕塑《使命》,是艺术家对中国和这个时代进行记录与弘扬的作品,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次也在武汉双年展展出。

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王志鸥带来的装置艺术作品,由巨大的山体空间和LED屏幕组成,LED屏显示的是长江西陵峡口的壮阔景色,“以人为的动态打破自然的娴静,表达自然与艺术和科技的碰撞”。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12

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五百笔#94》,将水墨、彩墨和当代艺术的剪接、拼贴结合,一共500笔完成作品,每一笔都不枯燥,是鲜活的生活。

彭汉钦的《一勺饮》,取来长江一勺水,寓意共饮一江水,形式很当代,却源自中国文化里的“司南”。这个作品形状是方的,中间有个勺子,艺术家把“司南”进行夸张,与雕塑整合在一起,结合中国的长江文化等,非常具有巧思。

感受浓郁武汉特色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15

在观展现场,记者也感受到了浓郁的武汉特色。艺术家燕柏彤的《武汉之水见世界》,是和武汉本土产生最大互动的艺术作品,为武汉量身定制。这幅作品不仅邀请了15个国家5000多个小朋友的画作,也邀请了周韶华等著名艺术家作品。观众点击现场屏幕的作者名字,其作品就在大屏幕上显示。当这些作品在屏幕上播放时,地面就有水滴、涟漪出现。“观众在凌波微步中,看见全世界的艺术”,这是艺术家燕柏彤创作这幅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初衷,“在200多平方米的沉浸式立体空间中,观众在徜徉、欣赏,一起探讨未来以及未来的武汉是什么样子的。”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18

观众还可能欣赏到武汉美术馆珍藏的部分武汉老照片,以及艺术家刘宇、潘妍的收藏作品《朋友,新年快乐》,元旦将至,这些贺卡非常应景。从城市规划师黄焕的摄影作品《渐行渐远的轮渡 忽冷忽热的单车》中,则可以看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变迁。

李津的《过早册页》由六连幅组成,分别为豆皮、洪湖脆藕片、面窝、热干面、严氏烧卖、欢喜坨 。据说艺术家1985年来过武汉,被武汉丰富的过早美食所折服,于是创作了这个作品。看到热干面上的红萝卜、豆干、香葱,每个武汉人都会发出会心一笑。

微信图片_20221230184322

市民即日起可以进入武汉双年展官网https://www.wuhanbiennial.com,点击预约通道预约观展,也可微信搜索“武汉双年展预约”小程序进行预约观展。

(长江日报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李霞  摄影:记者任勇)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