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2021年12月18日至19日,“预·见:互联网形态主义&网络艺术社会学”国际学术论坛(2021)在四川美术学院行政楼五会议室(线下)与会议平台“其境”、腾讯会议(线上)举行。该国际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协办,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论坛分为“互联网形态主义:媒介与技术”“互联网形态主义:社会与文化”“网络艺术社会学:创作与批评”和“网络形态艺术行动者:青年视点”4大主题。围绕相关议题,来自国内外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并展开了研讨。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校长庞茂琨教授致欢迎辞

(一)

互联网形态主义:媒介与技术

12月18日9:30—12:00

“互联网形态主义”思潮成为一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国家的全球化的网络形态,是21世纪社会前行的发动机。换句话说,“互联网形态主义”包括了21世纪以来的社会思潮、技术形态的更迭、文化现象以及艺术流派等诸现象。

论坛主持王天祥主持开幕式

王天祥,教授,博士,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论坛嘉宾成朝晖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以算法为创新驱动的时代演绎》

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

论坛嘉宾任海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星球时代的未来主义的感知审美:网络艺术在器官学上对人的再定义》

任海,四川美术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和人类学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论坛嘉宾徐世中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流浪星球不会成为元宇宙》

徐世中,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区块链应用等领域研究;教学方面主要从事以“设计思维+工程设计”为核心要素的“以人为本的系统设计”在新工科教改中的实践。

论坛嘉宾翟振明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扩展现实如何超越元宇宙》

翟振明,广州大学R立方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哲学教授。曾撰写英文专著Get Real: 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设计创建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其中的“虚拟与现实之间无缝穿越体验系统”已在国内国际产生广泛影响,已获相关专利5项。

论坛嘉宾王立新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在线视频产业发展动态与意义生产机制》

王立新,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论坛嘉宾林俊廷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穿梭数字宇宙,拓展文化边界”——以新媒体艺术为实践,构建未来新世界》

林俊廷,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鸟新媒体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东华大学客座教授。

论坛嘉宾张周捷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数字艺术与新造物》

张周捷,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创作领域先锋实践者,被著名商业杂志 Fast Company 评为“2014 中国商业年度最具创意100人”。

论坛嘉宾彭岷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数字化生存与沉浸式体验》

彭岷,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

论坛嘉宾黄宗贤与现场嘉宾、观众进行交流

黄宗贤,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二级),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线下会议室论坛学术委员郑川与现场嘉宾、观众进行交流

郑川,副教授,主任编辑,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批评方向博士。

线下会议室论坛学术委员唐勇与现场嘉宾、观众进行交流

唐勇,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论坛线下现场

(二)

互联网形态主义:社会与文化

12月18日14:30—18:30

在网络现场,我们应正视“互联网形态主义”对社会发展推动的强大动力,它是我们生活的数字镜像,是一个全球化的数据景观。由此而来的网络艺术设计学、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网络教育、网络会议、网红、带货直播、抖音等诸形态,都属于讨论的范围。

虚拟会议现场嘉宾合影

论坛嘉宾曾玉兰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拷贝、戏拟与反击——网络时代下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视角》

曾玉兰,策展人、批评家,现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长期在公共艺术机构内从事展览策划与学术研究工作,批评写作涉及近现代艺术史、当代艺术。

论坛嘉宾韩生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元宇宙空间与“第十艺术”假想——游戏世界与沉浸演艺的互渗》

韩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中国舞美学会文旅创作委员会主任、上海舞美学会名誉会长、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

论坛嘉宾骄玛·斯沃·马提尼斯(Jaume Suau martínez)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跨文化艺术互动:如何在后大流行时代加强社会目标》

骄玛·斯沃·马提尼斯(Jaume Suau martínez),博士,全球传媒管理学位学术协调人,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Blanquerna传媒和国际关系学院Digilab研究小组主任,学术期刊《新闻实践》副编辑。

论坛主持黄梅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面对转变:后疫情时代线下与网络交互空间中的独立策展与写作实践》

黄梅,研究员,独立策展人,巴塞罗那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现任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Blanquerna-Universitat Ramon Llull)大学亚洲部总监,巴塞罗那大学AASD (Art, Arquitectura i Societat Digital)、巴塞罗那自治大学INTER ASIA研究组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

论坛嘉宾莱雅·孟娜内亚 (Laia Manonelles Moner)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艺术与社会:艺术实验的潜力——论安东尼· 阿巴德的作品<数据管道介入>》

莱雅·孟娜内亚 (Laia Manonelles Moner),博士,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史系讲师,InterAsia研究小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成员。从2012年3月至2016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艺术史和考古学系担任研究助理。

论坛嘉宾克里苏拉·克里斯蒂·布西欧塔 (Chrysoula-Chrysti Bousiouta)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士绅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城市文化范式》

克里苏拉·克里斯蒂·布西欧塔 (Chrysoula-Chrysti Bousiouta),雅典潘提翁社会和政治大学传播、媒体和文化专业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欧洲城市文化专业硕士,荷兰蒂尔堡大学休闲研究专业硕士,西班牙布朗卡纳·拉蒙优伊大学分校博士。

论坛嘉宾赫尔曼·巴希隆·门多里奇奥(Herman Bashiron Mendolicchio)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实体数位化时代的艺术性交流与链接创造》

赫尔曼·巴希隆·门多里奇奥(Herman Bashiron Mendolicchio),研究人员、作家、编辑和策展人。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史、理论和批评”的国际博士学位,巴塞罗那大学文化管理课程讲师,国际文化合作研究生课程协调员。

论坛嘉宾罗伯特·费格利罗(Roberto Figliulo)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人新世”摄影的一种新本体方法论:当代东亚摄影中的自然与非人类》

罗伯特·费格利罗(Roberto Figliulo),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国际亚太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大学东亚研究学士学位的亚洲艺术史教授,巴塞罗那大学亚洲研究小组成员。

论坛嘉宾朱田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后疫情时代对视觉艺术创作形式与形态的影响》

朱田, 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声音设计硕士学位。2015年英国凯特林(Catlin)艺术大奖获得者,2014年获英国Broomhill国家雕塑奖,2009年被选为英国新锐声音艺术家。

虚拟会议室嘉宾交流现场

(三)

网络艺术社会学:创作与批评

12月19日9:00—12:10

“网络艺术社会学”是基于“互联网形态主义”社会思潮下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它是集社会学、 网络形态与艺术学融合交叉的新学科,是网络形态下对当代艺术“线上形态”的探索与研究。

“网络艺术批评学”系指通过网络上的批评形态,借助网络传播的艺术批评现象。它有着实时交互性,是一种互动功能的网上批评现象与传播形态。

论坛主持宋刚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线上线下:“艺术批评学”与“网络艺术批评学”》

宋刚,198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毕业于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现为意大利罗马艺术大学校長助理。2005年起任罗马艺术大学教授。意大利卡坦扎洛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助理。2017年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2021年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论坛嘉宾吴海燕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数字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纺织服装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理事长、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常委;第七届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论坛嘉宾王南溟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网络存在论及其对闲言、好奇、两可的批判:行动理论中的现象学再建构》

王南溟,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原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2018年创建“社区枢纽站”、推动艺术社区。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论坛嘉宾闵罕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从数据农场到信息控制社会》

闵罕,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论坛嘉宾马琳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后疫情时期博物馆策展与博物馆的开放性》

马琳,博士,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论坛嘉宾赵晨音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网络生态中的批判性设计》

赵晨音,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瑞典IASPIS基金会访问学者、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瑞典KONSTFACK国立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论坛嘉宾杜曦云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滞后的艺术系统》

杜曦云,独立策展人,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曾创办和主编《艺术时代》等刊物,策划多个大型展览和项目。

论坛嘉宾冯大庆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流量•艺术•批评——信息学视域下的网络艺术批评》

冯大庆,青年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学博士,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策展与理论艺委会委员。

(四)

网络形态艺术行动者:青年视点

12月19日13:30—18:30

互联作为网络的基本功能,透露出一种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这一特征在互联网的实践中充分显现出其参与基础设施/社会构成中更多潜在的可能性。

虚拟会议室嘉宾合影

本单元的讨论中,我们借用行动者——网络ANT的方法,即在实践中“跟随行动者”,用跨行动的理念来聚集网络媒介的创作/策展/理论/软件开发的实践者、参与者共同交流。通过话语的关系所创造的纽带,分析变化的领域中,锁定一个重要出发点,以此定位网络未知形态与媒介的潜能,以后续的线上艺术实践项目作为单元成果的测试案例,并且为“思考”艺术在网络媒介/线上产生的不同类型的行为、空间、时间和物质效果提供了多种路径的汇集。

论坛嘉宾吴月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主题:《互联网行动主义:论游击战》

吴月,策展人,写作者。哈佛东亚研究系硕士在读,纽约大学艺术史荣誉学士,目前工作于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与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曾担任当代艺术家徐冰工作室项目主管,网络策展实践“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2Online”。

论坛嘉宾师涛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文化遗产在艺术科技语境下的本体变迁》

师涛,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教授,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美术学院“丝路遗产·数字活化:文化遗产科技艺术季”活动统筹、指导教师,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届中国乡村美育计划项目”指导教师。

论坛嘉宾黄淞浩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主题:《众筹一个元宇宙》

黄淞浩,艺术家、策展人。担任「雷电所」主理人,并关注新技术对艺术家实践的驱动力。曾联合创办“激烈空间”并策划相关项目及展览。

论坛嘉宾李林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主题:《元宇宙时代媒介形态的变迁》

李林,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Hirender & hecoos品牌创始人、“艺书ARTBOOK”网络平台创始人、未来媒体学院奖发起人。

论坛嘉宾陈星宇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空间的肌理》

陈星宇,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博士候选人,德国柏林驻留艺术家。

论坛嘉宾何竞飞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主题:《Web3.0时代的艺术创作》

何竞飞,堺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东京大学学士,耶鲁大学硕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2Online”获选策展人。TEDx讲者。

论坛嘉宾刘广隶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网络具身化与记忆宫殿》

刘广隶,2020年毕业于Le Fresnoy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影像研究中心,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影像艺术、3D动画和虚拟现实等领域。曾获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大奖Golden Nica(电脑动画组)、卡塞尔纪录片影展最佳短片Golden Key大奖等奖项。

论坛主持张海超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从行动者到网络共联——校馆联合到线上数字策展的实践及演进》

张海超,新媒体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科技艺术方向负责人。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

论坛嘉宾陈骏龙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浅析电子游戏蕴含的后现代意识形态功能》

陈骏龙, 201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主要致力于新媒体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

论坛嘉宾王然进行主题发言

发言题目:《重塑规则:简析加密艺术的交互性》

王然,2019年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2019至今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曾获2019年曾竹韶提名奖学金、2019年川美首届造型学院礼物提名展年度奖学金。

论坛嘉宾李珂珂与嘉宾、观众交流

交流主题:《策展话语的转向——以行动者网络艺术实践案例为对象》

李珂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展览策划与视觉传播在读博士,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 DMA)当代艺术部助理研究员。

论坛嘉宾邓川与嘉宾、观众交流

交流主题:《人类世视角下数字艺术理论认知与实践行动的融合方式》

邓川,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教研室教师。

项目策划宋刚对论坛进行总结

虚拟会议室现场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学术委员会

主任:庞茂琨

副主任:张杰、焦兴涛、魏东

委员:郑川、王天祥、李川、黄宗贤、唐勇、宋刚、李敏敏、林俊廷  

项目策划:宋刚

项目统筹:李川、王天祥

项目执行:邓川、李莹

项目宣传及拍摄:刘棒、宁佳伟、陈秋萍、张煜华

英文翻译:胡默然

执行助理:谢玉环、肖 游、赵炫宇、阎小骏

Vi设计:山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