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行情

收藏快报 2021-11-29 08:28

最近,从市场上和藏友处,欣赏到几件与“茶”相关的物件,其中有精彩图式:图1、图2是清代茶瓷碗残片,白瓷,碗内底部有青花楷体“茶”字,端正清爽。图3、图4是一把青花人物腰鼓型青花瓷壶,专业人士说,这应该是清代官窑,其正面一幅完整的人物山水画,松枝与树木将远山近水嵌入其间,一老者或为寿星拄杖,一童子或为抱琴随后,一同低首走在小桥上……背后有诗:“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道光己酉夏行,有恒堂主人制”。我们知道,“道光己酉年”,即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还有方印一枚。

1

图1 清代茶瓷碗残片

2

图2 清代茶瓷碗残片

1

图3 清代青花人物腰鼓型青花瓷壶正面绘画

4

图4 清代青花人物腰鼓型青花瓷壶背面诗文

图5是一把青花人物壶,阔底、粗形高颈、硕腹、弯流的残壶。专业人士也认为,是正宗大清官窑,壶面有诗文:“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才酌中泠第一泉,惠山聊复事烹煎。品题顿置休惭昔,歌咏膻芗亦赖前。开士幽居如虎趵,舍人文笔拟龙眠。装池更喜商邱荦,法宝僧庵慎弃全。”印文为:乾隆。阔底上有圆形“大清乾隆年制”款(图6)。据说这是《御制烹茶图》,其诗为“御题”。

6

图5 清代青花人物壶腹部诗文

5

图6 清代青花人物壶底款

除了皇帝和官家,普通国人也尤爱喝茶,进而也爱茶壶,自古如此。茶壶是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是茶具的一种。收藏与研究者,把茶壶细说为: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鋬)等部分。壶把、盖、底、形总有细微差别,因而,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200种。茶壶的质地很多,又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为多。民间有诗曰:“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多有壶上青花画,百年千载宜珍藏。”

古人咏茶的诗很多,唐代齐已有五言排律《咏茶十二韵》:“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他说的“陆先生”应该是“陆羽”。

陆羽是唐代茶学家,号“茶山御史”,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他隐居,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之专著。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存世并不多。他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茗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唐人皎然有曰: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代元稹还为茶作过所谓“宝塔诗”《茶》:就是每行依次增加文字,每句均有退行,最后形成宝塔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一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唐人孙淑也写对《对茶》:“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张籍的《夏日闲居》:“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有茶就有茶诗,就茶就有茶肆,有茶肆就有茶匾,茶匾如今也是一类收藏品。匾额,又称扁牍。古代建筑上悬挂匾额,以表现建筑物名称、商号、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故事。我这里只说茶匾。茶匾以古代为最,如南京城西,曾有一地叫“大士茶亭”,是说清代的“秦大士”坐过的一座茶亭。商业匾额,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商业道德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收藏茶匾,可为我们了解明旧时文化提供实物依据。

相传,秦大士幼年时聪颖过人,才思敏捷,被当地人称为“神童”。一日,“茶亭”来了位客人,手捧香茗,细啜慢漱,有心考考这个小家伙,遂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饮茶龙上水”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刚刚写完,童子就毫不迟疑地应出下联:“写字狗扒田”。四周围观人哄堂大笑。客人十分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虽为戏言,但童心观物,倒也自然天趣。

图7所示这件“茶非”匾额出自南京。《茶书》曰:“茶非之茶,不是茶,又不能谓之假茶。如人参茶、杜仲茶、罗布麻茶,经加工后当茶饮,而谓之。属广义茶家族成员。”此匾为“梁鼎芬”所题。梁鼎芬是晚清学者、藏书家,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观其用笔,多用侧锋,起笔干净利落,精熟练达,瘦劲古雅。晚年曾留下“我生孤苦,学无成就,切皆不刻”“今年烧了许多,有烧不尽者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世也”的多次遗言,故其真迹传世甚少。

7

图7 “茶非”匾额

图8所示这件“茶魁”匾额出自扬州。“茶魁”我先以为是最上品的茶,后来才知道,“茶魁是铁观音茶品味等级,红魁最好,青魁次之,蓝魁居三,茶魁第四也。”“茶魁”匾额疑为清人仿“赵光”所题。赵光是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苍梧王,梧州历史上首任行政长官。元鼎六年(前111),南越王赵建德、丞相吕嘉因反对归属汉朝,导致汉武帝派兵南下,攻破南越首都,灭亡南越。赵光投降汉朝,因此被封为隋桃侯,食邑三千户,不久病逝于广信县城(今梧州市),葬于火山。

8

图8 “茶魁”匾额

南京古玩市场张成先生说,就目前的收藏投资而言,有关茶文化的物件都可将目光关注在“清三代”上,无论青花瓷器或是茶匾,都是稀有物。由于稀少,残破的、清仿的,也会受到市场的热捧。“清三代”的官窑瓷遗存大都是精品,首先,是由于其时瓷器烧制技术已臻成熟,在技艺上无可挑剔,再加上这三朝帝王对瓷器的偏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强调“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来的青花瓷器,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其次是“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所以民间极少流传。目前市场上就连残件、瓷片,价格都会在较高位上,而且还有一定的升值潜力。

市场行情显示,2015年明显好于2010年和2013年。据行内专家分析,青花瓷物件的价格和房价以及股市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说2014年的房价能够得到一定抑制,涨幅相对平缓,那么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会流向艺术品收藏市场,这样一来,青花瓷的升值空间就更大了。有关中国“茶”文化的藏品,行情在不断走俏,这是不争的事实。

(原标题:从清瓷残壶说中国茶文化。文字、图片来源收藏快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