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1-05-17 10:56
原标题:PSA将以“水体”作为5月18日献给国际博物馆日的礼物
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水体”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上海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其发源史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紧密相连。冰融形成的水源从五千米高地疾驰而下,直抵东海海平面,6300公里的长江干流所裹挟的种种沉积物颗粒经过新陈代谢,最终孕育了长江三角洲(中国最肥沃的农耕区之一)里可食用的作物,悬浮在水体中的矿物和有机物也由此化作新的“身体”。水流亦重塑了地理环境,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
正如本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所言:“第13届上海双年展着眼于人类、超人类和后人类的液态性,着眼于他们之间互渗互生的流动方式。它探索历史与当代的张力,探索那些过度和未被充分研究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可能由水体创造的共识、差异,和他法。”
▲ 4月17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对公众开放
“水是将人类与周围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元素 —— 从我们周围的海洋到构成我们身体大部分的水。”
“水的流动与翻涌不仅维系着我们身体的运转,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
--阿斯特丽达·内曼尼斯 《水体》
Astrida Neimans “Bodies of Water: Posthuman Feminist” 2017
“水体”的概念最早源于这本阿斯特丽达·内曼尼斯 《水体》 ,该书探索了这一事实的文化和哲学含义,认为我们的身体从根本上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世界分离或享有某种特权。《水体》是在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和吉尔·德勒兹(Gille Deleuze) 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承载了后人类关键时刻的体现主义和生态伦理思想。
在双年展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主体”透过“水状”来显现。从细胞到身体,管道、实验室和气候,展览受到跨物种联盟的启发。这一跨物种联盟的基石就是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纠缠,它们跨越了一次呼吸的范围与时间,与生态系统的形成息息相关。
▲ 烹饪部门(组合),《三文鱼:障眼法》,2020,从机构中移除养殖三文鱼,环形天幕,粉末涂层钢,丝绸,ETCcolorsource,ETC成像灯,3:1环绕声,尺寸可变,21分钟,2020年泰特不列颠美术馆“Art Now”项目委任创作。
丹尼尔·费尔南德斯·帕斯夸尔和阿隆·施瓦贝组成的“烹饪部门”小组为上海双年展开发了一套替代性食谱。“烹饪部门”从2012年开始持续将创作聚焦人类的饮食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一个展览”中,四频航拍影像装置浪漫化地呈现了人工养殖鱼类的生存境况,从而让事实显得更加残酷的:人工饲养三文鱼,因活动空间压缩,喂食加工食物等原因,最后变成畸形、失明、满身海虱,还经常被逼得互相残食。"烹饪部门"同时追踪从养鱼场渗出至海洋的污染物的流动轨迹,例如从密集型开放式网渔场溢出的抗生素。
在上海双年展期间,艺术家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附近的 BISTRO BY URSIDE餐厅开发了一套替代性食谱,从菜单上剔除了用养殖三文鱼制作的相关餐品,增加来自舟山嵊泗和大连的“气候食者”菜肴。“气候食者”套餐在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展览期间每日限量供应50份。
从生物体到其他生物体、气候、生态系统和技术,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密不可分地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当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从加速的气候危机到当前的全球性疫情,“水体”要求我们审视这个生命集合体。展览像生态系统一样滋养着艺术,这个生态通过各种实践,接通不同形式的知识、感知、智慧,将人类和非人类紧密相连。“水体”是一届独特的,与当下世界社会状态息息相关的双年展。我们通过双年展可以看到不同的水的构成,可以了解到,我们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加强我们个人和集体对水的认识,这是一个基于研究之上的展览。
▲ 克莱尔·布里顿、朗达·迪克逊-格罗弗劳婶婶与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河流终为海洋:踏浪向前”摄影记录,2021。摄影师:露西·帕拉基纳
受上海双年展委托,奈伊玛尼斯联合视觉艺术家克莱尔·布里顿,活动家、艺术家、研究者和社群长老隆达·迪克森-格罗夫诺婶婶于双年展期间发起《川流终为海》合作项目,一队步行者跟随潮汐的节奏,沿着悉尼的库克斯河漫步 16 公里,直至河流汇入博特尼海湾和太平洋。在上海,步行者同样伴着水路的潮汐漫步前行,完成了一次遥相呼应的踏浪之旅。这场地球两端的潮汐联动引导人们关注水体以及人之间彼此流动交融的方式。在双年展期间,“水文漫步者-Hydroamer”活动以及“上双漫步”小程序鼓励观众通过寻水路,重新发现上海。
策展人提出:“双年展也应当为艺术家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潜心体会与自身的脆弱以及他人的脆弱之间的联系。” 本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由工作生活于纽约的建筑师、写作者和策展人,哥伦比亚大学高级建筑设计实验室主管安德烈斯·雅克担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说:“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是建筑师背景,他选择艺术家的渠道跟常规的策展人会不一样,他想尽量避开画廊系统,所以这有可能让我们看到新的人。这次有好几位艺术家完全不是画廊代理的,但也不是素人,而是职业艺术家,这是我觉得新的地方。另外,许多艺术家都是比较强调跨领域、有研究基础的。还有这次的女性艺术家非常多,可能要占到一半人数。此次参展艺术家的地域分布也很广,很多地方是我们平时较少涉及的。” 她还提到:一定不能在一个展览的范畴里去考虑上海双年展。PSA本来就是一个电厂(注:PSA的场馆是由发电厂改造),上海双年展应该是一个变电站,它要完全卸下展览的包袱和形式外壳,它要像核裂变一样,更多地渗透到城市里面,它是一种精神。
我们要鼓励新的思想、新的尝试,告诉年轻人必须要勇敢。想象力是艺术的核心。当下科技越来越发达,所有的艺术生产都将变得越来越乏味,进而可被替代。上海双年展就是要提醒大家学会反思、交流,鼓励新的思维、新的创造力。它需要有更多变化的形式。
回到展览的基础建构层面,我们应该站在资本流动和社会流动的角度,用更抽象的姿态来看待“水体”。不仅将它视为艺术实践,也要将它视为普遍意义上的生活实践,应对疫情建立的分段式双年展进程结构,同时还是“卸下展览的包袱和形式外壳”,打破“双年展等于一个展览”思维定式的尝试。
▲ Torkwase Dyson 作品,第13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
Torkwase Dyson的作品以形式作为力量,创作手法审视从古至今的社会设施与建筑,尤其是因为其对黑色人群和意识的影响。她活跃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空间,跨媒介创作包括绘画、版画、雕塑、装置、表演和写作——其中绘画是向所有其它媒体作品提供信息的关键要素。
在戴森的作品中,人体充当了概念纽带,涵盖了从桥梁、堤坝和河流到全球工业和“人类世”(Anthropocene)的主题。她运用被她称为“黑色构成思维”(Black Compositional Thought)的概念在该领域进行探索;“黑色构成思维”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与现有的表现在思维和物质上的空间调配方式相抗衡。环境种族主义的后遗症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持续创伤,驱使艺术家发展出了“黑色空间解放”的概念和材料方法。
根据20世纪中后期的后结构主义观念,一切都被置入流动性之中,所有结构都遭到拆解和解构,包括我们当前所身处的体制。“‘我们的体制’在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策展人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提到:“我一直在思考我通常称为’生态性的’的实践方法与1980、1990年代形式更直接的体制批判之间的差异,’生态性的’方法与环境相关,也许没有即时的或直接的关系,但可以通过渗透和由内至外的转化来发挥作用。
“生态性”的方法更侧重于让理念自发渗入事物内部,但也涉及适当的操纵,在事物内部寻找并利用代理。现在,我们可以在艺术家身上清楚地看到这种做法,而艺术机构总是要跟着艺术实践走。这就是其中蕴藏的一部分潜力,不是要拆解体制的结构,而是要让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更好地运作,以符合一个公平、公正、达到生态平衡的世界。”在本届双年展,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精准定位,对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的、超人类的和精神的世界的疆域的关系进行了重组、重建和重构。
▲ Tabita Rezaire 作品《祖先的血脉》2019,彩色声像,45分45秒,第13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
再来到展览渗透到的层面思考,也许“水体”项目所提议的不仅仅是渗透,它也提出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的可能性。在当下我们不得不被相互隔离的时刻,“他者”呼出的气息令人惊恐万分。在应对包括紧急气候事件、自然文化建设和超人类知识等在内的极度地方化的具体问题和行星系统时,这种集体认知也是一种重建。策展人菲利帕·拉莫斯说道:我一直在思考本届双年展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它不得不面对当前整体局势所造成的压力——我不认为有哪一个展览或双年展能够凭空出现,而新的背景环境要求个人和系统给出特别的应答。我们要回答整体局势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双年展的想象和期望,让我们如何戴着各种各样的镣铐翩翩起舞。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2021
▲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避难所 #2 》,综合媒介,850x400x500cm,2021年
曹明浩和陈建军的作品用夯土墙和帐篷搭建的“水系避难所#2”是本届双年展的委托项目。
“水系避难所”系列是曹明浩和陈建军2008年开始的项目,关注当时四川地震发生后的当地重建行为。从旧帐蓬、羌人居住的建筑材料、以及震后博物馆出发,曹明浩与陈建军探讨了在岷江上游这个非人类中心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内,频繁的灾难问题如何促进和超越地域与地缘的集体实验。同时,这件作品也是对本地传统、植被与远古智慧的多样性思考。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2021
▲ 潘岱静《Done Duet》,2021,声音,影像,雕塑,表演 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委任创作,第13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
▲ WORKac 建筑事务所,《罗德岛设计学院学生中心的洗手间水槽》《为纽约儿童艺术博物馆订制的水槽》,2020 年
在展厅墙壁上,按1:1比例印刷的图纸,选取了WORKac建筑事务所过往设计的卫生间排水设施。卫生间是常被忽视的概念,又是和我们身体和灵魂很接近的一个空间。如何将这一空间设计得更具人性化,需要大量研究和思考。于是,WORKac建筑事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多样性,并对卫生间内各种排水设施的功能进行了拓展。
回到这次双年展的主题,人类与河流的关系。我被希腊艺术家Kyriaki Goni的作品《基于海洋信任的网络》吸引,停住了脚步。大自然总是对人类温柔以待,留有“余地”。
“想象你独自站在一个岛屿的最高处。无论你向哪个方向看,土地都在你的视线之下。如果 这个岛足够小,你在每一个方向上都能看到它的界限。虽然站在这些高地上你可能会感到孤 独,但你的岛屿是一个更大的岛屿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安慰。”
--Kyriaki Goni
▲ Kyriaki Goni 《基于海洋的信任网络》,离线网络、两个节点、希腊语声音表演、纺织物、印刷品, 6分33秒, 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2021 )左:上海当代美术馆展览现场。右:城市项目 孙科别墅展览现场)
Kyriaki Goni,生于1982年,现生活工作于希腊。出生于希腊,在南欧长大,这些人生经历中东西方的交汇成为了其作品的起源。水和孤岛的存在,提示着人类反思地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隔绝和联通。艺术家参考了爱琴海群岛从古至今的水网演变,并延伸到上海这座临海城市的水体,最终设计了一个由两处节点组成的本地化数字网络,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城市项目的展览中同时呈现。
声音作品《信任网络的起源之诗》融合了科学和虚构事实,由艺术家本人使用希腊语进行表演,通过这件作品,观者得以一窥网络的起源,以及如水一般渗透人类彼此的互联关系。
过去的几十年来,尤其是在西方,我们的行为就好像人类独自生活在地球上,从不考虑这些行为会造成的长期影响。我们生产更多,消费更多,使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却没有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直至今日,我们仍表现得好像所有生物或非生物基础设施可以无休止地眷顾人类。现在,人类必须意识到相互关怀的重要性,并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展开长期维护。
人类与河流的关系
虽然从地图上看,上海是一座沿海城市,但它其实是一座背向大海、“看”向流经它的江河的城市。上海的身份取决于它所占据的中心位置,它位于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之间,被两条江河所贯穿。黄浦江连接着北方和南方,苏州河则串联着内陆和沿海。我们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自我意识正源自于这一地理位置。
虽然人们也会对大洋与大海作一些相当实用的、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开发利用,但大洋和大海也承载着暴力或创伤性的伤痕。不过,海洋总是会留有“余地”,或许没有人能真正造访深海,人们无法闯入极致的深处,又或者是人们所研究过的海床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那么,从人的层面来思考,沿海社区与海洋所建立的关系,总是以风险和哀悼等问题为标志。
海洋具有一种力量,而河流具有一种构造,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将这种认识神话化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生命体活动的方式和我们自命为一个物种的方式,使我们将“河流和海洋”逐出了我们自己的族群。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物质尺度来拥有河流与海洋,在大气之中,又或者在细胞之内。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形而上的领域,从本体论和神话的角度来领略河流和海洋。更有甚者,你可以在历史上的某个社会体系中发现它们。与其他许多古文明一样,中华文明也依河而兴。对黄河的治理以及后来对长江的治理催生了早期的农业生产,促使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从社会无意识的层面来思考,一个社会怎样才能成为海洋社会。
通过对复杂国度历史的重新解读,提出新论述,重构海洋世界历史的新体系,塑造不同类型 “海洋国家”的形象,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
▲ 卡洛斯·伊利哈尔瓦《两栖动物》,2021 年,地勘钻取岩心(上海,约 105 米深;安徽,约 60 米深) 尺寸可变 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两栖动物》通过抽取上海和安徽地区的地质样本,捕捉记录了长江沿岸地区的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岩层差异。通过作品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越靠近海岸线,地质从干涸的泥土到湿润淌水的变化,也是越来越靠近原始地带的变化。卡洛斯·伊利哈尔瓦觉得,上海地处的长江三角洲就像是既能固态又能液态的两栖动物。
▲ 琼·乔纳斯 《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2021 年,装置、水彩画和影像 整体尺寸可变;74 张水彩画,每张 59 × 84 cm?5 分 18 秒,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通往深海平原的河流》是一件纯粹探讨河流系统、海底结构的作品,特别贴合本次“水体”主题。琼·乔纳斯在展厅中,通过绘画、视频、装置、文字与其他媒介的多层次组合,对海底河流系统所开展的广泛研究。影像作品是艺术家在疫情前后拍摄的同一片森林和海域,此外她还绘制了70余幅水彩画,是她对海洋的个人版本科学测绘,带领观众进入曾经无人知晓的水域。
▲ 艾莎·谭·琼斯《屏幕后的梦》 “乌娜·金克斯身在何处”系列,2021年 互动影像装置,时长45分钟,作品循环播放,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屏幕后的梦》是一件互动装置的影像作品,观众用手触摸泥土,会影响荧幕上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命运和故事走向。而影像中的主人公在荒原、丛林、海洋、森林和丘陵之间,寻找食物、占ト方向,探索如何在浩劫后的环境中生存,从真正的源头来积自己的能量。
▲ 安德烈斯·费尔南德斯 《出生地图》,2015 年,纸上细毡头笔 50 × 35 cm 鸣谢马德里马塔德罗文化中心、马德里启明之家文化中心、 雷普索尔基金会
他的众多地图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生通道》系列。这个系列的作品描绘了一条由截然不同的地点和元素所构成的漫长路径,沿途交叠着丰富的层次和风格样式,最终在“出生”时到达终点。再现了艺术家在《出生通道地图》中提到的起源——“太阳系以外的宇宙”。
▲ 阿尔贝托·巴拉亚,右:《初领圣体百合》,2015,塑料假花(中国制造),摄影和绘画,背裱纸板,木框装裱,85 x 116 x 7 cm。左:《在地档案》,2003 -2020,金属档案盒,已归类并作标记的彩印相片约2000张,金属盒:51 x 45 x 18 cm,相片:10 x 15 cm。
Alberto Baraya自2002年开启了长期艺术项目“人造植物标本集”,旨在对18世纪欧洲植物学家在新大陆对于自然资源的“发现”和“归类”提出质疑。作为此项目成果的一部分,巴拉亚在本届上海双年展展出的《在地档案》是一个装有近2000张相片的老式图书馆档案柜,柜内的相片拍摄于过去的18年间,并印在索引卡上收录。它们按不同类别和顺序归类,讲述着人造植物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商业活动中的用途。
离开具象的“水体”,如研究及出版总监菲利帕·拉莫斯所指出,“本届双年展是由哲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渗透性所塑造的”。如水体互溶流通,“一个展览”不设章节,意蕴流淌于作品和时而现于展墙的文本之间。
▲ Michael.Wang《风土(长江流域)——昆明》,2021 年,色土、粘合剂、未上底漆的帆布 120 × 120 cm 由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风土(长江流域)》,迈克尔·王将长江流域的采集的石块或泥土研磨成颜料,并用每座城市特有的颜料绘制单色画。遵循对应城市的地理位置将画沿直线一字排开。这些画跟随长江及其支流的流向,自西向东地追溯了中国南方的地表地质学。
迈克尔·王也将他的城市单色画《风土》系列延伸至长江流域。他把从流域内主要城市采集的石块或泥土研磨成颜料,并用每座城市特有的颜料绘制了包括“成都”“重庆”“武汉”“上海”“南京”等在内的《风土(长江流域)》单色画系列。
▲ Michael.Wang《一万里, 一千亿千瓦时》2021年制冷机组、喷雾机、钢根、玻璃、灯、土,长江水、上海电网电力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览委任创作。
源自青海高原的长江之水,长途奔流经过了三峡大坝——世界最大规模的发电站。大坝每年的水力发电量可达1000亿千瓦时,为包括上海在内的10个省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一万里, 一千亿千瓦时》再现了青藏高原冰川景观的一角——这个看不见的源头,既是中国的淡水发源地,也是现如今国内主要的电能供应源之一。由三峡大坝生产的电力被输送至上海电网,随后为作品里的运作的智能机组供能,在上海这座亚热带城市的一处空间营造出高原极寒地貌。源自长江的自来水通过制冷机组重新冻结,在长江河口的上海重现水源处的冰川形态。
▲ 《卡拉奇系列之一》2008年,六幅半透片灯箱,每幅50×72cm。《游乐园》2014年,6频影像, 12分48秒,城市项目 孙科别墅展览现场
Bani Abidi,生于1971年,现生活工作于柏林。
在摄影作品《卡拉奇系列之一》中,艺术家巴尼.奥贝迪假想了一个安静的黄昏时分,人们从各自家中走出,汇聚到城市的公共空间。透过镜头,艺术家凝视着空旷的街道,想象着生活于此的居民彼此不同的人生境遇。
《游乐园》既是对大都会过往的缅怀,也传达了艺术家,巴尼.奥贝迪对假想城市荒芜未来的忧思。作品记录下了一些人烟稀少的公共场所,以及一段在海边拍摄的视频。视频中的男子独自坐在整齐排列的椅子中间,凝望着大海。
4月17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对公众开放。城市项目4月19日在孙科别墅开幕。展览与历史空间的对话,重新发现上海,想象城市的未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回顾了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的历史,希望能通过这个项目让艺术电厂的电能辐射至全上海,用当代艺术引发人们的新思考。龚彦表示,上生·新所内的孙科别墅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将与主展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同,从作品内容、城市肌理,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回应“水体”的主题。
关于上海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当下亚洲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事件之一。自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办方暨永久主场馆。从第1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2届“融合与拓展”、第3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4届“都市营造”、第5届的“影像生存”,第6届“超设计”、第7届“快城快客”、第8届“巡回排演”、第9届“重新发电”、第10届“社会工厂”、第11届“何不再问”,直至第12届“禹步”,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秉持支持学术与文化创新的使命,以开放的视野持续追踪全球语境下的社会变革及知识生产趋势,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办方暨永久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