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2021-03-09 16:58

原标题:非遗小知识|吴侬软语令人醉,一曲评弹欲绕梁!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十三钗赴死前一曲“秦淮景”展示了风情万种却舍己为人的女子群像,这一幕深深的打动了无数观众,片中小曲正是用“苏州评弹”的方式演绎。

今天,在这娓娓动听的吴侬软语中,让我们一探“苏州评弹”之美。

d403883caa884944969d28a7c5179938

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书表演的地方曲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被誉为“江南奇葩”。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弹类别

评弹二字,包括了评话和弹词两门艺术。后人之所以把它们合称为评弹,是因它们流行于同一地区,都使用苏州方言,隶属于同一行会,供奉共同的祖师,有共同的演出地点和职业规范。

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决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所以自古就习惯叫评弹演员——“说书先生”。

4c4dc823ecf0436ebaf35884d1e10c88

评话

“评话”的演出内容和表演风格比较粗犷豪放,所以又称大书,它有说无唱,通常为一人表演。演员凭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边说边演。内容多以历史演义,征战杀伐,金戈铁马的故事为主,多英雄好汉。

对于评话演员来说,说书桌这一席之地,只要他一开口,千军万马,刀光剑影,万千风流便能信手拈来。

评弹艺人手中的折扇,可以成为武松手中的哨棍,赵云的枪,唐伯虎的画笔,船工的桨。随身的一条手帕,也可模拟成为一封书信,甚至一纸军令状。

评话的著名书目有《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

弹词

“弹词”的题材比评话要小,表演风格比评话纤细柔和,所以弹词又称小书。并且弹词有说有唱,必须用到乐器伴奏,通常为双人搭档演出。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653b2846282b47eb8c73452a791eabad

在弹词表演中,“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居于主导的演员叫做上手,他要担负“抖包袱”、掌握情节进度的任务,起烘托作用的演员叫做下手。

著名的书目有《三笑》《白蛇传》《珍珠塔》等。

无论评话及弹词,都不用舞台布景,演员也无需重彩浓妆,男演员一袭长衫,女演员身着旗袍,运用细腻的吴侬软语,把书中情节说的生动有趣,跌宕起伏,将书中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其中的喜怒哀愁。

评弹的历史发展

评弹历史悠久,其雏形可追溯至宋元时期的民间讲唱。至清代,苏州一带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说书和吴方言巧妙的结合起来,充分吸收了吴文化的滋养,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曲艺,体现出典型的江南美学的特征。

评弹在乾隆时期最为兴盛。清《吴县志》记载,乾隆南巡,在苏州行宫召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冠带,随驾回京。

相传乾隆微服私访至苏州,在熙攘的大街上,他看到了一群人在屋内围坐,于是他饶有情趣,在远处观望,对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在苏州沧浪亭过夜的乾隆,便让人叫来了下午的那个评弹演员为他表演,他就是王周士。

活灵活现的表演让乾隆如痴如醉,龙颜大悦。于是,王周士被赐官,还被命伴驾进京,让皇帝随时随地就能欣赏评弹,后来王周士从京城返苏,在门口挂了“御前弹唱”的匾额,身价倍增,评弹从此名声大振,真正成为了名扬全国的艺术。

而王周士也联合了当时最有名的艺人一起成立了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还归纳了“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放而不宽、收而不短、冷而不颤”等规定来规范行业,这也成了评弹最早的艺术理论。

评弹发展至今,成为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它轻便灵活的形式、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在海外侨胞中也有一定影响,被著名国学大师俞大纲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