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珠宝

中国珠宝设计论坛 2021-03-05 15:51

原标题:传统的六大定情珠宝,有些已经绝迹,有些延用至今!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感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迷茫不知所措,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怀念起以前,甚至古时的爱情, 那个时候,一切似乎过得都很慢,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什么都很慢的的时候, 看看中国传统的六大情定珠宝,它们有的早已尘封不被使用,有的却一直沿用至今。

玉佩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而 “罗缨”则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

1 (1)

《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这表明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玉佩,自然就成为了那个时候的定情信物。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写宝玉和黛玉怄气,将颈上的通灵宝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袭人劝宝玉“ 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话又让黛玉伤心不已,顾不得病抢过玉来,用剪子将自己给宝玉结的穗子剪成好几段。这也足够说明古人对于玉佩和罗缨的看中,这其中寄托的是一番真挚的感情。

耳环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 耳饰又分为耳钉、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

1 (2)

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 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1 (3)

而在历代关于分钗寄情的诗词里,最让人伤怀的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搔头是簪的别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 古时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1 (4)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手镯

手镯,在古时又称‘跳脱’和‘腕钏’,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相恋,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1 (5)

现在,手镯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了,但它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古典与现代在不经意间暗暗地联系在一起,戴着手镯的姑娘,你可知道 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戒指

戒指在古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婚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这也可以说明古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

1 (6)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

戒指也是现代最常见的定情信物,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幸福地戴上一辈子。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珠宝设计论坛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