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音乐

中国艺术报 作者:游暐之2021-01-27 16:51

原标题:艺术创演与教学相长——由歌剧《五星红旗》想到的

由浙江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大学、瑞安市委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五星红旗》首演于2019年10月,该剧在2020年获得浙江省艺术基金资助,2020年12月复排演出于温州大学,是温州市近60年来的首部原创歌剧。主创人员为作曲朱嘉禾,编剧李长鸿,导演王湖泉,指挥邹跃飞,复排导演李晓燕,合唱指导叶文辉,主演陈大帅、朱瑶、施丽君、祝海燕、易雄志、许天鸣等。温州大学交响乐团担任歌剧演奏,温州大学学生合唱团担任合唱和群演。剧中,除了编剧、作曲、导演外,演职班底基本为温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

u=2926110683,3215113162&fm=26&gp=0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歌剧创作演出的不在少数,作为非职业的歌剧演出团体,要想做出真正具有专业歌剧艺术水准的歌剧作品,难度极高。以《五星红旗》为例,本次复演的主要演出班底如交响乐团、合唱团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而学生属于流动的群体,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演出班底的不稳定,势必会对一部原创作品的接续传承造成困难。也正因为如此,高等艺术院校到底要不要开展艺术创作,也是近年来业界争论的热点。

诚然,高等艺术院校的主业是教学,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教学单位并不是就与创作演出水火不容。多年来,经常听到专业歌剧院团对于新分配来的艺术院校毕业生的抱怨,诸如只会唱不会演,只能唱、演自己学过或熟悉的作品,对新作品的适应能力欠缺等。而问题的症结,恰恰是在学习阶段缺少足够的实践锻炼。所以,“教学相长”四个字,所谓“学” ,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接受程度,但学生所“学”来自于“教” ,如何“教” ,“教”什么,怎样“教” ?其实大有学问。教学当中,已经形成体系的教材知识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想盖“高楼” ,不实践是不行的。影视界的很多大腕明星,都是在学生时代就走进片场、走上舞台,而音乐学院的声乐、器乐教育,基本还局限于琴房课堂,最多可能会报名参加国内外的比赛,鲜有人能在学生时代就参与到歌剧或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演出中。所以,像温州大学这样,举全校之力进行原创歌剧的创作演出,其实是给予教师全新的教学体验,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所以, 《五星红旗》这样的艺术创作,对温州大学而言,是具有前瞻意义的拓展性教学实践。

事实上,从本次复排就能看出这种教学实践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温州大学交响乐团。如果与首演时担任演奏的福建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相比,温州大学交响乐团在专业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如乐队声部编制不全、乐器质量不如人意、演奏的经验水平需要不断提升等。但就像一个发育期的孩子,虽然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但这支乐团的潜力却也显而易见,乐手来自专业院校,业务基础扎实,同时因为都是青年人,所以也就有着更加充沛的热情和积极的表现力。本次演出是温州大学交响乐团成立以来首次担任一部完整歌剧的演奏,从舞台表现来看,这支年轻的交响乐团在未来实现职业化、专业化的目标还是可望可期的。

u=3758726732,345204109&fm=26&gp=0

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创作演出的歌剧,《五星红旗》的专业起点比较高。首先,在题材的选择和把握上准确到位。 《五星红旗》是根据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的生平事迹创作。曾联松是温州瑞安人,但是曾联松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在温州,五星红旗的设计也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是他后半生工作生活的地方。温州抓住这个题材,虽然初衷还是基于创作宣传本土人物,但同时也体现出温州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责任和担当。其次,这部歌剧视角宽、格局高,如果说首演时的序幕合唱还给人以“地域思维”的局限感,那么此次复演在删繁就简后,作品就显得大气开阔,其所传递的信息是:“五星红旗”属于全国人民,“曾联松”是全国人民的“曾联松” 。

从一度创作来看,歌剧的灵魂是音乐,本剧的音乐可用8个字来概括:可听、可感、可记、可忆。“可听” ,即全剧音乐具有很好的旋律性;“可感” ,即音乐具有打动人心的触点。在这两点基础上,自然会带给观众比较深刻的“记”与“忆” 。全剧音乐主题贯穿,音乐戏剧结构完整,乐思流畅,宣叙调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歌唱性。在音乐素材使用方面,本剧将温州当地的民歌如《叮叮当》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运用其中,通过配器与和声的变化体现不同的戏剧情境。对于反面人物的音乐形象,作曲家运用爵士风格丰富了音乐的整体色彩,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的聆赏趣味。尾声,一段小提琴独奏由演奏者登台表演,用以展示曾联松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谓是将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而尾声的合唱《国旗颂》 ,也具有非常深入人心的动情旋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任何一部原创歌剧,其原创性需要同时体现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上,两度创作同等重要,缺失其一都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五星红旗》从首演到复演,先后共有5场正式演出以及无数次的场下排练,仿佛一件璞玉,在不断的打磨之下,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光泽度。事实上,此次复演,与首演相比,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由于参加过《五星红旗》首演的学生大部分已经毕业,本次参加演出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舞台演出经验,老师们除了把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排好,还要手把手地教学生,真正把排练场变成了课堂。可以说, 《五星红旗》最大的价值就是带给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在“教与学”方面的全新观念,相信只要这部歌剧能作为学校的保留剧目,代际传承不断演下去,对于学生而言,将会是最好的艺术实践课堂,并因此受益终生。

(文字来源于中国艺术报,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