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艺术家 >艺术家

原标题:博伊斯诞辰一百周年 为什么他的艺术一直极具传奇色彩?

钢琴为什么用毛毡包着?有手电筒的雪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在铜板上放一大堆毛毡呢?为什么要做蜜蜂的蜡模?谁在乎灯泡是否插在柠檬上?

1 (1)

约瑟夫·博伊斯《渗透钢琴》1966年 毛毡、钢琴

1 (2)

约瑟夫·博伊斯 《成群结队》1969年,VOLKER HARTMANN/DAPD/AP

这些都是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代表雕塑作品,他的作品中经常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他在1969年一次《艺术论坛》杂志采访中说道:“雕塑必须始终坚定得质疑主流文化。这是所有艺术的功能,而总有人试图去压制艺术的这一功能,但却不可能压制它。” 他最喜欢在作品创作中用到的材料是脂肪、毛毡、蜂蜡,这些有个人神话色彩的材料充满着象征性。

1 (3)

约瑟夫·博伊斯 HORST OSSINGER/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极具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如果说艺术家们都有艺术生涯的开始,那么博伊斯无疑是其中最不寻常的一个。2021年是约瑟夫·博伊斯诞辰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前的1921年,博伊斯出生在德国小镇克莱夫,在那里他很少接触艺术。(当他成为一名著名的艺术家后,他声称自己小时候在那里创作了一系列的展览,如1922年的“奶牛展览”,1927年的“辐射展览”,以及在60年代中期的的多个展览。)二战期间,他志愿为纳粹德国空军工作,首先是做无线电操作员,然后1942年驻扎在克里米亚。两年后的1944年,他所乘坐的飞机坠毁,被一群鞑靼人发现放在雪橇上,用毛毡和脂肪包裹他的身体取暖。博伊斯在1979年对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说:“如果不是因为鞑靼人,我可能活不到今天。”

1 (4)

约瑟夫·博伊斯 《20世纪末》 1983年 FRANK MÓCHLER/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克里米亚空难成为了博伊斯艺术创作的基础以及他人身的底色,但这一事件很有可能是他编造的。著名的艺术历史学家本杰明·布赫(Benjamin H. D. Buchloh H.D.Buchloh)就曾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捏造的。他指出博伊斯在坠机后竟然能摆姿势拍照,这对一个受了重伤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在飞机失事后,受重伤的时候,谁会或可以摆姿势拍照?”布赫在1980年《艺术论坛》的一篇文章中问道。“又是谁拍的照片?鞑靼人和他们的胖毛绒相机吗?”(除了抨击博伊斯的自我神话化倾向外,布赫还认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带有令人厌恶的半法西斯意识形态——此后也有人对此提出了批判。)

无论如何,博伊斯本人是这么说的。在英国俘虏收容所呆了一段时间后,博伊斯最终回到了克莱夫的家中,并放弃了学习生物学的雄心壮志,转而前往杜塞尔多夫学习艺术。他在战后与其他初露头角的德国艺术家交往,到了60年代中期,当他还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usseldorf)的教授时已经声名鹊起,几乎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重复提到在克里米亚的坠机事件。

1 (5)

约瑟夫·博伊斯在1972年被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开除 BERND MÜLLER/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博伊斯彻底改变了德国艺术教育的面貌

纵观艺术史,许多艺术家通过传授自己的方法来激励下一代,但很少有人能像博伊斯在杜塞尔艺术学院教书时那样激情澎湃,甚至他的教书经历也出现在了一些极具威望的电影中。比如说2018年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传记片《永不离开》(Never Look Away),片中一个没有姓名的博伊斯式人物出现在了里希特就读的学校里。在某种程度上,博伊斯甚至认为他的教学实践是他“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比他生前不常展示的那些艺术作品更加重要。

对博伊斯来说,教育与政治紧密相连,他的学生经常在学习艺术创作课程的同时,就时事进行讨论。有一次,博伊斯和他的学生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政治团体“德国学生党”。对于一个实践“社会雕塑”概念的艺术家来说,生活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每个人都在永久性地塑造它,这一观点成立的前提是认同政治是艺术,反之亦然。

1 (6)

1973年,约瑟夫·博伊斯象征性地回到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ROLAND SCHEIDEMANN/PICTURE-ALLIANCE/DPA/AP IMAGES

当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工作室》杂志(Studio International)问博伊斯为什么要像1972年那样重视艺术教育时,这位艺术家说:“我对谈论一幅不能被主流科学概念所束缚的人的画像很感兴趣。在谈论这幅画像的时候,我们需要受过美学教育。必须摒弃艺术教育的孤立观念,艺术元素需要体现在每一门学科中,无论是我们的母语、地理、数学,还是体操。”

博伊斯以这种当时看来非比寻常的方式教育学生,培养了一批新时代的德国艺术家。他的学生中有有些成为了艺术大师,包括洛萨·鲍姆加通(Lothar Baumgarten)、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约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和布林基·巴勒莫(Blinky Palermo)。他继续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书,直到1972年,在与学校领导就招生政策发生僵持之后,在未经通知的情况下博伊斯被解雇。

1 (7)

1 (8)

约瑟夫·博伊斯 《7000棵橡树》 1982年 橡树、石头

博伊斯的行为艺术把个人神话推向极致

今天,博伊斯为人熟知的是他那些宏大的艺术项目,例如《7000棵橡树》(1982),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中,博伊斯在德国卡塞尔种下了数千颗橡树,每棵树旁边放置一块玄武石。在那时,博伊斯以行为艺术家的身份闻名于世,很多他的行为艺术作品都记录在了影像或者其它资料之中。

1 (9)

约瑟夫·博伊斯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年 从机场出来包裹毛毡乘救护车前往画廊

1 (10)

1 (11)

1 (12)

1 (13)

约瑟夫·博伊斯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年 博伊斯与狼的互动

博伊斯最著名的行为艺术表演和作品是《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这部作品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非常具有仪式感。博伊斯捂着眼睛从机场出来后,就被包裹上毛毡并由救护车从机场带往纽约的勒内·布洛克画廊(René Block Gallery)。在那里他和一只土狼被关在一个空间里一个星期。最初土狼对博伊斯是充满敌意的,博伊斯打开毛毡的包裹,用肉喂养土狼,并把报纸铺在地上接狼的排泄物。在大部分时间里,博伊斯都用毛毡包裹住自己,把一根弯曲的棍子伸向狼。后来土狼开始慢慢接受博伊斯,甚至开始躺在地上露出肚皮撒娇,也会撕咬毛毡像是与博伊斯玩耍。最终一人一狼发展出了一种奇怪的友谊。一周结束后,博伊斯被救护车重新送回机场。

1 (1)_副本

约瑟夫·博伊斯 《如何向一只死去的野兔子解释绘画》 1965年

这一行为艺术表演,连同博伊斯的其它作品,比如1965年的开创性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去的野兔子解释绘画》,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原始的自然和人类共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可以与动物沟通。这已经不是博伊斯第一次这么做了。在1969年《艺术论坛》的采访中,博伊斯说他已经建立了一个“动物政党”,以自己为领袖。“你疯了,”采访者威洛比·夏普(Willoughby Sharp)笑着说。博伊斯回答说:“因此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比尼克松更强大。”

(文字、图片来源于艺术中国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