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凯2021-01-15 07:46

原标题:北京人艺再演《名优之死》 以戏论戏何为髓

2

出将入相生死门,座中多是戏中人”,12日晚,当这句台词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响起,北京人艺的这出《名优之死》亦已达到话中之境,台上人与台下人,彼时达“共情”,都已成为“戏中人”。

这部田汉的名作经过2018年的二度创作的创新,于昨晚再度开启了新一轮的演出。

1

“这个戏新中见老,老中见新,既让观众感到京剧的博大精深,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欣赏特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换自然、巧妙和有机,真正达到京剧不老,话剧出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看到两种艺术的韵味。”导演任鸣在介绍该剧艺术特点时说。

《名优之死》确让人有惊艳之感,同为该剧导演之一和主演的闫锐自小学习京剧,在当晚演出中,观众时刻都可于舞台上体味到其对于京剧的深刻理解和深沉热爱。

而这一点,对于诠释这部经典的以戏论戏的作品而言,或可看作一切的前提。

4

田汉在《名优之死》中塑造了“活着是为了唱戏”的京剧名伶刘振声(闫锐饰),而其最欣赏的亲传弟子则是始终认为“唱戏是为了活着”的凤仙(李小萌饰),二人对于“作艺”的不同理解于舞台之上,于戏中之戏里,屡屡碰撞。

正如闫锐对于本剧的思考,“艺术的生命是否与人的生命类似,都是从鲜活到老去?追求纯粹,追求永恒是我们的理想。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是人留艺死还是人死艺留?”

面对为了“上座儿”上演的“诸葛亮”飞身跳落城墙的荒唐戏码,面对凤仙“可是没了座儿,还有什么呢?”的诘问,刘振声“人没了戏还在”“戏活着”的回答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正向标语或口号,这番冲突的背后,是当下创作者与近一个世纪前创作该剧田汉的共同思考,而这,也正是经典值得改编,值得一演再演的真正意义所在。

5

从观感而言,《名优之死》最大的看点无疑是京剧和话剧的完美融合,与以往话剧中运用戏曲元素不同,这部戏让观众看见戏剧的叙事方式和京剧的故事内核。

“见了观众一部戏才算是完成。”闫锐表示,有了2018年首演的舞台检验和一段时间的沉淀,此番《名优之死》回归也在舞台处理上做出了调整,“首先台词上要更精炼,节奏上更紧凑。”同时“去掉了一些展示性的动作,还是别过分炫技,要以戏为主,从人物出发。”

此外,从演员角度,他对人物认识和表演分寸上也与以往有了不同,“原来比较使劲,现在要放下来,松一点,才能更有强调和突出表现的东西。”

《名优之死》的特别之处也在于此,剧中刘振声给凤仙说戏,一段“虞姬舞剑”,恰恰扣在“演谁是谁,不可炫技”之上。戏里戏外,不仅仅是京剧,整部作品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完成了对舞台艺术的一次庄严的凝视与思考。

与其他话剧不同,《名优之死》一方面需要话剧演员有舞台成长,另一方面还考验演员的戏曲功底,虽然是戏曲科班出身,但闫锐称要恢复起功夫来也不是件容易事,据介绍,他早在两个月前就提前穿起了京剧的厚底鞋,甚至一边导戏,一边压腿、踢腿。“你下多少功,出多少力,流多少汗,台上就会结什么果。”

而对非科班出身的李小萌来说,就是更大的挑战,“唱戏的音区和舞台说话的音区是不一样的,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演员需要对自己有要求,有控制。不是要了解一些皮毛,要了解更深层的东西。”

这部作品将上演至1月21日。

(文字、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