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舞蹈

SIZE潮生活 2020-12-15 14:25

原标题:别再问我什么是霹雳舞

北京时间12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召开会议,宣布Breaking正式加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竞技项目,官媒在播报这则新闻时将Breaking翻译成了具有时代色彩的「霹雳舞」,一时间在网络上激起了Breaking的中文到底叫什么的讨论。

这个因80年代的街舞电影《Breakin’》的中文译名而为时人所熟知的「霹雳舞」其实不单指Breaking,也包含了同样跟着电影镜头闯进中国的Popping和Locking。而霹雳舞这个充满年代感的词语激发了大家尘封已久的记忆,还有不少人喊话孙红雷前来参赛,为国争光。

所以Breaking到底是个什么?霹雳舞又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作为竞技性体育运动正式加入奥运大家族的呢?还有最重要的,它和孙红雷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国外Breaking起源

1 (1)_副本

James Brown

图片:Google

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位特殊的歌唱家James Brown,Brown在表演时会一边嘶声歌唱,一边进行以滑行和旋转为主的舞蹈。直到1969年,James Brown第一次做出了他的招牌动作「Get on the Good Foot」,这个动作以Brown独创的快速乐曲为伴奏,把当时黑人的标志性的舞蹈动作与俄国舞步相结合,迅速迷倒了一大批青少年。

到了70年代,牙买加DJ Kool Herc将James Brown于1970年发行的专辑《Sex Machine》中的两段完全一致的震拍(percussion break)缩混在了一起,并不断在两段间反复切换播放。因为这种音乐的鼓点(Break)很密,便把以这种音乐为伴奏的舞蹈称为「Breaking」,这不仅是Breaking的起点,同时也被视作为Hip-Hop音乐的诞生。因为这种舞蹈大都在街头表演,故又把这种舞蹈称为「Street Dance」(即当代街舞的雏形)。

但Breaking得以发展,离不开一位极其热爱Breaking的摄影师Henry Chalfant,和当时很多年轻人一样,Henry 觉得没有比Breaking舞蹈更酷的事,B-boy(跳Breaking的男孩)走到哪,他就拍到哪,到了80年代,Henry Chalfant跟拍Breaking天才团体ROCK STEADY CREW一段时间后,发现喜欢Breaking的人虽然多,但还是小众,于是介绍ROCK STEADY CREW去大都会歌剧院所在的林肯中心进行表演。

不出所料,这场演出过后,ROCK STEADY CREW彻底火了,Breaking也被当地电视台,纽约时报,乡村声音和国家地理等多家媒体报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Braking彻底出圈了!随后第一届BOTY(batter of the year)比赛在德国顺利举行,从此拉开了Breaking走向国际化的序幕,为Breaking走进奥运大家族奠定了夯实的基础。1984年,一部以Breaking舞蹈为题材的电影《Breakin'》在美国及全世界各地上映,以指数倍增长了Breaking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拉开了中国「霹雳舞」热潮的大门。

国内霹雳舞发展

1 (2)_副本

《霹雳舞》海报

图源:Google

1987年,这部名叫《Breakin'》的影片传入中国,中文译名定为《霹雳舞》(当时霹雳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NB),从此在国内,Breaking就与霹雳舞这三个字绑定在了一起。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白人女舞者喜欢上了当时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霹雳舞,遭到了不同人的反对,随后女孩打破大家偏见,斩获大赛金奖,为霹雳舞正名的故事。

虽然现在看来这部电影台词生硬,剧情俗套,片中霹雳舞动作也有「尬舞」的成分。但片中那自由奔放、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街头舞蹈,深深震撼了当时刚刚觉醒,且娱乐方式匮乏的内地青年。那种从未见过的动作表现形式点燃了大家的好奇与向往,在那个正在历经变革转型的年代,同时又是孕育了诗歌与摇滚的理想主义年代,霹雳舞俨然成了年轻人的某种精神图腾,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人们通过反复观看《霹雳舞》的家用录像带,伴随着片中动次打次的音乐掀起了一波全国性学习霹雳舞的热潮。

那时候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一帮年轻人,穿着蝙蝠衫、灯笼裤,留着爆炸头,脚蹬高帮胶鞋向公园奔涌,在三洋双卡收录机播放的舞曲伴奏下,跳起「太空步」、「传电」、「擦玻璃」、「扫帚舞」、「托马斯背旋」等。举办的霹雳舞大赛,虽然没有转播,没有视频,但经口耳相传,流量也丝毫不亚于当下的舞蹈综艺。

1 (3)_副本

霹雳舞套装

图源:Google

1988年,全天津市有特、甲、乙级舞厅78家,有近一半的舞厅都在办霹雳舞培训班。霹雳舞的标配衣服:霹雳服、迷彩服、花头巾、半指皮手套、红与黑两色拼接的霹雳舞鞋和白色的高帮回力在天津卖到脱销。如果能穿越时空,说不定会惊讶地发现如今保温杯里泡枸杞,系着纱巾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当年也许曾是一代舞王舞后。

这其中最著名的「舞王」就是孙红雷,1988年,18岁的孙红雷就获得了全国第二届霹雳舞大赛的三等奖,难怪霹雳舞入奥的消息一出来,大家都纷纷叫孙红雷来参赛。

导演贾樟柯也经常自封他是「汾阳霹雳舞小王子」,高中时和同学一起与外校学生比舞,直到现在,他还会在无人的电梯里跳霹雳舞,这些往事都在他的电影《站台》中呈现了出来。

霹雳舞正热之时,香港和内地也趁热拍了两部霹雳舞电影,一部是袁和平执导,甄子丹主演的港片《情逢敌手》。

1 (4)_副本

《情逢敌手》海报

图片:Google

片中甄子丹扮演了一位对霹雳舞痴迷的年轻人,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要伴着舞蹈的节奏,羞耻度爆棚,甄子丹自己曾说这是他最想销毁的一部电影。

1 (5)_副本

另一部则是由因表演霹雳舞上过三次春晚,民间公认的最强霹雳舞王陶金主演的《摇滚青年》。

片中陶金以激情四射、狂野奔放的舞蹈,给了当时的观众极大的震撼,也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我们也能把霹雳舞玩的这么好

霹雳舞在中国的流行轰轰烈烈,没落却悄然无声。1988年的全国霹雳舞大赛,也就是孙红雷的参加的那一届,是最火爆的一届。

1 (6)_副本

从那之后,霹雳舞的流行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当时的霹雳青年们无法将霹雳舞当成职业,霹雳舞这种张扬、表现自我的舞蹈形态也并不太被当时的社会风俗所认可,并且因为各地时有发生的霹雳舞青年打架事件,在主流舆论中霹雳舞也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大家在短暂地迷恋之后,只能被迫走向其他行业。孙红雷,甄子丹转行当演员,贾樟柯则选择当导演,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要么上班,要么做起小生意。

直到像《这就是街舞》等网综节目的出现,又将这种舞蹈重新推向了观众面前。如今Breaking经过发展已经变成了街舞的一部分,被翻译成霹雳舞也并不准确, 过去霹雳舞所包含的动作并不完全属于Breaking,也包含popping、locking、breaking等多个舞种的早期形态。Breaking则特指大部分动作紧贴地板完成,有大量手撑地的快速脚步移动、各种倒立定格动作的街舞,因此也被简单除暴的被国内新命名为「地板舞」。

但不管Breaking被称为霹雳舞也好被称为地板舞也罢,其打破传统,表达个性的内核却始终未变。近年来随着跳Breaking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众也逐渐正视Breaking这项运动后,Breaking的热潮回溯,颇有一点40年前潮男靓女们跳霹雳舞的氛围。

入选奥运会

霹雳舞第一次出现在了奥运会,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闭幕式,200多名霹雳舞者进行了一次娱乐性的表演,但直到2019年,才有了正式进入奥运会的讨论,而到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霹雳舞从表演到成为正式项目,正好四十年。

c31f44d2ff8c442e82611d84888b2b93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闭幕式

图片:YouTube

霹雳舞能入选奥运会,一方面与国际奥委会「拥抱年轻人、关注年轻人喜好」的希望相符合,另一方面是则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Breaking相比其它舞种更加贴近于体操,动作是可以被标准化,像体操的动作那样去打分的。

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运动大项、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霹雳舞完全符合。

在当下的一些国际街舞大赛上,采取的评分方式就是综合「技术分」+「艺术分」两个部分来评分——霹雳舞正式入奥后,很可能也是采取类似机制。不过登上奥运舞台后,仍然还有一系列规则需要细化,比如音乐的使用标准,battle(舞者对决)的形式和公平性等。

12月中,中国社会艺术协会街舞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协会成立的契机正是为了促进中国街舞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更早些时候,国际城市舞蹈教育基金会(UDEF)董事会成员、青奥会中国总教练Danny Caster也牵头成立了「Breaking文化联合会」,希望能未雨绸缪去服务中国霹雳舞的未来发展。

1 (1)_副本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秘书长苏洁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霹雳舞人才储备充足,「家底」很厚,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有很多爱好者,民间各种赛事活动也很频繁。未来5年,可能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中国人投身到霹雳舞的事业中来。

Breaking能延续到现在,不光是舞蹈本身看起来华丽炫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而是Breaking舞蹈所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从Breaking的舞种名就能直接体现出来,Break的意思是打破,而Breaking恰好是Break的动词形态,所以Breaking的本义即不断打破,不断超越,这又恰好与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一致。

有人比较担心Breaking作为打破传统的舞蹈形式如今变为奥运会规则内的运动形式会不会改变它本身的初衷。Breaking代表的是对生活的反叛、关于自由的表达、勇于挑战的价值观,当它进入奥运会后,这些品质并不会改变,反而还会赋予其新的意义——只要奋全力拼搏,即使失败,也有意义。

(文字、图片来源于SIZE潮生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