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文旅中国 2020-12-04 15:42

原标题:戏曲·壮师剧 | 一个可以和京剧黄梅戏相媲美的民族戏曲

壮师剧是广西壮族主要剧种之一,是壮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

壮师剧又有人称壮诗剧,属于师公戏系统,用壮语演唱。主要流布于红水河中下游的桂中地区,如象州县、武宣县、来宾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贵县等壮族聚居区。

a594af68712e43feabe4b58e9ecc2f29

它的源流与师公戏相同,形成于清初,该剧种从贵县流传到合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各种民间舞蹈、音乐曲调、故事歌谣和表演技艺于一体,现今成为壮族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戏剧形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最初师公戏的演出依附于师公主持的祭祀活动,连缀在祭祀之后演戏娱人。清光绪以后,开始脱离师公的祭祀活动,在民族节日,甚至平日为娱乐而独立演出。解放后,在农村中建立了业余壮师剧队,演出活动与师公祭祀完全绝缘。80年代以后,在广大农村中普遍得到恢复,演出空前活跃,1982年贵县的东津、三里、木樟等15个乡镇就有139个业余壮师剧队。

壮师剧因脱胎于师公祭祀歌舞,其传统剧目、音乐、表演都具有师公活动的遗韵,早期演出戴面具,穿戴师公袍帽,后来受到广戏的影响,改着戏装,台步保留了师公罡步一步一颠的特点。

腔调

音乐沿用师公的祭祀音乐,又吸收了民间民族音乐,不同流布地域还未形成统一声腔,唱腔分师腔和欢腔两大类。师腔是沿用唱师音乐的传统唱腔,多为七言上下句体,用于叙事;欢腔为引进的壮族民歌,五言四句体,用于抒情,无论师腔还是欢腔,各地唱法均有很大不同。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各地不同唱法开始互相吸收,不断改进,还改变了师腔为主的传统,增加了欢腔的成分。主要伴奏乐器为蜂鼓(即长鼓,也称腰鼓)和高边锣。解放后逐渐增加了笛子、二胡、秦琴、三弦等民族乐器。

剧目

剧目可分三大类:一是师公戏自身的传统剧目;二是移植、改编其他剧种和各类传说故事的剧目;三是各类题材的创作剧目。剧目发展状况,反映出从唱神,到唱人神(土俗神),到唱人的演变轨迹。

d3091775b6f348dca13f3f5a0878f620

传统剧目主要是唱神和唱人神两大类。早期的剧目以唱本师为主,如《阴阳师父》、《三元》、《社王》、《土地》《北帝) 、《花婆》等,这些剧目在师公的《请圣科》里均可找到。根据生前为民族或地方做过好事、有所建树,死后被尊为神的人物事迹编成唱本,如《莫一大王》、《甘王》、《三冯》等,是歌颂“土俗神”类剧目,在传统剧目中最有代表性。师公在做法事超度亡灵时一般都唱二十四孝的故事,演化出《舜儿》《丁兰刻木事 亲》、《朱寿昌弃官寻母》等剧目,这是唱人的故事的最早唱本。随着师公戏演出的发展和不断地向其他戏曲剧种学习,产生了根据章回小说、各类传说故事移植改编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高文举》、《薛仁贵》、《西厢记》等。解放初期,为配合政治宣传曾编演过一些现代题材的剧目,80年代随着壮师剧的恢复,演出了一批新创作的剧目。

代表性剧目有《阴阳师父》又名《请师》,是师公受戒仪式中必演剧目,写阴阳师父偕同特瑶 (又称香山始祖、山瑶) 去“吃十方”,因山高路远,特瑶泄气了,师父告诫他:唱师是为解除人们病苦,山再高也要爬,路再远也要走。表现师公不辞劳苦,虔诚传教的精神。特瑶戴斜眼、歪鼻、缺牙的面具,表演是丑角应工,诙谐风趣,是极有特色的形象。

68906cec37f04b289b19321dd28d5747

《莫一大王》传说莫一大王是河池壮族人,家贫,自小练成一身好武艺,能搬山筑坝,力大无穷。一天,莫一正为邻乡造水渠,土司带兵逼壮民交粮,莫一率众抗争,打败了土司兵。莫死后,壮族人民将他的身世、功德编为各类唱本流传各地。这是一出武生戏,以师腔演唱。

《达七》又名《九官》。写罗婆女儿达七爱上勇于为民救灾的青年九官,与之订下婚约,罗婆嫌贫爱富,欲将女儿许给土司儿子,对九官百般刁难迫使退婚。九官得到道仙的帮助,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与达七结成良缘。该故事是根据叙事长诗改编的。全剧无念白,以师腔为主,一唱到底。该剧在桂中壮族地区广为流传,但各地艺人所演情节大同小异。

《特推卖棍》又名《六叫》。1982年韦国文根据民间传说编剧,写财主何老爷发现特推卖给他的“宝棍”是假的,便找特推算帐,不料特推已“死”,何老爷听说可用特推的“宝棍”将其打活,试之应验,遂以两百银元买下“宝棍”。特推将银两送给覃公,以使覃公救出抵债的女儿。该剧由来宾县文工团首演,参加柳州地区文艺会演并获奖。

(文字、图片来源于文旅中国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