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早安京剧 2020-11-25 15:53

原标题:京剧“末”行是这样消失的

传统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其实初期还有个“外”行,说是“生旦净末丑外”更合适。但后来“末”并入了“生”行,就成了现在的四大类。

在元杂剧中,末的位置相当重要(就是扮演很重要的人物,如故事主人翁);在明清传奇中,末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行当,汉剧行当中的末行就延续了这个传统,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京剧的行当划分,所以在京剧中出现了末行。在京剧原来的传统中,真正的老生只带“黑三”胡子(是髯口的一种,就是指黑色的有三撇的那种胡须)。而“带黪”三(“黪”音同“惨”,是指花白的三撇式胡须),黪满(就是花白的满满的胡须),白三,白满胡子的角色就是由“末”行或“外”行(也是一种行当)来扮演,因为末行、外行扮演的角色都不是主要角色,而其扮相又与生行相似,所以就干脆取消“末”行和“外”行,让其与“生”行合并,这样老生的表演范围大为扩大,两行当间的差别也就消失了。

a76e236a388f4efc8a827b45a7c86ee9

末 行 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即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内行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成型成熟后的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一个行当还都可以细分,如生分为老生,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演青年男性;娃娃生,演小男孩;武生,演武戏中的男性。小生中又可分为扇子生,翎子生,武小生,穷生等。

“末”是传统戏曲行当,它历史悠久,早在宋杂剧中已出现,但不太重要,到了元杂剧,末行已是最主要行当了,称为正末,直到现在,一些剧种还把它当作重要行当,如汉剧、梨园戏等。

京剧在刚形成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汉剧影响,也是把末行当作一个重要行当的,以区别于生行,故当时说起京剧的行当,是“生旦净末丑”,其实还有个“外”行,说是“生旦净末丑外”更合适。生行和末行的区别,除人物性格外,基本以髯口(胡须)区分,挂三(三缕胡须)的为“生”,挂满(从耳朵到嘴巴能遮盖小半个脸的胡须)的为“末”,并且区分严格,生行演员和末行演员不能混演,即“生不演末,末不演生”,据说京剧创始人之一的余三胜曾经同时演过这几个行当的戏,或许因他原是汉剧演员之故。

c85681a9e0b84ebc980e1b0df6bb4199

真正彻底打破这个界限,使末行并入了生行的是谭鑫培,是谭把当时演出形式从班体制改为名角制,自己单独挑班演出的第一人,以个人挑班,演出由挑班者说了算,谭本为生行,若按原来规矩,象《打渔杀家》、《盗宗卷》、《失印救火》等末行戏他就不能演,这就极大限制了谭的全面才能,更重要的是算经济帐,象一些大戏,如全部《一捧雪》是生末交替为主的戏,若按一生二末来演,行当虽对,但谭只能演其中一折,另两折须末行来演,对谭这样的演员来说,即不能全面展示艺术,又因多需主演,经济上划不来,故他就以生替末一赶三了(莫成、陆炳、莫怀古),因谭当时已是梨园领袖,故他一开此头,别的“生”、“末”两行的演员群起效之,这个界限也就彻底打破了。这时虽还有末行,但已不是演员专工的行当了,演员挂髯口也灵活多了,《群英会》中鲁肃原挂黑满,现在可以挂黑三了,黄忠也有白满改挂白三,末行的角色也变为生行了。原来末行只重表演不重唱功,经过谭等改革也唱、念、做并重了,这样末行和生行就区别没那么大了,“末”和“生”也就合流了,“末”从此归入了生行,到谭以后,虽还有“末”这个提法,但“末”归入生已成事实,末行彻底衰败了,大致到解放前后,末行已很少被提及了,故京剧行当已无专门的“末”行,变成了“生旦净丑”了。

从京剧的发展历程看,以“生”为主是京剧的发展趋势,而末行阻碍了这种发展,使生行在许多地方无用武之地,而且京剧需要艺术全面的演员,但末行只重表演不重唱亦能不适应时代潮流,最后消亡由生行代演也是必然的。 

(文字、图片来源于早安京剧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