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文汇报 2020-11-24 09:28

原标题:“黑白灰”:江南古镇建筑的人居智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建筑往往受到本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走在江南的水乡古镇,有些人就会疑惑,这些建筑看起来很旧,颜色也很单调,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为什么古代江南民众喜欢建造这样的建筑呢?它又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

白墙、黑瓦、青砖不仅是用来看的,还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尽管内部装修不同,不过外墙大多呈现出黑白灰的颜色,这种颜色可不仅仅是用来看的,它是有很强的实用功能。江南民居的外墙用青砖砌成之后,还要白灰粉刷墙面,主要起到防潮的目的。白灰在墙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防止雨水渗透,延长了外墙的寿命,增加了墙体的强度,保障建筑内生活的安全舒适。同时江南处于低纬度地区,光照资源丰富,白色的墙面还能反射、散射太阳光,在夏季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弥补狭窄幽暗的巷子中光线的不足,一举多得。

建造完房子的基本框架之后,就要在屋顶铺上瓦片了。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斜顶的瓦片很好起到防雨、通风的效果,同时,瓦在防火性上也远远强于草木屋顶。制作瓦的原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用江南常见的青色黏土烧制而成,刚烧成的瓦还不一定是黑色,基本和砖一样,是青色的,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淋后,颜色会逐渐越来越黑,就成了黑瓦了。这种瓦因为是就地取材,所以价格便宜,在江南水乡运用十分广泛。

121124_p14

吴冠中《江南水乡》       陈彩云

这些白墙、黑瓦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雨水的侵蚀,白色的墙皮逐渐溶解剥落,墙内的青砖色彩渗透出来,呈现出斑驳不一、相互交融的灰色调肌理效果,出现了黑白灰交相映衬的效果,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江南建筑色彩。

江南水乡建筑起初看起来甚至会不觉得它美,有些人还会说很旧,它究竟美在哪里?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感觉到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传达不同的情绪。比如绿色给人生活勃勃的感觉,红色给人热情似火的感觉,那么和红色、绿色等颜色比较起来,黑色、白色、灰色就相对偏冷,本来江南夏季就闷热潮湿,大面积白墙给人清爽、宁静的感觉,也符合江南民众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

内敛的江南水乡建筑讲究与自然融为一体,江南水乡气候湿润、草木葱郁,自然本来色彩就十分丰富,白居易就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见自然环境色彩之丰富。而粉墙黛瓦的建筑正好映衬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古朴的小桥、翠绿的树木、火红的灯笼等成为了水乡画面鲜活的点缀,生动而协调,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历经岁月洗礼出水乡民居黑白色的魅力,展现了水乡民众和自然环境共存,恰恰体现了人居智慧。

居住设计时讲究天人合一,正是传统江南水乡的人居智慧

江南古镇民众在数千年中,与自然的接触中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智慧。现代建筑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日照、采光、噪音、交通、消防等,换句话来说,人的需求在前,环境就变得次要了,山挡住了,就炸掉山,河流挡住了就把河流填埋掉。但江南水乡古镇的居住设计时把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比如江南水道纵横,建筑要随河道而自然蜿蜒,一般不对河道形态作很大改变。这和当前城市设计中普遍就地填埋河道的做法不同。河道在水乡古镇不仅起着运输商贸的作用,而且建筑沿河布局,人们可以通过踏步方便取水、日常洗涤衣物。河道宽阔的地方可以作为船只停靠、卸货的地方,河边还是公共社交的场所,人们在此互相交流,沟通情感。

为保障人们可以亲近自然环境,在民居与河道之间一般都有半开放的公共空间。比如水乡的廊棚,因为有遮阳挡雨的作用,使得日常步行、市场交易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江南夏季炎热,雨水丰沛,有了廊棚,一般天气不好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同时也可以是邻里之间互相交谈聊天,增进情感的地方,由于这些空间具有明确的归属,日常清洁维护也有保障。我们看到一些城镇追求大草坪、大广场,没有任何遮挡设施,这都不科学,降点小雨、刮点小风就不能使用了,大大降低了效率。

现代城市的交通严重依赖汽车,带来街道拥挤、雾霾污染、噪音干扰等问题,水乡古镇的交通设计较为低碳环保,我们今天步行在水乡古镇,一般不会觉得特别累。我们知道步行总是累人的事情,古镇内相隔一段距离总是有可以休息的石桥、栏杆靠、廊桥等,既可以遮风避雨,又可欣赏水乡景色。路面铺设一般是小青砖、青石板,有的板上有粗糙的凿痕,青砖和青石的渗水性很好,下雨水后路面很快就干了,不用担心雨天路滑。

随着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一点和传统江南水乡的人居智慧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说,这种水乡生活智慧是具有启迪我们未来生活的作用。

(文字、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