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新民晚报 作者:吴旭颖2020-10-28 11:46

原标题:讲一段故事,诉一段情,“追寻”红色的印迹

“革命同心不同年,朱颜白发情更坚。”一句句诗见证着中共隐蔽战线工作者熊瑾玎和朱端绶跨越年龄的爱情,也印证着这对革命伉俪共同的信念。这是熊瑾玎写给小他22岁的朱端绶的情诗,如今被用在红色音乐情景诗剧《追寻》全新篇章《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中,于昨今两天在黄浦区文化馆白玉兰剧场的舞台上唱响。

NEM1_20201027_C0325800623_A2506301

图说:红色音乐情景诗剧《追寻》 祖忠人 摄

新一轮《追寻》演出中,《福兴布庄》是新增的,也是最为出彩的段落。该剧创作于2017年,具有开放性的结构。每年,主创团队都会从黄浦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挖掘全新的故事,对剧本内容进行增删调整。年年演,年年出新。为了找到、编好福兴布庄的故事,编剧李海艇下了不少功夫。

提起黄浦区的红色遗址,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新老渔阳里、五卅纪念碑等,这些已经被往年的创作收录进《追寻》之中。如何找到新的题材?李海艇犯了难。今年4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瞻仰红色遗址,位于云南中路的福兴布庄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站。这给李海艇带来了灵感,他二话不说便来到实地走访。从福州路上的天蟾逸夫舞台拐一个弯,往云南中路看去,杂货店、理发店、文印店、小吃店沿街排开,烟火气十足。道路的右手边有一排不起眼的小楼,乍一看像与剧院连成了一体。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街边小楼里,悄然隐藏着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机关旧址。“大隐隐于市,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之下,这种烟火气成了中共隐蔽战线最好的掩护。‘熊老板’和‘老板娘’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工作了三年,安然无恙。”

未标题-2

图说:《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 祖忠人 摄

李海艇创作红色题材作品,有一套自己的思路:“一定要以情动人。因为不管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多大的变化,人类最真挚的感情都是共通的,永远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为了在福兴布庄的历史中找到这份“情”,他翻阅了大量党史资料,直到借到一本薄薄的《朱端绶传》,将目光锁定在了这对因革命结缘的忘年夫妻。

要在短短20分钟里,呈现这个故事,李海艇精心筛选了几个高光时刻。短剧从女学生朱端绶到达上海接受任务扮演布庄老板娘开始,到她第一次与苏区代表接头就遭遇危机让熊瑾玎着急不已,随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两人终于互诉衷肠正式结为夫妻,最后已有孩子的两人又因革命事业不得已分离。“爱情故事很容易让观众共情。熊、朱共同的理想让两人虽不同年但同心。他们的革命精神,其实就隐藏在对彼此的深情之中。”

NEM1_20201027_C0325800623_A2506304

图说:《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 祖忠人 摄

《半淞园:送别与思念的交响》《五卅纪念碑:愤怒的鲜血》《黄浦剧场:<义勇军进行曲>从这里唱响》《俞秀松:从渔阳里走出的勇士》《绮云阁:上海第一面红旗迎解放》……《追寻》的每个片段都从一处红色遗址出发,以小见大,讲一段故事,诉一段情。黄浦区文化馆馆长孔晓敏透露,自创排以来,《追寻》一直收获热烈反响,整剧演出30余场,再加上部分片段的单独表演,总计演出60余场。去年起,白玉兰剧场还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不仅给上音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磨炼专业技能的舞台,还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演员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明年,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创团队还将继续对《追寻》进行改编,挖掘更多不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