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原标题:艺起前行|昆曲尝试现实主义题材,《眷江城》致敬抗疫群体

敲锣求救的年轻女孩、为医护人员提供饭菜的快餐店店长和外卖小哥、在危急时刻奔赴一线的医护、记者……这些在抗疫期间真实存在的人物,都在江苏省昆剧院现代戏《眷江城》中一一展现。

现代昆剧《眷江城》作为“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作品之一,在上戏实验剧院演出。这部昆剧立足抗疫真实故事,向参与抗疫中的个体致敬。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拥有超过600年历史,然而对于江苏省昆剧院而言,《眷江城》是第一次用古老昆曲展现当下故事,也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昆曲艺术舞台上展现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剧目。江苏省昆剧院自2020年2月开始曲牌和剧本创作,5月进组排练,10月正式上演,《眷江城》的筹备贯穿了抗疫全程。

ef4dbd507a5b4cb9a9f1869fad9045a9

《眷江城》剧照

作为古老昆曲的现代尝试,《眷江城》的创作并无可供借鉴的经验。作曲迟凌云在创作过程中就遇到了如何把握传统格律方面的问题。“唱腔是昆曲的本源,居于重要位置,这一在数百年前即确定了的规则不能轻易改变。排练昆曲现代戏如果突破这一规则,可能失去自身的特色。”但是使用传统表演程式与念白,拿腔拿调,可能会与现代戏违和,观众看起来也会觉得脱节。因此如何消除违和感是创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不过,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也是该剧主演施夏明介绍,此前的演出反馈中,观众的回应是“没有任何的违和感”。为了最大程度上展现昆曲的原汁原味,在唱腔的选择上,《眷江城》依旧选择了传统的曲牌体,严格遵循着格律,按律谱曲,依字行腔。念白采用中州韵为基础,咬字发音遵循四声阴阳的规律,但是在节奏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接近于日常说话的方式。对于不适合现代场合的经典水袖、一唱三叹等形式则进行了适当的突破。

在表演上,演员们从零开始,自己设计兼具程式化与象形化特征的身段表演。在剧中饰演刘母的徐思佳介绍,自己本行扮演正旦,但是在表演中也会借鉴老旦的表演。“昆曲不同行当之间的分别是很大的,但是为了更加符合刘母的身份,我会加快念白的语速,尽量符合人物的生活气息和节奏。

71295a72bb22466da9830a6f54182455

施夏明与徐思佳饰演刘医生和刘母

《眷江城》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抗疫事迹,也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危难之际,勇敢地站出来,携手抵御灾难的故事。剧中人物借鉴了真实发生的感人事迹,多数人物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施夏明介绍,这出剧目的创作是在向群像致敬。“每个人都是抗疫中的一分子。无论是武汉人民,还是网络中的普通老百姓,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援疫区。比如当时剧院创作的曲牌《九转货郎儿》广泛传播,主创也将三万多元创作收入捐献给疫区。”

“我们的专业技能,使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治病救人。但我们有责任以艺术的方式,转述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记录下人们为了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和让我们铭记于心的感动。”

5860d2ad610f4358acae19ac1b14f958

《眷江城》剧照

施夏明表示,现代戏的创作伴随每一位艺术家,每一代文人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民和时代画像,将自己受到感动的故事创作出来,感染更多的人。以艺术的方式,记录抗疫事迹,为抗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是《眷江城》一剧的初心。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