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澎湃新闻 作者:Enlin2020-10-22 08:04

原标题:没有围墙的公园|公园3.0时代:成为公园共创者

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演绎着重要角色。大多数公园都有的假山假水恰恰是人们亲近自然这种渴望的投射,而公园也承载着家庭、爱情、友情等各种亲密关系,承载着人们的青春、快乐、美好。

当我们想到公园的时候,往往勾连出的是身在其中的种种感受和回忆。2020年的一场疫情阻碍了我们的脚步,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们,或许远程“看公园”成为一个替代的选择,也呈现出另一种视角。因此,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方式“看公园”。

模拟在日本“看公园”

QQ截图20201022075420

《看·公园》翻书视频,这本小册子正在《公·园》展览“没有围墙的公园”板块展出。视频制作:enlin(01:03)

在都市空间里的公园,其最初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人们需要一个与自然接触,可以聚集在一起休闲的场所。“公园”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明治六年(公元1873年)太政宫发布令,希望东京、京都、大阪三城建造公园以供“万人偕乐”。

QQ截图20201022075509

日本最早的公园之一——上野公园  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选自展览现场的《看·公园》小册子 enlin 图

日本造园学者蓑茂寿太郎提出,都市公园中景观的演绎,可以从三个角度设计和规划,包括全景式、场景式、序列式。其一,人们可以站在高处或远处眺望公园整体,公园基本设施与自然样态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其二,那些依附自然的观光景点或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公园,其本身演绎了一种带有自然或人文色彩的景观。所谓序列式的公园景观设计,则可以追溯到日本庭园或者说更广泛一点的东方庭园的思想,讲究的是“一步一景”——形成景观随行的效果。从明治年代到昭和年代,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日本建造了越来越多的都市公园,公园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需要考虑到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因素。此外,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公园的建造还需要考虑建筑耐震等安全层面。昭和31年(公元1956年)制定的都市公园法是迄今为止日本城市建造公园的基本准则,其中对于公园建造的各个细节层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与此同时,在公园中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节日,来丰富这个空间的内容呈现。比如东京的日比谷公园每年都会举办中国节、越南节、泰国节等以国家特色为主导的节日,提供给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以聚集在一起享受家乡美食、传播家乡文化的据点。

QQ截图20201022075523

日本的公园内各式各样的节日

这些景观的形成,以及网络传播的发展,对于公园的观看或公园自身的视觉传达都产生了多样的变化。因此我们展出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本小册子,汇集了一系列网上搜集的视觉题材,包括设计规划图、Google街景图等等,以远距离的形式“逛了逛”日本的公园,试图对这种现状做一个补充说明。

随着城市景观的打造,公园更加多元化地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与商业设施融合、与美术馆及文化场所融合,公园似乎变得越来越无形,它不仅仅是没有围墙,甚至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轨迹的各个层面。

为了确保绿化面积和人群聚集的公共空间而大量建造公园,这样一个重视“量”的时期可以被视为公园1.0时代,而在绿化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对公园设备的功能性,以及公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加强的开发时期则是公园2.0时代。如今在日本,公园建设可以说进入了3.0时代,它意味着公园上升到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层面,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区域的公园开始呈现更为个性化的趋势,居住在附近区域的居民,是公园的使用者,也是公园的“共创者”,使用者成为了公园特定文化的主导者。

QQ截图20201022075545

公园里的工作坊

例如,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松荫神社前公园,便由使用者自发举办了以“公园”为主题的工作坊。工作坊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以“连结”为主题,对城市公园的使用分解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等部分,进行分享和交流。

同样来自民间的工作坊组织者则会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传达至世田谷区区政府,以此推进区域内公园独特文化的打造。这样一种具有主题性的公园活动,相较于以往闲散地、没有目的性的聚集更具有主动性和关联性。对人们而言,公园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人们对一切美好的想象,在不断升级的公园规划中,这种象征也在不断地被具体化地实现,公园的范畴不断被扩大。

小区里的公园

我们现在生活的小区叫复元坊,是上海一个比较大的老小区,有1160户、3602位居民。我们是今年五月份搬到这里的。与以往住过的小区不同,这个小区的结构比较复杂,除了有大量的住宅楼外,还有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公园(其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大家活动交流的公共空间,而不是做一个观赏用的花园)以及其他一些设施。

小公园位于小区的中心位置,从我们家厨房正好能够俯瞰它。我们时不时就会看看公园里的情况,人们在里面走动、锻炼、陪孩子玩耍、聊天等等。这个小公园不仅像一个舞台,让人们在上面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无形中促使人们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渐渐地,观看这个公园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每次在厨房,不论做什么,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探望一下,或者默默地看着公园里的人们,不带任何的判断和分析,甚至没有什么感情,纯粹只是平静的凝视,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咀嚼一口白米饭,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甜味。

QQ截图20201022075608

《看·公园》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摄

这组照片展现了小公园的九个瞬间,并将它们还原成厨房望出去的角度,一字排开。同时,我们用一段视频展现了小公园里一段时间内的动态,是一段没有声音的影像。因为在我们观看的时候,通常无法听到居民们说话的声音、孩子的笑声,就像是看默剧一般,凭着对表情、动作的观察,推测他们的情绪,甚至想象一个剧情。这种关系似乎仅仅存在于公园这个空间,当人们各自回家,关上房门,这种关系仿佛从不存在。

现在的都市生活基本上打破了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而是建立在业缘、趣缘等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基础上。在很多时候,同在一个小区里生活的人,往往互相之间并不相识,更缺乏实质性的良好公共关系,即便是邻里,大多数也是见面连招呼都不打的陌生人。当然,社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的消耗,也很容易产生很多无用的交往,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更愿意以各种符合自己目的的理由,让自己选择更为直接的、能够获得可见方向的方式,跨越自己的身体空间,与“远方”的人进行交往。不过,这样“有目的”的交往行为,与其说是社交,不如说是在建构某种利益关系,这显然是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贫乏而功利,甚至生成更为严重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困境。

相反,很多遵循日常生活的模糊性而生成的一些无目的的社交,是一种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形成的纯粹的交流,由于相互之间的接触、交流、互动是自然生成的,恰恰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和朴素的喜悦。

这样一种自然的社会关系,在平时对这个小公园的观察中也能感受到。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一些原本完全陌生的人,在多次遭遇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简单的社交关系。锻炼的人一边锻炼一边聊天,照看孩子的人则因孩子而聚合在一起。此外,这个小公园也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场所,一些人在茶余饭后便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聊天、玩耍。这些都让这个小区有了某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不得不说,这样的社区氛围的形成与这个小公园的存在有着很大关系。

而我们在这样不经意的观察过程中,也很自然地产生了与社区居民交往的意愿。偶尔也会主动进入这个小小的公共空间,去锻炼、活动、散步,自然而然地与其他居民甚至他们的宠物发生互动,养成了与周围邻里寒暄、交流的习惯。这样看似无用的、无目的的交流却能让人对这个社区产生很大的安全感和亲近感,一个不经意的微笑、简单的寒暄都会让人心情舒畅。

公共关系的纽带

过去我们在日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各个生活区、住宅区之中都会有一些小公园。这些小公园恰恰因为其小,而更好地成为了社区居民交往互动的发生场所,而不只是成为一个符合城市规划的绿化地,或者变成某种仅仅只有观赏功能的所在。这些公园可能不过几百平方米,却都拥有基本的设施,孩子可以在这里玩耍,老人可以来散步聊天,到了双休日便会有人来午餐、聚会,到了夏天也会在公园开小型的社区纳凉会。

琦玉县川口市的芝园团地,因为这个公共住宅区居住了大量的中国人,到了节假日也会在团地公园里举办中日两国人的联谊活动。公园会因为社区人员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色,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公园3.0时代的初始状态,是人们对于社区公园在利用时自然生发出来的功能改造。随着人们对社区公园的这种重新认知,再加上互联网时代对于社交软件的应用,可以想像的是,对于这种地域型公园的跨社区利用,也将会给这些社区公园带来新的活力。

回看我们社区里的这个袖珍公园,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同样的功能。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园这样一个公共空间,最重要的功能可能并不一定是大、或者美,而在于能够有效地形成某种良好的公共关系。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