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玉,乃石之美者。其字像三玉连贯之形。”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即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三通。玉代表人间祸福的主宰。所以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之说。

后世流行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玉”被私有化后,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所组的词更是不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几乎都与玉有关。

timg (5)

“玉”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千样玛瑙万样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同时,“玉”字的妙用也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如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称美女为玉人;牛峤《菩萨蛮》:“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至于玉颜、玉面、玉貌、玉指、玉体、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来赞美美人姿色及身体发肤的;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梁简文帝《乌栖曲》中″朱唇玉面灯前出”里的“玉容”、“玉面”,则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风致还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玉洁冰清”、 “冰肌玉骨”等等。

timg (6)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玉的民族,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玉文化。自古以来,人们视玉石为吸天地之气,凝日月精华的圣物,是天人交流的媒介,是能为佩戴者带来吉祥如意,为其辟邪祛病,转运赐福之物。

花之梅,木之竹,石之玉。古人用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物种表达着一种超越物种本身的文化寄托。自然规律决定了花草树木春生秋死,然而玉可以恒久保持。在岁月的打磨中,它非但没有生锈和腐化,反而变得荧光四射,温润可喜。跟青铜器和铁器相比,玉是惟一能够被时间擦亮的器物。玉美神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这份琢与磨,历经了几千年,成为深入到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

u=3470030690,1451759041&fm=26&gp=0

在五行学说的范畴里,出现了有关玉的身世的三种声音。孔子认为,玉是水的精华,因为它看起来仿佛是圣水凝结后的形态。而曹雪芹则认为玉是土石的精华,《红楼梦》的核心意象———宝玉,本来是一块女娲补天时的巨大弃石,由一名圣僧点化为小如扇坠的宝玉。第三种说法出自《太平广记》,说是周灵王的宠臣苌弘被杀死后,其血和尸体化成了碧玉。“水成说”、“石(土)成说”和“血成说”,正是玉的多重性表达,因为玉同时呈现为石、水和血的特性:像石头一样坚硬,像水一样晶莹,又像血一样流布着人的精气。

微信截图_20201021165913

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斫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藏。——《越绝书》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石社会,一些超自然的事件让先民产生畏惧,因而古人很早就有以玉为神灵的观念。人们认为玉是天地之精华,是用于祭神、通神,沟通上天的神物,玉石文化中充满了对神的敬畏。作为一种借助实物载体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玉——它拥有奇妙的魔法力量,能够保护人不受灾祸和邪灵的伤害。它所具有的法力,令其成充当祭祀和统治的双重道具,使其既是在祭坛上向神明传达信息的礼器,也是向民众昭示威权性的法器。

QQ截图20201020171024

设想一下,当古人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说明古人已经产生对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

QQ截图20201020171049

在原始人信仰中,图腾是他们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先民们在玉石上雕琢出鸟兽植物等各种图案,穿挂佩戴,以求得到祖先、神明的保护和赐福,甚至保佑他们直至死后的世界。

两汉时期,玉器纹饰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出现了系统的装饰纹和主题纹。装饰纹有谷纹、蒲纹、柿蒂纹、云纹、涡纹、龙纹、螭纹、鸟纹和兽面效、绳纹、网格纹等。

主题纹一般以龙、凤、麒麟、夔等神兽为主,龙凤呈祥、夔龙拱璧、麒麟吐书的主题经久不衰。

大唐时期,佛教形象常常出现在玉雕主题中,在一些本地出产的玉石中,佛像、观音这些主题还是得以很好的传承至今。

QQ截图20201020171039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思想的禁锢,清代玉器雕刻主题基本上还是宣扬神之美,而没有创新,加之和田玉的稀有性,在清代几乎成了皇室、贵族的专属,从而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进入中原地区,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玉石雕刻在保留了传统风格和题材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内涵的雕刻内容。

QQ截图20201020171057

由于这些元素主题注重写实、自然,个性张扬而不失理性,故而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选择。而和田玉在人们生活中也出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繁荣景象。

现在,玉器不再仅是皇室贵族地位、权势的象征,而是回归最原始的信仰与美感,代表了大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千年玉文化,传承了怎样的中国智慧?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五千年华夏文明沃土中孕育出的传统文化奇珍,承载着丰厚的宗教、道德、政治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阴阳合一思想

阴阳,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的双方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这也是朴素的辩证法。

QQ截图20201020172905

玉文化中,同样体现阴阳合一的思想,玉既能表现男性的坚韧不拔,粗犷豪放的阳刚之气。

又能表现女性的高贵典雅,温柔善良的阴柔之美,玉的阴阳合一,是玉的本所在。

天人合一思想

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是相通相依、和谐共存的。这个思想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顺应天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QQ截图20201020172911

玉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它身上印刻着历史漫长和沉重的烙印,“玉不琢不成器”。

QQ截图20201020172917

每一块精美的玉都经过了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方才释放出夺目的光彩,这也正是玉自古以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

中和中庸思想

和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互相协调、相互并存,相互促进。所谓“中庸”就是要求处理问题时不偏不倚,公正公平,恰如其分。

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要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

QQ截图20201020172924

玉的光泽温润内敛,恰恰符合了国人中和中庸的性格特点。

修身克己思想

修身的要求首先应做到克己。只有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是强者,才能成就事业。

君子之道,仁义智勇洁,君子比德与玉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是君子对自身修养品德的追求。

QQ截图20201020172930

据专家研究,非智力因素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三商”——意商、情商、智商。而修身养性,就是要克服极端礼记和极端任性,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应做到。

君子之道,仁义智勇洁,君子比德与玉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是君子对自身修养品德的追求。

QQ截图20201020171031

玉雕设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潜移默化中就融入了很多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借助于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汇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进入无比广阔的空间的艺术意境。这一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哲学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此,艺术之妙、之美、之最高境界就在于以可道之言,可名之物,可像之形来表达自然界中的不可道、不可名、不可形的“道”。

玉文化与儒、释、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浩瀚如烟的中国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漫长的玉石文化发展史。玉石并非我们简单理解成的是装饰的工具,在悠悠岁月中,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已超越其外在形式表现的装饰意义。

QQ截图20201020172457

尤其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深深地交织在了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人不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精神生活的差异。

儒家的礼玉思想

儒家,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以玉比德思想以及用玉礼仪等都出自儒家经典。

我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使用极早,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早期。到了商周时期,“以软玉或硬玉碾磨琢制的生产工具、兵器、祭器、礼器、佩器等为社会物质文化主体”。礼乐制度郁然兴起,古人把玉与传统习俗集合到了一起,使玉朝着等级化和宗教性发展。

QQ截图20201020172448

春秋初期,礼乐崩塌。但春秋末期时,孔子诞生了,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商周的礼乐制度,而关于现在的用玉、佩玉、玉德的这一套完整的礼玉体系,都出自儒家。

祭祀用玉。“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古代祭祀就离不开玉。《周礼》曰:“以玉作六器”,玉十分重要,是礼仪的一种象征,尤其礼玉“六器”对后世的用玉制度的影响巨大,也是中华民族被世界公认为“礼仪之邦”的核心。

QQ截图20201020172505

以玉比德。《礼记_聘义》记叙的“玉中十一德”,也导致了之后长达几千年的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思想观念。

当然,佩玉中也有着浓厚的阶级观念,包含着浓厚的政治思想。如:“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只有太子鱼符可用玉。

QQ截图20201020172517

我们对文化的定义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但是文化中又包含着浓厚的政治思想,尤其是玉文化和儒家的结合,这种等级观念尤为明显,也与孔子“克己复礼”思想贴合,孔子的礼大多寄托在了和田美玉上。

道教的用玉思想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那是正儿八经的嫡子,他只能当庶长子,虽没有儒教的正统,可是也不遑多让,对于玉,也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

QQ截图20201020172531

道教的崇玉思想主要体现在玉本身的神秘性和实用性上。道教的玉,并非孔子所认为的一种理想化的“德”与“礼”的物化,而是一种器,主要是有实用性。

食玉。黄老思想中认为玉中集合日月灵气,是天地精华,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据载,秦始皇当年为了长生不老也吃过玉屑。更是让许多人前仆后继的食玉,也为玉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QQ截图20201020172523

以玉为器。我们看电视剧和小说,都能看到道教施法是需要法器的。道教认为玉是沟通人神的媒介,玉能通灵,它们还认为用玉陪葬,可以让人死后羽化成仙。

道教确实与玉有着不解之缘,说个题外话,相传,邱处机不仅是道教的总领,更是北京琢玉的始祖;尤其是道教起名字,玉帝、玉女、琼楼玉宇,都和玉有着巨大的关系。

QQ截图20201020172543

道家对于崇玉心理十分务实,认为带玉可以延年益寿、升官发财,起死还阳等。虽然有些看起来荒诞不经,可是却体现了古人最朴实的祈愿,与儒家的政治性用玉截然不同,儒家是用玉克制欲望,可是道家却用玉把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毫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玉造佛像

其实,在现在看来,佛教就是个舶来品,想和嫡子和庶长子的儒教和道教拼,一开始可能是有点不自量力的,一个外来的事物,想融入进来,传播自己的思想首先就是先迎合中国人的思想,投其所好,不然很难立住。

QQ截图20201020172549

所以佛教文化自印度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传统玉文化发生了联系,这是必然的。大量玉雕佛像的出现,不仅仅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习惯和崇玉心理,也进一步扩大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而且用玉造佛像还有镇宅辟邪和追求祥瑞的作用,更是进一步去迎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别是玉又开始神化,与“男戴观音女戴佛”等思想观念的融合,更是让儒释道成三国鼎立一样影响着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QQ截图20201020172556

当然,儒释道三教也通过玉为载体,去宣传自身的文化与理念,影响着一代有一代的中国人。

玉文化中的吃、穿、佩、饰,赏、玩、藏、用

不可否认,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贯穿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就看看古人如何花式玩玉。

1

食玉之风

民以食为天,人离不开吃,尤其中国人也好吃,什么都想要尝一下,有着八千年历史的玉也难逃此劫。

2

现在要是让你吃玉,你肯定不愿意,但是古人却食玉养生,黄老思想中认为玉中集合日月灵气,是天地精华,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据载,秦始皇当年为了长生不老也吃过玉屑。

3

特别到了魏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人们朝不保夕,阮籍更是发出“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的感慨,而食玉让魏晋之人点起希望之灯,把命运寄托在食玉上,祈求像玉般长生不老。

金缕玉衣

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上,可是却不能一直赤裸裸地生活,为了遮羞,有了衣服,为了爱美之心,有了更好看的衣服。要是以游戏作比喻,以草做的衣服是新手套装,那以玉做的金缕玉衣就是神级套装!

4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多个汉墓中均有发现,古人迷信的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穿了金缕玉衣可以祈求来世,简直就是一份有格调又体面的大型复活甲,不仅体现了佩戴自己人的身份和地位,也表达了古人长生的祈愿。

君子佩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代君子必佩玉,佩玉不仅是为了装饰,更是包含着浓厚的政治思想和礼仪规范,是品德的象征。

5

《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羽……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就是说君子乘车的时候,能听到车上的銮铃、和铃的声音,步行的时候,应听到身上玉佩碰撞的声音,因此一切邪僻的杂念就不会进入君子心灵中了。

6

并且玉石悦耳的鸣声也在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看偷听别人的言读举动,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体现了君子的品德,这些礼仪制度也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古代男子佩玉的社会现象。

玉饰

古人把美玉或悬于颈,或系于腰,或系于发上,作为日常的重要装饰。若说最能衬出一个女人美的饰物,非玉莫属。

7

芊芊皓腕上的玉镯,白皙秀颀的脖颈间的玉坠,如丝飘逸的秀发间的玉簪,玉珰轻摇,素腰如束,那若隐若现间透着些许温润细腻的白,摇曳着万众风情,如罂粟花般充满诱惑,令人窒息。

8

玉的温润气质和独特的魅力,是最好的饰物。

赏玩

“干干巴巴,麻麻赖赖,一点都不圆润,盘他!”盘玉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赏玩古玉的方法。一块美玉,于鼓掌之中,摩擦把玩,养身养心,乃一件美事。

9

赏玉,除了赏玉温润莹泽的外表之美,更是想在美玉名品面前产生怀古之思的审美心理现象和体验;在玉中达到太古人士的那种悠然自得、泰然自若、逍遥自在、了无杂尘的雅境;也想像和田玉一般冰肌玉骨,不为俗世烦恼,心如止水。

藏玉及用玉

现代人藏玉很多是为了利,但古人藏玉大多是为了喜欢,他们在玉中寄托人文情感和艺术欣赏,藏玉,藏的是一份情怀与文化。

古人用玉真的会超乎你的想象,他们用玉验毒,就像用银针一样;用玉消炎,据说古人佩戴玉耳环也是为了防止耳朵发炎;还有一些玉制的器具,玉碗、玉盆、玉角杯、玉笔筒、笔架山、印章、砚台、还有玉玺等等,当然,这都不是穷人用得起的东西。

10

到了现代,能买得起几块好玉就已十分不易,用玉基本是不存在的,但是却并不妨碍我们去赏玉、玩玉、藏玉,传承玉文化。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图片来源于藏玉、新疆玉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