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牢记使命,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于10月17日隆重召开。2020年10月17日,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在学校报告厅隆重召开。作为献礼新中国电影教育、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建民,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王宁,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市委副秘书长郑登文,市委教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等上级机关领导出席论坛并与代表合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大艺术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体育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30余所知名大学的书记、校长、学院负责人和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主持。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印章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场外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场外

70年坚持与传承 持续推进电影教育

▲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代表教育部向北京电影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及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同时提出希望:“希望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希望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希望学校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他说,北京电影学院7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电影事业和文化事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电影学院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面向未来,继续在高质量办学发展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表示,北京电影学院在建校70周年之际,举办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论坛,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艺重要论述,探讨中国电影教育的未来发展很有意义,他表示“希望学校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认真汲取各方的智慧汇集各方力量,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开创电影教育发展新局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政府一如既往支持北京电影学院发展建设。”他高度肯定了学校70年来,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为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和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他希望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电影教育的文艺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电影教育、完善实践育人,助力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推进高水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在建设电影强国的伟大进程中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嘉宾,以及通过线上参加论坛的国际影视院校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回顾了中国电影发展从孕育到创建,从奋进到兴盛的四个重要时期,指出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电影学院始终不忘初心,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电影学院将继续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把牢办学方向,在落实立德树人中践行教育使命,在紧跟时代步伐中打造精品力作,在传播弘扬优秀文化中彰显文化自信。他期待与会嘉宾能在本次论坛中充分交流,深入探讨,共同开辟世界电影教育同行互信共赢的新境界,为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

▲ 凤凰艺术专访北京电影学院常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作题为《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机遇,开创中国电影教育发展新局面》的主旨发言。他以四个“同”概括总结了70年间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坚持与人民同振共鸣,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同频,始终坚持与国际同道同轨。进入新时代,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以“四问”“四答”对电影教育将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路做出了阐释,并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思路。他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分享智慧经验,加强交流合作,齐心协力,直面挑战,持续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更大贡献!

13位院校长回顾与前瞻 同应新挑战新要求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发言环节,13位院校长发表了主题演讲,回顾历史,前瞻未来,共同探讨新挑战、新环境、新机遇下电影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作题为《中国电影引领世界的“一流学科”》的演讲。他首先肯定了北京电影学院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和重镇,70年来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北京电影学院的70年就是新中国电影的缩影,她的未来也紧密关系着中国电影的未来。”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工作者,黄会林教授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科多年来发展与探索的特色经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与完整的学科综合实力;自觉地构建“民族化”的电影艺术理论体系;依托综合性大学背景,开展跨学科交叉性研究;搭建践行学术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最后他提出“民族责任召唤教育发展,文化自信引领实践创新”,并希望北京电影学院在奋进中再创辉煌,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攀登世界电影高峰。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结合教育部近期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分享了中国传媒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领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招生改革方面,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选拔机制;在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改革方面,以提升论文质量为抓手,以重构培养体系为核心,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标准为导向,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导师评聘方面,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在质量监控方面,建立七大类指标,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进行年度质量评价;在学科设置方面,用一级学科统领布局,突出传媒优势与特色,通过关停调整、规划设计、升级改造和重点建设,设置了60个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专业方向。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与兄弟院校一起进一步探索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 中央戏剧学院校长郝戎

中央戏剧学院校长郝戎作题为《新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志同道合》的演讲。他指出,现代中国的戏剧与电影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历史关系,新中国戏剧与电影更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关系,作为最亲密的两所兄弟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从建院伊始就充盈着甘苦与共同胞手足的情谊,并在彼此的发展历程与光荣传统中,通过不断地对话、互动与融合,真正做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他回顾了中央戏剧学院创始人欧阳予倩、舒强曾等人在电影艺术领域的精深造诣与杰出贡献,北京电影学院创始人章泯等人在戏剧艺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卓越贡献,强调“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演剧体系,是几代人的初心和使命”,如何继承以章泯、欧阳予倩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电影教育先驱者的传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戏剧电影之路,是我们兄弟院校共同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 上海戏剧学院校长黄昌勇

上海戏剧学院校长黄昌勇发表《续写中国电影教育的新辉煌》为题的演讲。围绕论坛主题,他谈了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面向崛起的中国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需要有更多高水平的电影学院。他指出,与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传统艺术专业院校一直以来坚持的精英教育不同,社会上一些职业影视教育培训与培养高水平电影人才目标需求形成了巨大反差。第二,面向未来,研究中国高等电影教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应当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自身特色,而区分于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标准。第三,中国电影高等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既要面向世界,更要坚守中国传统,形成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彰显东方精神。他强调“中国电影人创作的作品首先是给中国人的,立足这样一个根本立场,才能打好走向世界的基础”。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 北京电影学院谢飞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谢飞教授发表题为《继续深化北京电影学院改革的期许》的演讲。他回顾了自己18岁起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学习,到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到今天50年间所见证的、学校的发展变化。结合半个世纪导演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成绩与遗憾,谢飞教授对导演人才培养提出自己的三点思考:一是教育要有规矩,但又要“没规矩”,当某些规矩妨碍了真正的人才发掘与培养时,就要大胆地突破它,改变它。二是综合培养与分科深造相结合,导演这一职业不仅需要文化和经验的积累,也需要知识、技能的传授。三是要与时俱进、迎接信息时代新事物,传统的电影时代已过去,视听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回顾半个世纪的教学经历,谢飞教授坦言:“我为能从事这一令人欣喜、愉快,极具创造性和乐趣的职业而高兴;为目睹、陪伴着一代代青年电影人起步、坎坷、辉煌而幸福;更为遇到了这个变化万千、充满机遇的新时代而振奋!”

▲ 胡智锋副校长与齐士龙教授握手

▲ 北京电影学院齐士龙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齐士龙教授围绕表演教育发表题为《以电影表演教育点亮人生》的演讲。他表示,任何一个高校本科毕业生都应该在四个方面获得学习成果:必须学会再学习并养成职业思维的习惯;必须学会自我表达与交流能力;必须学会直观的发现能力并能够独立思考;必须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并学会自我评价。在新的数字时代到来的形势下,他提出,应该重新定位我们的电影艺术教育方向并深入探索与时代共进的新的艺术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更高的神圣使命”。

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作题为《新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的演讲。他回顾了新中国电影专业教育的历史,从1949年前零星的短期艺人培训与电化教育技术培训到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创建并开始尝试建立系统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从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电影专业教育现代化到走上世界电影教育前沿的努力与尝试,他对70年间中国电影教育方法理念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新时代下,面对影像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巨大变化,他提出“电影教育不仅培养高素质的职业视听媒体从业人员,也将承担起满足提高全民的视听媒体素质和视听媒体更广泛的人才需求的任务,并将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攻克难关创新模式 在挑战中找寻可能

受疫情影响,国外影视院校长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 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谢里登(Bruce Sheridan)

国际影视高等院校联合会(CILECT)主席、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鲁斯·谢里登(Bruce Sheridan)作题为《疫情时期的反思:线下课堂的重要性》演讲,他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强调了线下课堂包括近距接触和社交互动在电影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谈到,2020年仲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所有的导演课程都不得不转到线上”,虽然课程进展较为顺利,“但学生们仍然渴望有一天回到摄影棚里,和那些充满创意的团队合作,并在合作中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可以尽快完全自由地正常工作和学习。”最后他对北京电影学院在疫情之下通过“更复杂的方式”再现近距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期待。

▲ 荷兰电影学院校长巴特·罗默(Bart Romer)

荷兰电影学院校长巴特·罗默(Bart Romer)作题为《探索更灵活、包容的电影教学模式》演讲。他谈到了过去几十年,在爆炸性的全球化趋势下,电影技术的指数级增长及强劲的国际化势头。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电影发展的诸多未知表示忧虑。“我们要怎样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转,怎样应对暂时封锁的政策,怎样让专家们在狭小的空间为学生们讲授高端合作,我们现在都在为这件事挣扎,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且我认为即使一切恢复正常,我们也不能回归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面对疫情防控新常态,他提出了“最大化的灵活教育”,认为要找寻方法,以新的教学、辅导和联系模式推进电影教学,“这种模式要更灵活、包容性更强、对话和交流要比以前更多”,并希望得到世界各地电影院校的共鸣。

▲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Elizabeth M. Daley)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Elizabeth M. Daley)作题为《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的演讲。他分享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程设置的逻辑到涵盖范围,从跨学科、跨院系合作教学到毕业生职业规划,从竞争力极强的教学团队选拔机制到对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引领。他强调了“从根本上理解创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电影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合作在其中担当的重要角色:“电影是集体的创作成果”“,群体的智慧永远比个人要大”,“就像核裂变一样”,“能和其他人实现真正合作就是最重要的原则”。

▲ 巴西圣保罗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电影广播电视系主任阿尔米尔·阿尔马斯(Almir Almas)

巴西圣保罗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电影广播电视系主任阿尔米尔·阿尔马斯(Almir Almas)作题为《后疫情时代电影教育的新常态》演讲。他谈到,新冠疫情爆发前,全世界电影学院的课程大多以实践训练和技能培训为主,疫情的爆发改变了整个世界,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常态,我们只能使用在线直播工具上课。他结合圣保罗大学的电影教学现状提出了新常态下电影教育需面临的问题:怎样把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怎样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怎样用远程数字工具讲授好实践课程。他强调,新常态下,课堂教学仍然非常重要,并将永远处于大学教育的核心地位。

▲ 波兰罗兹国立电影电视戏剧学院校长马里乌什·格泽戈泽克(Mariusz Grzegorzek)

波兰罗兹国立电影电视戏剧学院校长马里乌什·格泽戈泽克(Mariusz Grzegorzek)作题为《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是讲述心灵故事》的演讲。他强调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是讲述心灵故事。他认为,“电影艺术目前正处在一种持续性的危险冲突当中”,越来越强大的技术能力与传统拍摄方式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对此,他提出“无论何时何地,最重要的不是方法、工具,而是我们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必须学会找到自己内心最简单、最重要的东西”,“未来的艺术比如电影,要运用智慧、耐心和感性的力量让其回归到那些伟大的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作品本身”。面对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他提出电影院校应该始终坚持电影的品味和审美,因为“我们不仅是消费者,也是视听内容的创作者”,要努力重建电影行业的社群意识。

▲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北京电影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在电影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论坛由快手平台全程直播,国内外著名院校长及专家学者在智慧与经验的碰撞与交流中,共商高等电影教育发展大计,同绘中外电影高校交流合作蓝图,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卓越电影艺术人才,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专访/肖戈 责编/y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