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电影

影视产业观察 作者:王润2020-10-12 17:25

原标题:《夺冠》评价两极分化,国产体育电影为何佳作难寻?

一直以来,体育电影都是国内市场的一大空缺,好莱坞能够用一部《极速风流》激起全球观众对赛车的痴迷,印度拍出的《摔跤吧!爸爸》能够突破地域文化差异在中国创下票房佳绩,与此同时国产体育电影界却鲜有佳作诞生。

在2020年,由陈可辛执导的国产体育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本定档春节上映,后因疫情推迟,最终影片在国庆档正式与观众见面。尽管《夺冠》的上映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对国产体育电影的关注,但本片并没能取得预期的成绩,从反响上来看,《夺冠》在观众中的口碑也趋向两极分化。

《夺冠》口碑两极分化,国产体育电影仍有上升空间

早在2019年的国庆节前夕,当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时,关于“女排”“女排精神”的关键词就登上了实时热搜榜,而在去年的国庆档期间,《我和我的祖国》里由徐峥执导的《夺冠》也曾还原了中国女排历史上的辉煌时刻。全民掀起“女排”热的同时,陈可辛导演的这部《夺冠》顺势发布了先导预告片,预告片中巩俐对郎平的高度还原再次成为全民话题,让这部备受期待的国产体育大片未映先热。

p2574190118

与观众的高呼声相对应的,在2020年春节档前夕,业内给出《夺冠》的票房预测均集中在25-35亿,位于春节档影片的第一梯队。尽管最终《夺冠》因疫情而取消上映,但作为近年来诞生的少数国产运动题材电影之一,事实证明本片对当下的观众仍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在市场的高期待背后,《夺冠》上映后的口碑反响却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作为2020年国庆档打头阵的影片,在9月25号正式上映后,《夺冠》仅在豆瓣上获得了7.2分的开分成绩,有一些观众认为电影弥补了过去国产体育类型作品的空白,但也有不少观众认为影片的故事、剪辑等环节存在瑕疵。比如,片中的多场比赛戏就明显可以看出剪辑上的不连贯,在重现女排的辉煌历史时也显得有些“流水账”,此外一些段落也存在“过度煽情”的问题。

p2574190117

另一方面,《夺冠》中的配角阵容采取了与以往体育电影不同的大胆做法,片中不少演员都是专业排球选手出身,包括惠若琪、朱婷在内的队员均在片中扮演自己。原型人物的出演一方面提升了球场戏份的专业性和观赏度,但相应地也给演员表演提出了一些挑战,对于这些没有电影出演经历的专业运动员来讲,在面对镜头时所显现出的生涩难免会影响到整体效果,让观众感到些许出戏。

当然,作为一部运动题材电影,《夺冠》也有不少突破,比如影片最大的看点无疑来自于多位实力派主角的隔空飙戏。为了能够最大程度还原角色,《夺冠》邀来了多位久经沙场的演员坐镇,巩俐、黄渤、吴刚等演员的加盟无疑保证了表演层面的专业度,而从影片最终效果来看,这几位演员从外形到神态上也都达到了对原型人物的高度还原,在以自己专业表演提振整部影片观赏性的同时,也让影片讲述的女排故事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

尽管口碑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夺冠》的上映的确让此前缺少关注的体育电影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讨论,在微博上,关于“夺冠”“中国女排”“体育精神”的关键词占据了热搜榜。值得一提的是,《夺冠》的上映或许只是国产体育电影迎来全面爆发的一个开始,在《夺冠》后,另一部同样由陈可辛执导、具有全民关注度的《李娜》也将在不久后正式与观众见面,从2014年执导《亲爱的》后,陈可辛导演就一直在酝酿《李娜》的拍摄,而借助《夺冠》上映所引起的关注度,《李娜》也有望再次掀起国产体育电影热。

在《李娜》之后,聚焦乒乓球和短道速滑两项竞技体育的电影《中国乒乓》和《我心飞扬》也将在明后两年与观众见面。从2019年4月释出首款海报以来,影片《中国乒乓》就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影片由张艺谋御用编剧李冯操刀剧本,并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

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电影的出现将为国产体育电影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从“女篮”到“女排”,过去国产体育电影为何缺乏佳作

体育电影往往由于强大的感染力、极高的观赏性而深受观众喜爱,过去,欧美国家拍出了《弱点》《极速风流》《我,花样女王》等一批兼具票房和口碑的体育电影。在中国,尽管半个多世纪前就拍出了聚焦中国女篮的经典体育电影《女篮五号》,但在其他类型片百花齐放的同时,国产体育电影却踟蹰不前。

p2258903389

从女排奥运会夺冠到男足世界杯出线,从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一直都是构成中国人家国记忆的重要部分,但与这些不断在竞技场上取得突破的运动健儿相比,对于体育竞技场和运动选手的描写一直都是国产电影的一大空白。对于不少观众来讲,1958年由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或许构成了对国产体育电影最早的记忆,在这之后近半个世纪里,国产电影中再鲜有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类型电影出现,而2000年同样由谢晋执导的聚焦中国男足的《女足9号》也没能在观众中激起涟漪,影片普遍被观众评论为“夸大现实”而受到市场冷遇。

p2254820814

进入21世纪后,国产电影中虽然也不乏《少林足球》《大灌篮》这样聚焦体育项目的电影,但体育电影中本应被突出的励志、团结等元素却被过多的奇幻、喜剧桥段抢走风头,比如观众在观看《少林足球》时,更多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各式花哨的功夫上,而缺乏对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及竞技选手的关注,叙事重心和风格的偏移,也是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的一类作品无法与其他正统体育电影相提并论的原因。

在这之后,擅长类型片叙事的香港导演林超贤北上拍片,带来了《激战》和《破风》两部体育电影,从题材和风格上看,这两部电影与此前的《大灌篮》等风格戏谑的体育电影大相径庭,前者聚焦拳击题材,后者聚焦自行车运动。但是,由于两部电影都缺乏真实原型做支撑,同时没能摆脱过去体育电影常出现的“过度煽情”等毛病,因此没能进入到主流观众的视野。《激战》和《破风》在当年分别都只取得了1.1亿和1.4亿的票房成绩,从市场反响上看,并没有将体育类型电影的潜力完全激发出来。

自《女篮五号》诞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国产电影市场之所以始终缺乏口碑票房双赢的体育类型电影,在笔者看来主要存在两点重要原因。

一方面,体育与电影两者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是体育类型电影鲜有佳作的首要原因,陈可辛曾在采访中透露:“《夺冠》是我拍过难度最大的电影,在现场有很多排球教练帮忙把关,很多技术环节都需要教练全程监督,比如哪一个是好球哪一个不是,都需要教练的专业判断”。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体育人不懂电影,电影人不懂体育”直接导致了体育电影的难产。

另一方面,对于演员的高要求也是国产体育电影鲜有佳作的另一个原因。由于体育电影对专业性和技巧性的要求都很高,对演员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相应地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以电影《破风》为例,在拍摄时,主演彭于晏除了需要提前减重并在长达半年的拍摄中保持体重不变外,还需要每天进行10小时以上的骑行训练,从生理上来讲大部分演员往往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与此同时,如果选用专业运动选手则会使得表演质量下降,这同样会导致观众在观看体育电影时“出戏”。选角上的两难,成了大部分体育电影最终“夭折”的另一个原因。

p2253748088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产体育电影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拍摄技术,而不断涌现的创作人才也将成为国产体育电影赖以发展的后盾。在2020年初,有关部门提出到2020年“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相信随着受众基础的扩大和政策层面的刺激,未来国产体育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图片来源于影视产业观察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