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原标题:史前岩画艺术见证了高水平的个体与群体的身份认证网

如果从创造它的社会的角度来看,那么史前艺术并非是最忠实于历史的表现形式。因为这些绘画、雕刻首先是象征性符号。比如在欧洲的同一块岩壁上发现的狮群和马群、在南部非洲德拉肯斯堡发现的长角的人、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发现的女人们,我们看到的画面——即使细节描绘得非常详尽——都是对现实的简化。

比穆拉(Bhimlat), 印度拉贾斯坦邦,新石器时代。在这个红色的画面中,1头老虎正在攻击6个人,其中包括两名有着明显乳房性征的女性。在老虎身后,弓箭手蓄势待发。1个祭祀供奉的椰子被放置在岩壁角下的凹陷处。

我们无法知道这些画面上出现的形象的年龄、身份、皮肤和着装的颜色、环境,以及他们是人类、神,还是神话中的英雄?画面中描绘的场景是当时人人皆知的真实史实,还是暗喻其他事件?

事实上,这种简化有利于记忆、传播和沟通。此外,这种做法也意味着建立一个文化层面的过滤器,以便那些熟悉这些文化体系的人理解符号的含义。因此,所有的史前艺术,从最“写实”到最抽象,其灵感都是源于创作者所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赋予在物理意义上的载体中。这些图像见证了一种高水平的个体与群体的身份认证的关系网,反映了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挖掘这种艺术表达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特征是一项极其微妙的工作。

巨人堡(Giants Castle), 南非夸特兰巴山脉-德拉肯斯堡公园,晚于距今1000年(BP)。两个半兽人细节,有可能是在描绘萨满巫师进入“神志恍惚”状态时的状态。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史前艺术,尤其是岩画艺术,首先是一种多元文化共同的表达方式,具有共同分享的特征和规则。因此,除极少数情况,几乎所有史前艺术,无论其年代和地点,画面都会使用下列形象:类人形(或人形)、动物(或变形动物)和“非标志性”的几何符号——尽管我们尚且无法解读这些几何形象的含义,暂且称之为通用符号。

奥尔诺斯德拉佩尼亚岩洞(Hornos de la Peña)岩洞, 西班牙坎塔布里亚,马格德林文化,校准后距今 19500-16500年(cal BP)。这是一个有男性性征的人形,高约38厘米,双臂举起,带有一些动物特征(动物化的面孔,尾巴)。拓印:奥利维亚·里韦罗。

印加拉克(Injalak), 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晚于距今4000年(BP)。岩壁上的负面手印叠加在一个巨大的彩色几何图形上(黑色轮廓内填充以红色和黄色)。

当然,诞生于不同年代、地点的艺术作品,基于它所处的时间和文化背景,会产生差异性,继而成为其特征。比如撒哈拉新石器晚期岩画艺术中出现的日常物品(陶瓷、地毯、衣服、吊带……);或者贝戈山原史时代岩画艺术中的武器、戟和匕首;澳大利亚发现的飞镖和菱形图案;挪威和阿塞拜疆发现的船只图案等,所有这些元素——有些描绘得极为精细——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反过来也验证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弓的使用、金属武器的存在、狩猎技术……

马克岩洞,纳米比亚布兰德山,非洲后石器时代(Later Stone Age),距今约4000-2000年(BP)。 公元1918年,探险家莱因霍尔德·马克发现了这幅著名的白妇人岩画。事实上画面中是一名行走中的男子,左手握着弓箭。用于表示身体下半部分的白色涂料将其与周围的人像区分开来,并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

印加拉克,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晚于距今4000年(BP)。一些岩壁上显示了大量的相互叠加的动物图像,特别是大型鱼类(澳洲肺鱼)。

另一个区分标准则是数量。不论在旧石器时代的欧洲,还是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特定地区,在狩猎-采集社会群体中,占据画面主导形象毫无疑问的是动物。与之相对的,是极少数的类人形象。这些没有文字记录的艺术由图像符号组成,遵守与整体意义、视觉感知相关的规则。为了达到容易识别的目的,一个符号(或一个组合)必须具有稳定且可识别的造型特色,以便传达的信息能够被接受者准确无误地理解,特别是在没有任何文字信息的情况下。

岩画艺术的形式多样性

史前岩画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难以计数。当时的“艺术家”在将口头叙事转化成图像表达的过程中,根据他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期望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基于他对于故事的了解和认知,进行总结性的提炼。不然的话,需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受到当时技艺发展的局限。很明显,如果脱离了时间和文化背景的框架,就很难表达那些远离我们精神世界的画面。

大象岩洞(I-n-Ghalgîwen), 利比亚迈萨克地区,新石器时期。动态姿势的大象雕刻,这种动物在该地区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由于干旱,这个地区直到今天已经荒废了数千年。

它们在形式美学(esthétique formelle)层面的明显差异并不在于其基础美学(esthétique fondamentale)的质量,而是在于每件作品的本质。从各种角度来说,这一类型的图像存在于所有的史前艺术中。

我们可以确定几种图像的排列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以相对复杂的结构,分散或组合而成的图像,从孤立的形象到气势恢宏的构图,当然还有一些少量图形的组合。而从动态和场景平衡的角度来看,图像的叙事性是第二个重要特征。最后,构成这些图像的造型多种多样,覆盖了很广泛的主题与风格,从写实的具象主义到最前卫的抽象主义。这些特点以不同的组合形成变化万千的作品,构成了在世界各地所发现的每一种岩画艺术的个性。

鹰巢峡谷(Eagle Nest Canyon), 美国得克萨斯州。鹰巢峡谷内发现了众多考古遗址,包括岩画和史前栖息地遗迹,譬如鹰洞。

此外,岩画艺术遗址的规模分布,无论是洞穴、崖洞还是露天岩石,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注意到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由孤立的、与周围环境毫无关联的图像组成。抽象的符号或一个写实的形象,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性价值虽然直截了当,但对我们而言最是遥不可及。毫无疑问,史前时代的观看者会根据不同的理解程度来处理这些图像信息,而并非将其视为一个整体。

第二种情况是由人或动物组成的小型场景,传达出一些间接性的弦外之音,是属于创作者所属的群体一定能够明白的内涵。人们认为这种组合表现了一些碎片化的叙事,或者是对相对完整事件的概述,例如一只公牛抢走一名年轻女性的场景,讲述的是宙斯劫持欧罗巴的神话。我们可以在法国拉斯科岩洞的井道,鲍姆拉特岩洞的穹顶,或者一些器物艺术中找到案例,这在旧石器时代艺术中比我们想象的存在要多得多。

拉斯科岩洞,法国多尔多涅省,索鲁特文化或马格德林文化,校准后距今23000-19000年(cal BP)。在井道(La Scène du Puits),无论是呈现的主题还是风格,这个场景都比洞穴其他部分更加出色:鸟 头旁的男子被1头野牛攻击撞倒在地,在摔倒的时候,他的长矛穿过野牛的身体;画面中心,1只鸟似乎站在一个垂直的木桩上;画面左边,1只犀牛与6个黑点聚集在一起。这个场景的意义和主角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众多研究的焦点。

以上所提及的作品所反映出的艺术多样性(包括构图、规模、技巧等变化)展示出不同主题在一定程度内的不同解读,“在一个地点实现的所有创作会受到其他地点的直接接触的影响,这种错位所导致的变化从一个点开始,一步步地影响到整体,最终完成重组”。

岩画艺术已经延续超过30000年,这大约是1200代人的传承,从未彻底消失,并且有着跨越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相似性。当这种稳定性集中于一个有多种衍生版本的核心记忆时,我们就可以看出神话在口头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的改变:只要传播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神话故事的人物、次要情节就会不断深化或异化。

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假设:一个洞穴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岩石掩体被专门用于记录神话片段,那么说明在旧石器时代“神殿”的壁画风格是有着统一的标准,并且需要从整个所在空间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空间本身也是建筑语言的元素之一。安德烈·勒罗伊-古汉举了一个例子,在法国阿列日省波特尔(Portel)岩洞里,位于岩壁上方的野牛和岩壁下方的马匹共同组合成一个整体,彼此呼应。在法国阿列日省蒂多杜贝尔岩洞中,巨大的地下洞穴网络跨越两个交叠的地层,其中根据不同地点点缀着不同主题的岩壁绘画。

动作和活力

如果说,我们相信每个画面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来自众所周知的该文明的典故,那么纯粹从形式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静态的图案,彼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另一类是象征着正在行动的生命体(动物和人类)。当然,我们在所有岩画艺术作品中都可能找到这两种模式,但是通过两类图式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艺术演变的主要趋势。动态缺失是象征性倾向的特征,而描绘某种行动或场景的动态则是一种叙事倾向。但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象征性图案就不具备表达神话传说或先祖故事的叙述框架。

关于图像形式,一些岩画艺术倾向于从真实环境中选择对象(大多数是动物或人类)进行写实的表达。来自西欧的马格德林艺术和来自南部非洲的萨恩艺术就是这种倾向的范例。其他岩画艺术则倾向于刻板的抽象示意,这可以通过一些定律来识别,例如伊比利亚示意图艺术风格。介于以上两种倾向之间的中间形态就变化繁多,这种情况下,表达不再是出于模仿现实的目的,而是根据特定群体或文明的标准以个性化、风格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在原始艺术中常见的一种非常粗略的技法,不一定就是创作者欠缺经验或技巧,很可能是为了迎合所在群体认同的习惯的结果。

被称之为“游泳驯鹿”的雕塑,法国塔恩-加龙省蒙塔斯特吕克(Montastruc),马格德林文化中期,校准后距今约16000年(cal BP),猛犸象牙雕刻,20.7厘米×3厘米×2.7厘米,伦敦大英博物馆藏。雕塑上展示了2只前后相连的驯鹿。位于右侧的1只是雌性,身体和头部有剥离痕迹。位于左侧的雄性驯 鹿可以通过它的头角识别出来。头部细节也刻画得很细致入微(耳朵、眼睛、鼻子)。两只动物都充满动态,似乎正在游泳一样。

长久以来,旧石器时代艺术被认为是一种象征性艺术,不具有将叙述转化成图像的倾向。但近年来,由于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介入,这些作品的叙述维度被重新评估。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取决于我们是从什么视角来看待它们。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如果以中立的角度来看待之前提到过的肖维-蓬达尔克岩洞内的岩画,它的神话维度是以符号集合的方式来表达的:4匹马和3只洞穴狮。然而,对于动物行为专家来说,一些非常显著的细节展示了狩猎场景以外的信息,如2只狮子(雄性和雌性)交配之前的场景,带有明显的发情期特征。

狮群岩壁,肖维-蓬达尔克岩洞,法国阿尔代什省,奥瑞纳文化,校准后距今约36000年(cal BP)。一对猫科动物位于壁龛底部。雌性轮廓更加精准,口吻具有威胁性,凌驾于雄性之上。这对动物可以独立成画,也可以被纳入更宏大的狩猎场景中,另包括4匹马和1头狮子。

最后,还有其他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1只巨狮吞食了2匹马的场景,其中一匹马的头出现在狮子腹部,就像约拿和鲸鱼的故事(以色列《圣经》故事)一样。此外,红色、黑色的折线与符号,以及一个黄点标记在动物的颈部、喉咙和口吻处,代表这些动物是猎物,而标记点则象征着致命伤。这些元素提醒我们,如果动物行为学有助于理解一些非虚构元素,那么这将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画面所描述的就并非只是简单的动物生活场景。

也有不少案例显示,创作者在形象组合上并非只遵循自然观察所得,也会有自己的创造。例如,位于法国尼奥岩洞黑色大厅(Salon noir)的4号岩壁,和西班牙吉普斯夸省(Guipuscoa)的埃凯恩(Ekain)岩洞的马群岩画,显示了不同的大小、朝向、完整度的动物群体,共同完成了视觉层面上的“构图”,虽然我们尚无法破译将它们聚集在一起的纽带到底是什么。

埃凯恩 , 西班牙吉普斯夸省,马格德林文化中期,校准后距今约17500-16500年(cal BP)。在这幅巨型岩画中,马匹和野牛的组合为重点,尺寸、颜色和精细程度创造了一种多样化的视觉语言,并从风格上进行统一。

还有更多的此类案例,明显表达出图像之间的视觉关联性。

叠加和朝向则是另一种表达主角之间关系的方式。例如,位于拉斯科岩洞的黑牛岩画(la Vache noire)展示了一只体型巨大面向右侧的雌性野牛,一排向左行进的小马穿过野牛的身体。

黑牛岩画,拉斯科岩洞,法国多尔多涅省,索鲁特文化或马格德林文化,校准后距今23000-19000年(cal BP)。这头巨大的野牛(长约2米)身体上覆盖了一组动感十足的小马,以绘画或雕刻的手法创作,向画面左侧行走或奔跑。在后蹄水平位置被雕刻和涂上了名为“blazons”的标志。

这个画面动感十足,动物身体内刻有一匹呈腾跃姿态的马。而叠加在黑牛尾巴和牛脚上的彩色长方形则毋庸置疑地表现出一种象征性特征。

象征性的关系经常借助比喻的方式表达。最常用的是转喻(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手法),这一点自旧石器时代艺术出现之初就得到了证明。在肖维-蓬达尔克岩洞中,刻画了一名女性全身赤裸的正面像,没有头部、手臂,也没有脚,但她的性征被简化成一个三角几何形。在洞穴的其他地方,同样的几何形被多次重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该部分与整体有着相同的含义。在旧石器时代艺术中,单一的三角形是该时期反复出现的图案之一,尽管从比例上看很少—不超过5%的比喻性画面,但是在肖维-蓬达尔克岩洞一直延续到马格德林文化末期,显示了该图形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重要性。其他史前艺术作品则显示出对于动态和类型化场景的明显偏好。例如,当多个小尺寸人像环绕着体型相对更大的一个人或一只动物时,这些尺寸的比例关系毫无疑问对于场景的象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