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书画

苏富比亚洲 2020-10-05 07:48

原标题:无极与景兰:抽象巨作钧临现代艺术晚拍

二次大战之后,抽象浪潮席卷全球,赵无极在六〇年代进入「狂草时期」,抽象语言卓尔成家;而谢景兰则是中、法抽象当之无愧的女性代表,其作品线条遒劲之中别富动感与韵律,体现来自音乐与舞蹈的深厚渊源。这两位大师杰作将于本季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隆重登场。

赵无极《04.08.98》

1

赵无极《04.08.98》

油画画布,一九九八年作

150 x 162 公分

估价:20,000,000-40,000,000 港币

赵无极的职业创作生涯自1948 年抵巴黎展开,直至2013 年去世,历经六十年。其个人的艺术风格在五〇年代至六〇年代确立,在八〇至九〇年代蜚声国际,成为在欧、美,以至在亚洲知名的艺术家。从五〇年代初克利时期寻求事物的本质,及后在六〇年代重塑中国书法和山水空间的表现主义,走进七〇年代末展开的深度空间探索,继而在八〇、九〇年代把中国美学「虚实合成妙象」完全参透。后期作品重申了前期创作之张力,却添上了对广阔空间的领悟,是五十年来在中西美学的领悟上、技巧上、人生经验上一路累积的精华之作。

2

《04.08.98》是赵无极经历了半个世纪绘画历程的高峰总结,体现了赵氏的抽象油画一直以来所追求「虚实合成妙象」的最高境界。空间表现一直是赵无极的艺术核心。

3

1997年,赵无极在位于郊区的工作室

《04.08.98》画面节奏明快,既有强烈的张力,同时渗透轻盈的韵律,体现了赵无极自成章法的油画虚实理论。疏密交替的笔触,厚薄相间的油彩,明暗的取舍,在这些虚实交互转换之下,营造出「似离而合」的空间感。赵无极秉承六〇年代重塑宋代山水的切入点,画面仿佛出现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视点,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这样聚散开合的移动视点的运作,呈显了气韵生动的律动感。

4

《04.08.98》局部

赵无极《17.06.61》

5

赵无极《17.06.61》

油画画布,一九六一年作

60 x 73公分

估价:15,000,000-25,000,000 港币

五〇年代末,赵无极展开了漫长的寰球之旅,在纽约逗留的期间,结识了一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并深受其重视情感渲泄的的创作观念所启发,使他最终挣脱符号式的视觉表现,迎来突破万步的创作狂潮:笔触有如狂草书法般驰骋于画面,流溢色彩交织于时而清澈如山水、时而混沌如虚空的布局里,一众作品展现非凡磅礡的气势,成就了赵无极六〇年代蜚声国际的「狂草」岁月。

在纽约库兹画廊代理人的鼓励下,赵无极培养出创作巨幅油画的激情,然而尺幅较小的珍品亦不容忽略,甚或更具观赏趣味,因其更能考验艺术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见微知着,展现大师之气度,而创于狂草初期的《17.06.61》即为珍稀佳例:画幅精巧却有着广阔宏观的视野,以豪迈的狂草笔锋,引领着观者遨游一片青山绿水的仙境秘景,看破尘世之绝美。

6

《17.06.61》局部

狂草时期的赵无极,从客观物象走向主观心象,并以战后抽象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崇高意境,其画面结构往往是援引自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借以宣泄深藏内在的巨大能量,是为赵无极狂草珍品的灵魂所在。

在《17.06.61》,赵无极放任一连串铿锵有力的书法笔触,往一片如翠玉般脱俗的碧绿汪洋飞腾,抒写着艺术家胸有丘壑、挥洒自如的创作激情;中景仿若山势峥嵘,呈象牙黑色的狂草线条,依然反映出细腻无穷的变化,而在同一时间,几道亮白光芒从中乍现,有如几匹白绢在空中飞舞,令整体的空间层次感得以伸张,如此苍茫之景让人目不暇接。

赵无极《1979-II》

7

赵无极《1979-II》

水墨纸本(四联作),一九七九年作

99 x 91.5 公分

估价:2,000,000-4,000,000 港币

赵无极自小在祖父的熏陶下学习书法与古典诗词,在杭州美术学院也接受中国绘画技巧的训练,对纸墨的掌握游刃有余,但在探索其艺术风格之初,他决定放弃依赖这传统,力求创新。及至七〇年代初期,在友人亨利 ‧ 米修的鼓励下,他再次走近水墨。水墨不单抒发了赵无极失去至爱的悲痛,创作出一系列情感丰富的抽象水墨作品,也意外地成为了七〇年代以后油画创作的灵感。

8

赵无极为贝聿铭在北京香山饭店创作的两幅水墨四条屏壁画 ©Felix Kwok

一九七九年,赵无极在水墨画上有一大改革,就是加入四条屏的⽅式。《1979-II》便是把画面一分为四的空间处理方式。事实上,七〇年代后期,赵无极更费精神钻研油画联作的处理,其中不乏大型作品,可见油画与水墨在赵氏艺术中相辅相乘成的关系。《1979-II》中的四条屏处理方式为画面增添了三道垂直的空间,展现出似离而合的空间结构。赵无极回归低限色彩处理,却以丰富的构图承接六〇年代的张力,而水墨媒材所展现轻、重、缓、急的笔迹产生了节奏明快的画面。

自一九七九年《1979-II》,赵无极绘画了数幅四条屏⽔墨画,包括一九八二年受着名建筑师及好友贝聿铭亲邀为北京香山饭店创作的巨型水墨作品。从而可见一九七九年《1979-II》之承先启后的意义。此作品来源非凡,原为贝聿铭及卢淑华夫妇收藏,及后在儿子订婚之际,贝夫妇特别赠予媳妇之珍贵礼物。此别具心思之作曾参与纽约皮埃尔 ‧ 马蒂斯画廊个展「赵无极:油画及素描,一九七六年至八零年」,当时贝聿铭亲笔为其作序,且多溢美之辞。

谢景兰《无题》

9

谢景兰《无题》

油画画布,一九九三年作

124.5 x 99.5 公分

估价:900,000-1,800,000 港币

谢景兰在二十世纪华人现代艺术领域中,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她的艺术融汇音乐、舞蹈与绘画于一体,一方面以自身文化本源为创作根基,传承宋画之美学,另一方面以自身明确的文化信念与对自我的大胆追求,完整地阐述了一位华人女艺术家贯穿其艺术生涯的独立思辨能力及坚强意志,在以男性艺术家为主导的现代艺术殿堂,勾勒出属于华人女性的半壁江山。

10

《无题》局部

谢景兰八〇年代中后期再次回归纯抽象创作,结合五、六〇年代的书法性线条与七〇年代的新山水风景画中的细腻柔情,是艺术家对于过往岁月及创作历程的回顾与高度总结。是次晚拍呈献的《无题》作为艺术家此时期的经典代表之作,先后于上海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及香港季丰轩画廊作为重点展品展出,更被选作季丰轩〈吟色舞墨〉个展之邀请函封面与封底,画中满载这位女艺术家跨时代之先锋精神,艺术界都为之撼动。

谢景兰《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

11

谢景兰《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

油画画布(两联作)一九七二年作

全作:195 x 260.6 公分

估价:4,500,000-6,500,000 港币

七〇年代初期,醉心于中国山水画和道家哲学的谢景兰破茧而出。1972年《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便是在这段关键时期诞生。此二联作乃艺术家四十年创作生涯中最大型的画作,意义重大。作品把舞蹈、音乐具体表现出来,大气轩昂。画面上粗幼不一的黑色线条既强烈又轻盈,艺术家把动作姿态转化成表现性的笔触,附和着音韵的节奏与舞蹈的跃动,正如谢景兰曾说:「绘画中的动感是创作者心中声音与身体动作的完整体现。」

12

《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局部

深绿和蓝色抑扬顿挫,形成一道风景。谢景兰的细致的笔触、流畅的着色技巧把蓝绿二色幻变成如湖泊上青山绿水的倒映,又如海滩上泊岸的波浪;水面上的荡漾的涟漪,充满移动之势。油彩层相互交织,厚薄相间,形成明暗对比。深浅之颜色交错,制造构图上的光影效果,进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艺术家再以粉红色细笔穿插黑色线条,刚柔并重。

(图片来源苏富比亚洲,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