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腾讯文化 2020-09-30 18:00

原标题:对比百老汇:青年市场潜力无限,人才培养有待提升

虽然在过去十年里中国音乐剧市场高速发展,但前有互联网夹击,后有疫情黑天鹅,我们应该从最成熟的音乐剧市场百老汇中汲取哪些经验?百老汇热门音乐剧《汉密尔顿》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2020年夏天,《汉密尔顿》官方拍摄版在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在因新冠疫情停摆的全球音乐剧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部在豆瓣上收获9.5高分、从2015年起演出至今仍票房火爆的百老汇音乐剧在许多层面都对中国音乐剧从业者有所启示:一个优质的原创IP能源源不断地吸引观众进入剧场,成为常青演出项目;音乐剧能起到城市宣传的作用,演出产业因而能与旅游业实现共赢;当舞台表演转化为影像时,无论是呈现方式还是观众感受都将截然不同,因此需要细致入微的考量……

密歇根州立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助理教授、美国戏剧和剧院学会国际秘书劳拉·麦克唐纳(Laura MacDonald)长期关注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她以《改变已成定局》为题发表视频演讲,介绍中西音乐剧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路径,为中国音乐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timg (4)

麦克唐纳发现,和百老汇观众相比,中国音乐剧观众更为年轻,许多中国家长已经开始带孩子观看音乐剧,还有许多专门为年轻观众制作的音乐剧,以及儿童音乐剧培养课程逐渐流行起来。从百老汇的经验来看,在儿童时期有过进剧场经历的观众更有可能养成长期观剧、带自己的孩子去观剧的习惯,从而形成音乐剧生命的循环,这揭示了中国戏剧产业的巨大潜力。

中国音乐剧市场和百老汇的剧目偏好从侧面说明了两国观众的年龄差距。在中国,聚焦青年人人生际遇的音乐剧非常受欢迎,包括《春之觉醒》《Q大道》《吉屋出租》等。青年题材的音乐剧在上海和北京的音乐剧专业院校和大学音乐剧社团里也很受欢迎。即使是“点唱机音乐剧”(使用现成歌曲创作的音乐剧)这一原本在百老汇吸引怀旧的年长观众的音乐剧类型,在中国也被认为是青年音乐剧的代表(比如改编自周杰伦同名电影的《不能说的秘密》)。

麦克唐纳指出,百老汇与纽约的共生关系值得上海借鉴。在百老汇2018-2019演出季,有近1500万戏剧观众观看了演出,实现人数连续六年上升。根据百老汇联盟(Broadway League)的数据,65%的戏剧观众是来纽约观光的游客。事实上,自1970年代发起“我爱纽约”宣传活动以来,百老汇和纽约市一直在互相合作吸引游客。比如百老汇的音乐剧制作方会为纽约的旅行社和相关机构举办预演,通过他们向游客宣传作品,鼓励游客在来到纽约前就购买戏票。因此,麦克唐纳建议上海演出产业加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联结,“《汉密尔顿》一直在帮助宣传纽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那什么样的音乐剧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推动上海的城市发展呢?”

timg (3)

2020年夏天,《汉密尔顿》官方拍摄版在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

麦克唐纳还认为,中国音乐剧产业需要加强音乐剧编剧、制作等各个环节的人才——光有大量训练有素的演员还不够,还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演、编舞、设计师和技术指导。就当下而言,中国的音乐剧导演和编舞仍然缺乏制作中国原创音乐剧、改编引进剧目的机会,也很少能够在大学、艺术节和小型剧目中磨练技能。另外,中国高校缺乏舞台管理、舞台设计、制作经理的相关专业,中国的本科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培训和制作经验来满足西方艺术硕士项目的申请资格,“对于没有专业培训项目和行业支持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中国音乐剧产业中的难点。”

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剧市场被海外原版作品巡演占据,但新冠疫情暂时中断了引进作品的演出。中国观众将在未来被什么样的作品所吸引呢?他们是像日本观众那样偏爱本土改编的海外音乐剧,还是像韩国观众那样,对外国原版剧、授权改编剧和原创剧各有所好?麦克唐纳认为,《汉密尔顿》在豆瓣取得的高分以及《莫扎特!》《伊丽莎白》等德奥历史题材音乐剧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或许表明,中国自己的历史题材音乐剧将在不远的未来流行起来。

(图片来源于腾讯文化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