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教育 >机构

原标题:复旦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探索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0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举办全国首届学员结业、新学员拜师、赵嘉福先生古籍保护从业六十周年暨复旦从教六周年纪念会、传习所人才培养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这是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以下简称“传习所”)设立以来首次举行结业仪式,并以专家座谈和研讨会形式,携手学界和行业专家探讨传习所“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古籍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活动现场 摄影 陈晓媛 陈炼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上海古籍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德明、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等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赵嘉福等七位导师、传习所历届学员,以及来自上海图书馆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传习导师、古籍保护同行专家、复旦大学师生80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复旦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号召,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在学历教育、学科建设上的优势,把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和传习所的“师带徒”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稳健而有序地扩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规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复旦大学传习所成立五年以来,聘请了古籍修复、木版水印、书画装潢、鸟虫篆刻等各方面导师,以“师带徒”形式进行古籍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古籍等纸质文物修复工作者工作性质特殊,他们经常面对着同时承载着历史、艺术与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和书画。因此,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导师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亦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不同于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学模式,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中传统“师带徒”的模式必不可少,“传习所”制度的创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采用“传习所”与“专业硕士”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为年轻修复师提供精进传统修复技术的渠道,另一方面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科学和人文专业知识的机会。老、中、青三代修复师密切配合,教学相长,共同为古籍保护事业注入新鲜而强大的动力。

此次结业的第一期学员喻融等表示,在复旦大学传习所五年多的学习中,有幸跟随国内顶尖古籍修复大师赵嘉福先生和童芷珍先生,系统学习古籍修复、石刻传拓、拓片装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磨练技艺,将所学与图书馆日常工作、专业硕士辅助培养相结合,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工作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会场展出了五十余种传习所师生的作品。

活动现场 摄影 陈晓媛 陈炼

传习所新聘上海博物馆退休的书画修复装裱师沈亚洲、沈维祝和鸟虫篆刻师徐谷甫三位导师,有力加强了传习所的力量,亦为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得到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的纸质文物修复保护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

在赵嘉福先生古籍保护从业六十周年暨复旦从教六周年纪念会上,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表示,赵嘉福先生作为古籍保护领域的专家,其所做工作之多、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而他从业60年以来的经历,也大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保护从无到有、从低潮走到高潮的整个历程。而赵嘉福先生这6年来在复旦大学传习所也贡献良多,带了3位徒弟,一共68位古籍修复与保护方向的专业硕士,上了539节专业硕士的实践课。

复旦大学图书馆的两名学生代表,作为赵嘉福先生的徒弟,则回忆了赵先生带病坚持上课、24小时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事迹,并表示从他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精神上获得影响良多。赵嘉福先生本人则讲述了他从业60年来总结的一项重要的人生道理,即做学问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不要急于证明自己,也不要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沉下心做好自己手中的事。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