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voi艺术星球 2020-09-07 15:41
原标题:星球 · 探索 | 印度梯井:神奇的地下奇迹
很难想象会有一整个类别的建筑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印度无与伦比的梯井恰恰正在遭遇这种危机。从没听说过?别担心,你并不是特例: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众多当地人被吸引前往次大陆的宫殿、堡垒、古墓及寺庙,而尽管这些梯井近在眼前,靠近人山人海的旅游胜地——新德里的胡马雍陵(Humayun’s Tomb)和阿格拉(Agra)的泰姬陵(Taj Mahal),人们却对这一历史悠久的贮水建筑视若无物。
而如今,印度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很可能会掀起抢救这些地下建筑的浪潮,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梯井收集和储存水的功能令人们刮目相看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这一建筑世界里的“濒危物种”也将被规划进旅游路线中。
公元2至4世纪,印度首次出现了最原始的梯井,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气候反复无常,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天气干燥,而紧随其后的是持续几个星期的季风暴雨。在这种情况下,确保一年的饮用水、洗澡水、灌溉水、洗漱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在干旱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在这里梯井被称为vavs)和拉贾斯坦邦(Rajasthan,在这里梯井被称为baoli, baori,或者bawdi),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通常位于地下10层楼左右的位置,甚至更低。几个世纪以来,梯井的构造一直在不断演化,截至11世纪时,印度梯井已经成为融合了工程、建筑与艺术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物了。
梯井的结构不仅包括可以储存水的典型蓄水深池,还包括在相邻区域经过精心布置的、石头铺就的沟渠。在一个长楼梯和侧边壁架好后,沟渠可以通过一个井上的开口为不断变化的水位提供水流通道。在旱季,水流要一一通过100多级台阶,直到达到最底层。在雨季,梯井还有双重功能。沟渠会变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水填满整个池子,有时甚至淹没梯井表面的台阶。这种巧妙的储水系统存在了大约有千年之久。
在很多梯井,尤其是古吉拉特邦的梯井中,每一层都有一个“亭子”,隔断了连续的水平面。。水位上涨时,可经由狭窄的侧边壁架到达。它为纳凉的人提供阴凉,同时支撑墙体受到的内部压力。出于同样的原因,大多数梯井是从地表到最底层是逐级缩小的,最底层的温度很低,格外凉爽。通过将建筑往地下构建而不是预期的“往上”构建,梯井创造了一种反向的建筑结构。许多梯井除了一堵低低的墙之外,从地面上很少能看见它的全貌,但一旦和这些旋转的、人为的深渊来一次邂逅,一种彻底的惊讶和全然的错位感会油然而生。一旦进入梯井内部,伸缩式的视角、高耸的亭子和强烈的光影效果也会同样令人困惑,同时也会让人难以拍照。
截至19世纪,据估计印度全境已经建造了数以千计不同大小的梯井,遍布城市与乡村。它们也出现在私人花园里,在那里被冠以“休憩之井”之名。同时,梯井也发展成为远途贸易路线上重要的一站,在那里,旅行者和朝圣者能在地下拱廊下纳凉和让宠物活动。梯井是根本意义上的公共纪念场所,无论性别、宗教,似乎只要是除了最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建造梯井成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而且据说这些资助梯井建设的有钱人里有四分之一都是女性。考虑到取水是并且仍然是女人的任务,梯井为当时严格管制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缓冲,在乡下的梯井里取水从此也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根据规模、布局、材料和形状,梯井可分为相似的几类:矩形的、圆形的,甚至是L型的;可以用砖石、碎石或砖头建造;最多可以有4个独立的入口。但没有任何两个梯井是一模一样的——不管是简单实用,还是复杂美观——每个梯井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梯井的建造主要取决于在哪里、何时建、由谁委托建造。印度教结构在这些地下寺庙里发挥着作用,内部布满了为神雕刻的男性和女性神灵图像,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这些雕塑形成了沐浴仪式、祈祷和祭祀的精神背景,在印度梯井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地下水缺乏,大量梯井直到今天还作为寺庙发挥功能,比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建于11世纪的Mata Bhavani梯井。
没有一个梯井在建造计划的祭拜背景上比得上印度最著名王后梯井(Queen’s Well),距巴坦(Patan)只有2小时的路程。大约公元1060年,Udayamati女王委托修建了这座梯井,以纪念她已故的配偶。可能正是这座梯井巨大的规模——长约210英尺(64米),宽约65英尺(19.82米)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洪水,使得整个梯井在接近完成时被泥沙埋没近1000年之久。建造者意识到他们在做一个非常危险的尝试,于是增加了额外的扶壁和巨大的支撑墙,但最后无济于事。20世纪80年代,王后梯井进行开挖和修复(很快就有望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完成,但后来,长期暴露在外的第一层上的柱子被拖去建造附近一座18世纪的Bahadur Singh ki梯井,这里现在四周修满了住宅。
穆斯林统治者在印度当权(根据地区不同时间有所差异)以后,梯井的结构和装饰都发生了改变。印度教建造者使用横梁式结构(或者说门柱和门楣)来支撑建筑圆顶,而伊斯兰教穆斯林则引入了拱门和“真正的”穹顶。印度教的雕塑和装饰挤满了神灵、人物和动物,而伊斯兰教则禁止描绘任何生物。公元1500年,在古吉拉特邦一个短暂时期内,这两种传统思想发生了碰撞,在艾哈迈达巴德 (Ahmedabad)新首府附近产生了两个杰出的梯井——值得任何去参观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或者B.V. Doshi的大师作品的人去绕道参观。
Rudabai和Dada Harir梯井都有五层楼深的八角形地下池,两者均由女性资助人资助建造。尽管Rudabai有3个独立入口(这十分罕见),它和Dada Harir在概念上是非常相似的,它们几乎建于同一时期且仅相距12英里(19.31千米)。它们在伊斯兰当局的要求下修建,却由印度教工匠建造,装饰异常繁复精致,相比其它传统梯井,明显缺少神明和人像。不过,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阶井比起来,这两座算是非常华丽的了。
就梯井的现状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条件是相对不错的,尤其是少数游客经常游览的梯井。但最为重要的是,梯井的现状由于以下几大原因而相当悲观。首先,在英国的统治之下,梯井被认为是滋生疾病和寄生虫的温床,因此梯井被围起来、填充或遭到摧毁。“现代的”替代品如乡村自来水、水泵和水箱也减弱了人们对于梯井的物理需要(撇开社会和宗教需求不算的话)。随着梯井慢慢报废,它们开始被当地社区忽略,一些沦为垃圾填埋场和公共厕所,另一些则被当做储存区、采石场,或者只是单纯地等着消失。无节制地抽水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很多阶梯井也因此枯竭。即使水位上升,由于缺乏管理,水面往往浮着垃圾或浮游植物,连那些寺庙里仍在使用的梯井也是如此。
死水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最后一个原因:任何害怕蛇、蝙蝠、虫子、过高、过深、黑暗或脏乱的人都会觉得梯井是一大挑战。建于16世纪的Bhamaria“休憩之井”非同凡响,位于Mehmedabad附近,这里就住着一大群蝙蝠;建于13世纪的Vikia梯井也濒临坍塌的危险,阶梯摇摇欲坠。这座梯井位于靠近Ghumli的一条古老的商队路线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独一无二的建筑物还能有未来吗?形势看来异常严峻。不过,出于对蓄水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印度最近已经开始付诸行动,“重新激活”德里和古吉拉特邦的部分梯井,希望它们能重新用来收集和储存水源。同时,许多当代建筑师从梯井(以及其他常被误认为梯井的步入式存水建筑如池塘、水槽等)中汲取灵感,这或许有助于激起人们对于这一正在消失的建筑奇迹更多的兴趣和关注。
(图片来源于artvoi艺术星球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