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原标题:武汉博物馆展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伴随着武汉博物馆陶瓷展厅改造和提升工程的完成,作为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四爱梅瓶9月1日起在“暗香浮动——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中亮相。新展特辟150平米独立展区,突破以往对“元青花四爱梅瓶”的单纯展示,注重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以最新的研究成果解读藏品。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我国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瓶身所饰“四爱图”内容取材于王羲之、陶渊明、周敦颐、林逋等中国古代名士的风雅情趣。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武汉博物馆藏

“四爱图”展示古代名士风雅情趣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我国元代青花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梅瓶是古代较为流行的瓷器样式,最早出现于唐代,造型“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明 永乐 青花刻蓝地白龙纹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青花刻蓝地白龙纹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雍正 釉里红波濤白龙纹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雍正 釉里红波濤白龙纹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白釉暗串枝莲花梅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白釉暗串枝莲花梅瓶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肩部丰满圆润,饰有凤穿牡丹纹样。凤首高昂,展翅翩然于花间,气势飞动。牡丹千姿百态,俯仰、相背、聚散、飘逸,各显其姿。牡丹之间以花叶、缠枝相连,图案用笔纯熟,挥洒自如,婉转有致。

元 青花四爱图梅瓶 瓶腹四面有如意形开光,开光间饰卷云纹。

元 青花四爱图梅瓶

瓶腹四面有如意形开光,开光间饰卷云纹。瓶腹四面有如意形开光,开光间饰卷云纹,开光内饰“四爱图”,内容取材于王羲之、陶渊明、周敦颐、林逋等中国古代名士的风雅情趣: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清 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 故宫博物院藏

书圣王羲之爱兰叶之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将兰草蕴含的审美内涵融入书法创作,开创了妍丽含蓄,遒媚健秀的新书风,他书写的《兰亭序》光耀千古。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清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清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隐逸田园,赋诗躬耕聊以为乐,喜菊之清雅飘逸,华茂多姿。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明万历二十四年张国玺刊本《周子全书》中的周敦颐像

明万历二十四年张国玺刊本《周子全书》中的周敦颐像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人品高洁,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酷爱莲花,在书院内筑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毕生的心志。他的《爱莲说》为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传 南宋 马远《林和靖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传 南宋 马远《林和靖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北宋词人林逋,世称“和靖先生”,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他隐居西湖孤山,一生不仕不娶,唯独喜好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四爱图”是具有代表性的瓷器装饰纹样,它以文人雅士情趣和生活为题材,精细雅致、构图简练,对提升当时御厂瓷和民窑瓷器绘画的格调与品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器下腹近足部装饰有仰覆的莲瓣纹

器下腹近足部装饰有仰覆的莲瓣纹

器下腹近足部装饰有仰覆的莲瓣纹。这是古代陶瓷流行的花卉纹装饰之一,始于春秋,最初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唐宋时,刻划和模印是莲瓣纹装饰的主要手法。

到了元代,莲瓣纹不再作为器物的主体纹饰,转而作为口沿、肩颈、腹部和底足的辅助花纹出现,这件青花四爱图梅瓶上的莲瓣纹就是如此。

经过艺术地夸张变形,巧妙地利用近足部位收紧、集中的形态特点,使整体画面稳重而紧凑,瓣内饰绘制的精美图案,更增添了整件器物的装饰性。

肩部、腹部、下腹三组纹饰均以起伏连绵,婉转流畅的卷草纹间隔

肩部、腹部、下腹三组纹饰均以起伏连绵,婉转流畅的卷草纹间隔

肩部、腹部、下腹三组纹饰均以起伏连绵,婉转流畅的卷草纹间隔,这种装饰手法在唐代就已十分流行,并广泛地影响了日、韩等国的传统装饰工艺,被称为“唐草”。

四爱图梅瓶中的三组卷草纹,或叶片曲卷,叶脉旋转翻滚,富有韵律和动感;或以双片花叶对称排列,连续而流畅,为整件器物增添了舒展流畅,饱满华丽,生机勃勃的艺术气息。

全新升级的展陈:可看、可触、可感

元青花四爱梅瓶于1987年入藏武汉博物馆,是现存极为稀少的以人物图案为主要题材的元代青花瓷器珍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其为国宝级文物,是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2001年武汉博物馆新馆落成后一经亮相,即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馆藏文物之一。这件梅瓶所在的陶瓷专题展厅——《古代陶瓷艺术》陈列于2001年对外开放,已近20年。2020年7月15日起,武汉博物馆启动陶瓷展厅改造和提升工程,“暗香浮动——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是展陈升级后首展,该展试图突破以往对“元青花四爱梅瓶”的单纯展示注重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以最新的研究成果解读藏品。

武汉博物馆古代陶瓷艺术展厅

武汉博物馆古代陶瓷艺术展厅

武汉博物馆古代陶瓷艺术展厅

武汉博物馆古代陶瓷艺术展厅

武汉博物馆将原有陶瓷展厅展线压缩,专门辟出150平方米的特定区域,打造元青花梅瓶参观体验区。展览以“元青花四爱梅瓶”为展示中心,重点突出镇馆之宝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以文物说明、互动展示等多种手段介绍梅瓶的发展沿革、制作工艺、纹饰对比等知识。

被独立放置于特殊设计的圆柱体展柜的“元青花四爱梅瓶”

被独立放置于特殊设计的圆柱体展柜的“元青花四爱梅瓶”

“元青花四爱梅瓶”将被独立放置于特殊设计的圆柱体展柜,展柜采用全低反射玻璃,独立的灯光照明,并在展柜四周放置详细的纹饰说明。

国内外博物馆藏代表性元青花瓷复制件

国内外博物馆藏代表性元青花瓷复制件

展览设计特定的观众互动区域,将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复制件予以展示。其中,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至正十一年”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目前元代青花的标准器;湖北省博和武汉市博分别藏有的两件题材、工艺相似的元青花四爱梅瓶等都按照原有尺寸制作复制件,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这些有代表性的青花瓷珍品,还可以上手触摸旋转,获得不同以往的观展体验。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