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物美术馆 2020-08-27 11:16
原标题:当代艺术就只能去美术馆拍照吗?
现在很多人有事没事喜欢逛美术馆,美术馆一个向来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场,现如今也成了“网红们打卡”的必备的新时尚。
美术馆像是被卷进一股裹挟着大量泡沫的网红浪潮,从“禁止拍照”到“鼓励拍照”。相同的背景、相似的姿势,靠脸才能看出其中的区别(没准脸也看不出区别),这几乎成了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我的标志性事件。这些年新奇百变的“网红”展览更是层出不穷。“盛装打扮”的人在相互凹造型拍照,彼此拍完照,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乐此不疲的P图,然后发完朋友圈的现象也是令人欲罢不能……
人到了美术馆,会变得好看起来?
网红展。它不是某个学者赋予它的,而是在“网红经济”的带动下,出现的一类在短时间内热度持续火热的展览。“网红展”没有明确的定义,任何展览只要有这个特征,都可称作“网红展”。而也正因为如此,各类“网红展”如便雨后春笋一般袭来。
Charles Pétillon作品2018年在国内展出
最近几年,以北京、上海为首的艺术中心城市,兴起了各种声光电的新媒体艺术展。其中有个展,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那就是由日本艺术团队 teamLab 打造的新媒体艺术展。其团队在过去几年多次在东京、米兰、硅谷、伦敦等地举办巡展,在中国的Teamlab巡展火爆程度盛况空前。在这样的火爆票房和品牌知名度的诱惑下,此类展览热度持续火热。
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
由teamlab带火的“沉浸式”展览成为策展人的“心头爱”。于是乎,各类沉浸式体验展层出不穷。而大多数这类展览最终都沦为了“网红展”。
网红展览从哪来?
最先由海外兴起的沉浸式娱乐展。
通过形形色色的马卡龙纯色装置及镜面、气球等道具,结合VR投影等新媒体手段,共同组成了声、光、电的幻想世界。所有参展人群进入一个梦幻般的空间,通过灯、光、影的变化,来体现在幻想中的感觉。广阔的空间加上独立的场景,怎么组合都是一张很美的照片,更不用说把人置于其中。
网红展也称为“快闪展”。快闪展能够让观者更容易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与大多数传统博物馆不同,一些快闪式鼓励观众与艺术品互动,旨在吸引年轻受众。
网红展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冰淇淋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曾在纽约创下5天内门票一抢而空,20万人进入等待名单的纪录。这个博物馆跟一般博物馆不同,里面几乎没有关于冰激凌历史或者产品的文字介绍,而是被装潢成了一个梦幻工厂,里面充斥了大量可供拍照的艺术装置,如巨型冰棒,糖果泳池等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游览参观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打卡”式传播。
美国冰激凌博物馆
下面我们看看观众的评价——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喜欢在香蕉墙前摆拍,也不知道自己如此喜欢坐在一堆绚丽的小熊软糖上面的感觉。整个博物馆给我的美好的感觉就跟我小时候梦到的粉红世界如出一辙,到处都是梦幻色彩的装饰,还有数不清的超大的糖果,让你自拍。当然,来到冰激凌博物馆不去糖果泳池跳一跳,那就等于白来了。
传统的美术,或者宽泛定义的高雅艺术,给普通消费者带来的是对作品的仰视感、距离感,甚至是压迫感。而网红展不仅让消费者沉浸于现场的美妙感受,而且激发起观众与展览场景融为一体的拍摄冲动,留下了美好瞬间。
今天的网红展,相对于传统艺术展,可以解读为年轻消费者对文化资本的一种拥有。当尚未消费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时候,网红展实际上实现了社会总文化艺术资本的增加,而不是简单的文化资本替代关系。
冰激凌博物馆
对网红展你怕了吗?
美术馆作为文化精神的缩影当代美术馆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社会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面化和娱乐化。
但是,在这种平面化、娱乐化的公众社会中,在一个尚未自觉形成知识的认知高度和普及性的情境下,美术馆不仅是特殊的空间成为知识生产的一种物质性场域也是综合职能转变为知识生产的一种主体。
作为美术馆,应该承担起“知识生产”的历史责任和专业职能。换句话说,美术馆应该让更多的人以最佳的状态接近艺术作品和精神产品。这里所称的“最佳状态”,是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提供具有文化品质的优雅环境,让公众得到视觉享受、心理体验、知性思考和精神满足,从而分享美术馆所承载的历史、知识和美学意义。
“知识生产”是美术馆的核心动力,是美术馆的发动机。美术馆展览具有目的性的知识制造、传播、交流、保护、再生产的一系列工作,从而形成有效的机制。更确切地说,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综合体,在美术馆里发生的一切与艺术及文化相关的行为,都可能并应该构成“知识”的意义及价值。
teamlab团队策划的展览场景
展览,最重要受限的就是它的展览空间,很多美术馆、博物馆的馆藏作品也是因为空间的问题,没有办法完全充分地拿出来展示陈列给大家看,而网红展它是沉浸式的,观众也渐渐感受到展览不是高大上的,而是大家可以参与到场景里面去拍,甚至去摇晃设施设备。
耶稣复活
圣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当耶稣复活重新出现在圣坛上,圣托马斯怀疑这是真的,只有当他把手戮进了耶稣身上的伤口里,他所认知的和他所感受的才被转化成为一种崭新的体验,所以,体验和经验改变了托马斯的原来想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馆的角色就是提供给人们以新的体验和经验,以改变人们常规和惯性的想法。人们也在美术馆中参与式地体验那里的艺术,用心、用手等静心触摸和体验,形成观众自己的一种认知和经验。
在我看来,其实艺术就是一种“场”, 就是由人的内心和感官与外部环境共同构成的一种“氛围”。人是生活在各种的“场”中的,而“场”也是无时无刻不在人的周围。人走路,有人走路的“场”,上学,有上学的“场”,开舞会,有开舞会的“场”,一个人独处,有一个人独处的“场”,和一群人在一起,有和一群人在一起的“场”;总之无论做什么都有相应的“场”。
而艺术家就是把观众带入自己所设计的一种特定的“场”也可以说是“氛围”中的人。无论这个“氛围”表现的是混乱、不和谐、萎靡、恐惧还是和谐、向上的、光明的,都是艺术家特定的“艺术语言”使自己的作品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而观众在拍照记录的瞬间也被带进艺术家所设计的特定“氛围”中。
对观众而言沉浸的参与也是一种艺术“破圈”的方式。
拍照不是展览,对网红展你怎么看?
也有人说网红展很泡沫,也有人说网红展=摄影棚……更有为达到宣传效果,利用名人效应增加用户流量,在各类社交软件上标榜“网红展”“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关键词,因此,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然而,大多数的“网红展”现场却不能和宣传的相匹配,很多观众表示某些展览只徒有虚表,和真实展览意图背道而驰。似乎手机和营销的存在早超出了展览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网红展的流行与年轻人对影像的过度依赖有着很深的关联,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作者费瑟斯通曾提到,后现代风格通常伴随着对影像的崇拜和过度使用,“网红展”中那些视觉冲击较为强烈以此寻求感官刺激的艺术装置,承载着技术发展带来的很多优点与弊端。
与传统艺术展相比,“网红展”不必做太多功课,也无需进行深入思考,“来了买票,进门拍照”的模式让观众忽略了展览本身的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基本不会管展览的美育价值。
网红展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展的规则。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谈到: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赫胥黎的构想中,人们将沉溺于工业化、模式化的产品无法自拔,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习惯性麻木地接受那些浮于表面的现象,从而丧失了探索真理的能力,真理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赫胥黎的担心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如出一辙,网红展的出现与流行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猜测。
“网红展打卡”现象最近两年已经演变成一种潮流的亚文化现象,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从早期的“到此一游”到如今的“网红打卡”,资本与媒介的发展未来会演变成何种形态,我们不得而知。
但无论怎样,对形式的过度追求往往会使人丧失思考的能力,我们还是应该重视展览的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毕竟这才是展览的本意。
而作为个体,我们应时刻保持鲜活力。也应该保持对艺术本身的知觉。娱乐但不肤浅,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核心。
(图片来源于知物美术馆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