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央美这20个乘风破浪的毕业生,如何用日常阐释2020年?(一)

2020开年的疫情使得各行各业都消沉了一段时间,每年夏天最火热的各大艺术院校毕业季也因此一再推迟,甚至部分院校将毕业季从线下展改为线上展。此次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季”呈现了13个教学单位的31名博士研究生、375名硕士研究生、846名本科生的1万多件毕业作品。

凤凰艺术”作为活跃在艺术行业中的媒体之一,始终时刻关注着艺术生态中发生的各个事件,同样,也十分关注着每年艺术院校的“新星”们,此次,根据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毕业季所选拔出来的优秀作品进行汇合,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可以了解今年央美设计学院毕业季的亮点与课题。

面对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办好今年的毕业季?这几乎成为了所有艺术院校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难题。对此,2020年新春伊始,中央美术学院便开始对毕业季进行总体的布置和谋划。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季引起火热关注,至今毕业季已成为了央美的一个学术品牌。每年6月份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今年的央美毕业季又会出现怎样的新招与亮点?又有哪些毕业生会脱颖而出成为毕业季最大的“赢家”?而各大艺术机构、画廊也会在每年此时挑选出他们觉得有潜力的艺术家进一步关注。

毕业季临近,但因为疫情拐点却不得不后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3月初,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2020届毕业展筹备组,为了可以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依旧延续毕业季传统。此前线上展览多是线下实景拍摄生成的虚拟漫游,而此次云端展览没有实体展厅,如何实现从无到有?如何让毕业生拥有一场终生难忘的毕业季活动?对此,中央美术学院下足了功夫。

毕业季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从学子到艺术家、设计师的转换,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化茧成蝶的过程。今年云端毕业季改变了以往的展览方式,但其中作品质量与内容依旧保持高水平。

一个月前,2020中央美院毕业季——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正式上线。此次展览将由5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虚拟展厅,展出11个院系的846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同时还通过网页链接展示毕业创作草稿、过程和本科学业过程中的创作实践,平面作品、三维作品、视频作品共有近20000件,是中央美院史上最大规模的本科毕业展,也是永不下线的毕业展。

同样地,此次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通过四大线上展厅展示31名博士研究生、375名硕士研究生的数千件毕业作品,研究生毕业展上线的第一个24小时,即获得浏览量213万、独立访客数量53万的优秀数据,访问国家超过115个,2020央美云端毕业季不断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此次, “凤凰艺术” 特根据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毕业获奖作品中进行了汇总综合,联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部分负责人,根据毕业季展览中的前言“眼睛的作用”截取关键词对作品进行分类,避免全新字眼可能导致的与设计学院毕业展脱节问题。

曾经有位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 “眼睛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学生不以为然地给出了许多“标准答案”。老师最后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所有学生的意料,他的答案是:“眼睛的作用是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看不见的。”

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我们从小到大日积月累地掌握了许多被称为常识和知识的东西,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也潜移默化地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和判断是非的惯性思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一种观念,提示我们要更多相信看得见的东西,因此,在许多情形下,务实比务虚更被乐见,脚踏实地比天马行空更受推崇。

天文物理学家们关于宇宙构成的理论也耐人寻味。他们认为:宇宙由“看得见的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三部分组成,其中,看得见的物质,如星系、星云、星团、星星、太阳、月球、彗星、流星以及地球上所看到的一切物质,仅仅占宇宙总质量的4.4%。换言之,宇宙中绝大部分存在之物是不可见的,它们却是形成宇宙的隐形力量。

可以说,“可见之物”的型态常常是由“不可见之物”催生和塑造的,这犹如物质之于精神,概念之于观念,方案之于方法... “如何看见看不见”已成为一种日趋被重视的创新思维,它被广泛应用在探索未知和未来的领域。在我们热衷于关注光鲜亮丽的“热点”的同时,似乎也应该“看见”无处不在的“盲点”--- 那些无形、隐形、遁形的“不可见”的存在之物呢?

新年伊始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为我们带来始料不及的致命危机,人类需要重新认知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意思和意义,以此为契机,反思既有的常识,质疑僵化的知识,清空膨胀的自负,弥补茫然的无知,从而去感悟无形的智慧 ...

“如何看见看不见”,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2020年的毕业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采用了网络展览方式,这给毕业创作和展览带来别开生面的效果,希望借此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同学们与众不同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思想,那些“可见”和“不可见”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预祝毕业展圆满成功。

是为序。

——宋协伟

对此,依据“可见”、“不可见”、“未知”三主题对学生获奖作品进行分类分类,分别对应名称“目之所及”,“目不能及”,“目不可知”。 所选取的 学生作品内容完整包含 “ 对可见观察 ” , “ 对不可见思考 ” , ” 对不可知探索 “ 三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够进行机械的分裂; 但创作的切入视角却可以从 ” 可见 “ , ” 不可见 “ , ” 未知 “ 三个单一维度进行有选择的深入。

使用这三个与”眼睛的作用相关“的关键词对学生作品进行分类不是为了区别“可见”,“不可见”,“未知”;而是为了强调学生作品中三者之间不同维度展开的关联;更是为了强调在这次疫情背景下网络展览对学生作品:可见成果的展示,不可见研究的过程,不可知个人的思考三方面总体性的强调。

在满足专业、方向、奖项数量平衡的同时,针对作品归纳进该分类的原因:一方面考虑学生成果展示所侧重的纬度;另一方面考虑其研究侧重的时间阶段;最后考虑其个人作品阐述中对作品价值层面的主观思考。以下是分类“目之所及”板块内容的精选毕业获奖等作品。

刘佳浩:CTRL+ALT+HOME

《重启》是集实验影像、时装、平面视觉等媒介产出所构成的系列作品。是以作者毕业论文《论时尚元素对实验影像戏剧的先锋性塑造》的实践延伸。讲述的是在电子世代之下的人们重启世界后,对于“旧人”、“新人类”、“旧神”、“外来新神”之间关系的荒诞探索的故事。

基于关注亚文化发展和未来穿戴方式的预测,以重启之后的电子世代故事为背景进行叙事性的时装系列创作,从电子亚文化作用于视觉、文化逻辑、文化起源的调研等方式入手,对“重启”这一故事脚本进行以表演形式、服装设计等主题再创作、探寻“未来人类”在电子世代发展中穿戴方式的可能性

刘思宇: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共有两个部分,窗前部分《交响乐》是根据视频采集的街景生成的音乐,窗外部分《纪念碑》是根据操作电脑时的鼠标轨迹制作的雕塑。《交响乐》(节选)中包括6个场景,分别取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旨在疫情之下以新的方式观看无声的画面,街上的行人车辆的行为都将作为乐器的触发机制,而影响人们外出上街的又是当前的疫情,疫情间接控制音乐的演奏,这是一只纪念疫情的交响乐。

《纪念碑》中包含数个雕塑,分别来自我操作电脑执行的不同动作的鼠标轨迹,使用电脑似乎成了我“出逃”身处的安全空间的主要方式。每日的运动步数代表了在真实世界中的活跃度,同理所记录的鼠标轨迹代表的便是人在虚拟世界的活跃度,由此制成雕塑便是对当下生活方式的纪念。

尤亨达:沉睡的人

疫情使世界陷入沉睡。每个人成为了现实中的失眠症患者。对比参照了三段平行世界的平 行故事,与2020真实世界发生关系,三篇1965年前后的小说如预言般描绘我们今天的世界, 故事中沉睡的人一直被时空错觉所愚弄,困于循环之中。如果环境的恶化最终出现无法被杀死的病毒,如果自此人们永远无法结束隔离封锁,今天 的故事也将成为明天的预言。

肖青:竹.笋

这件作品是从我自身的原生家庭和乡域出发,重新思考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后祖孙之间的家庭连接,以及养老的社会问题。通过把老人曾经挣钱养家的技能打包成链接自己孙子孙女的兴趣课程。可喜的是,通过实验,这次的课程确实让孩子对老人的认识有了更加积极的认识,所以,我把它做成一个课程包的形式,并提出里面的课程框架,让它可以覆盖到更多的技能。

黄菀珊:De-Social Distancing

基于当下疫情的语境,人们主动选择防护物品进行安全防护。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物品的使用慢慢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们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不再仅仅是功能层面上的保护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社交距离文化发展的体现。

我将用首饰为人们提供一种疫情下安全又有趣的交流方式,社群通过佩戴首饰产生交互行为,缓解大家对疫情的恐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De-Social Distancing》这个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从我的生活出发,寻找疫情期间最普遍与日常的防护行为,分析使用过程中的佩戴感受与心理变化,将其作为依据进行首饰创作。

王歆童:零.com

《零.com》是一件VR沉浸式交互体验作品,意图传达对于当下网络生态的直观感受。作品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了一个可供游览的电子祭祀现场,其中上演着一场永不停歇的狂欢节。场景中四处游走奔跑的角色实际上就是网络ID皮下的你我,我们都或多或少沉沦在大型网络群体狂欢之中。

阿依凯丽·其格斯:Айшолпан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不等于对待不公平的事听之认之。近年,总是能在网络里生活中听到女权主义,是支持更多的是反对,是发声呐喊更多的是耻笑谩骂......总是有人带着有色眼光去评价女性,无论是外在穿着或是内在能力。

我的作品《Айшолпан》灵感来源于小女孩同名电影。这部电影温和而不激烈,但它会给你留下血脉贲张的力量。主人公Айшолпан 她真实存在而并非演绎,她独立并充满力量,天真却不无知,柔软却不柔弱,含蓄又可怒放。她不顾保守顽固的长辈们反对,想要成为第一位女鹰猎人,证明自己的力量。

臧知非:银河号——做自己的老年大学

老龄化是中国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调研发现退休是老年生活的关键节点,如果不把工作联系转换为社会联系,老年人将与社会逐步脱节。让老年人有事可做很重要,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老年大学”。

我的“老年大学”分为8Step形成闭环,最终目的是通过全套服务设计,从工具包到资源库,从课程到圈子;重新建立安全、可持续社会联系,产生归属感,找到他们的桃花源。

黄恩琦: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疫情引发的大规模禁足使我的所有行为、需求、思考、交流和接受的信息都发生在家里,这使房间脱离了其原本的属性。我希望能捕捉呈现这种变化。

我在疫情期间以日记、草图的形式记录想法,以家里的元素为材料创作了六组作品,在房间中的生活场景里形成这次展览,遍布房间各个角落的日记、图案成为展览中串联一系列作品的线索。

孙艺玮:Make Some Noise

Make some noise,中文直译为“制造一些噪音”,或者解释为“有话就说”,“发声”等,通常指“不论任何形式的发出呼声和阐发见解的行为”,经常在音乐表演现场被使用。该系列共有13件以纯物理的方式发声的首饰作品以及一件适合于日常佩戴的夜光电子管衍生配饰。

以电吉他零件和电子管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珍珠皮革和其他金工材料,探索首饰中可应用的物理发声方式的结构和在外观,声音,佩戴方式上的更多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主题挖掘其背后的意涵,拓宽首饰的边界,进行观念的表达。最终完成的作品全部可以当作打击乐器来进行发声演奏,其中一件为可手持装饰,一件为可手持摆件,其余均为可佩戴的首饰,且会随着身体的晃动发出声音。

在任何一个时代“发声”的意义都是至关重要的,独立精神,自主意识,质疑,思辨,推翻保守陈旧的以及任何一切与真善美背道而驰的东西,在人们越来越勇敢开放的时代,我愿意相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将伴随着我们的声音往更好的方向迈进。

李窈:居家防疫指南

疫情爆发,在我们无法获得专业防护设备的前提下,我们就不得不自己解决眼前的防护问题。其中不乏很多猎奇设计——例如橘皮口罩或充气恐龙防护服等等。它们的生猛和即兴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此为灵感,我想去模拟这样的场景:灾难突然爆发,在专业物资/知识极度匮乏的前提下,仅用身边材料,我们该如何与之抗衡?

郎启越:MADE IN HOME

“MADE IN HOME”源于毕业论文。论文中我关注微型生产设备及个人生产模式。当下,我们已习惯“分布式”在家视频会议、在家办公,那么未来我们就完全有可能在家进行产品批量生产、实现分布式的“MADE IN HOME”。 今天越来越多的个人设备融入日常生活,这些微型设备构成“MADE IN HOME”的基础。疫情期间将家庭制造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将在家生产护目镜这个行为记录为影像进行话题传播。

高琰雯:窗

身处武汉,从1月23号到4月23号,是整整没迈出家门一步的三个月。在隔离期间,我的世界被窗户分割了。在这三个月里,窗成为了我和外界世界交流的一个通道。每天我都会去阳台上坐一坐,在那里透过窗户,看见街上逐渐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变为空荡荡的街道。由此产生灵感,想以窗为主题,记录处在疫情中心的我在完全隔离在家的这三个月的感悟与状态。作品分为窗、与口罩、与社交三个系列,讲述了发生在隔离期间的故事,表现了隔离期间的心情。

简白:儿童防灾大演习—亲子游戏化教具

疫情突如其来,我在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里,思考了一个问题: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每个家庭也许都需要一个防灾手册,但是对于六到十五岁的儿童而言,如果只是单向枯燥的讲解也许难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也会让家庭互动成为一个任务。

因此我设计了一套家长与儿童能边互动、边学习、边娱乐的防灾游戏包——《防灾大演习》,家长与儿童通过在休闲时间玩卡牌游戏,并结合图书翻阅,能在娱乐中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让家庭互动更高效、预约、有收获。

何婉莹:文字越狱

文本(包括图像、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的交流系统,同时是最为自由的创作材料,是平面设计介入事件的工具。在今天吵杂的环境中,作为传达者,我们应该如何叙述?项目文本越狱试图从单词出发,整合一个系统而自由的描述。

苏琤:脂肪的寄生

脂肪通过自己的各种特性改变了人或其他物品的状态,之所以能获得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因为它具有种种变化不定的物质属性。

在脂肪与人体的生存寄生之外,脂肪的文化、脂肪的物质性也同样寄生于人体。脂肪并不算是一种具有固有属性和趋向的物质实体,更多的是“一种与社会准则相关的液态主题”。这就变成了一个自尊与身份的认知问题。

张亦伦:围

作品用“围”的方式来诠释思想性空间。作品选取家宅中的角落,将其置于具有“围”意义的场景中,通过一系列冲突与关联试图展现角落的开放性和积极性。角落也是一个避难所,它为我们确保了存在的一个基本性质:稳定性。角落是我的稳定性的确定所在,邻近所在,创作一组“围”空间的“首饰”,建立一件件创造思想化空间的首饰。

赵雪薇:红茶君的实验室

材料创新是应对环境问题永不过时的解决方案。从天然生物材料代替传统材料切入,试图改变新材料研发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局面。当材料的使用者即是开发者时,或许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衔接。通过对比筛选,我确定一种名为红茶菌的生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材料实验到材料应用均获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将这些成果整合,发布在“红茶君的实验室”中,希望带给有兴趣的人以启发,发挥群智的作用,以公众参与助力红茶菌的应用研究,使红茶菌流行起来!

陈凡:Home From Home

未料的疫情加剧,在家的日子意外拉伸,想象中暂歇的家又成了日常居所。我与此刻身处的房间,共同重建全新并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生活。拣选部份影像,仿若流水的影像日记,重解拍摄当时的心境,摸索留下的微小线索,意外和台北的家中联系上相似的气味与特定时间的光影,生活的节点记号。北京“家”的影像此刻竟与台北的“家”中重叠。从家到家,影像在平面的空间上打造着另一层维度,在仿佛没有尽头的日子里,曾经的两个家暂时地融合。

杨柳青:共生

利用汉字冗余与容错的特点,并结合道家符箓的结构特征,在二维与三维的空间中重新构建彼此相连依靠但却又无法识读的合体文字与模型结构。用强烈的视觉张力消解了文字的可读性,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图腾般的特征。巨型的文字装置给观者的感受正如人类面对生态危机时感到的敬畏、恐惧、不可知等复杂的情绪。通过“合体字”与“共生图形”的创作,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当我们心无旁骛,顺着作品的构形逻辑来阅读时,或许会发现原来这是一段传递美好愿景的文本,就如同大自然从没有想要伤害人类一样。借此传达我对共生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