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艺术家 >艺术家

众象雕塑 2020-07-03 12:29

原标题:安东尼·葛姆雷 | 从身体到艺术 

他是英国最红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获得过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大奖透纳奖,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和爵士封号,以表彰他对英国的贡献。

他的作品复活了英国一座城,由原本的没落工业城市转为文化艺术重镇。

他是用自己的身体翻模的艺术家,老婆是他的助手。当他全身被包裹石膏时,仅留鼻孔出气,为做模型,经常一个动作要保持一两个小时,静止不动。

这个过程,艺术家将早年在印度游历体会到的禅学冥想运用到创作中,也令作品具有了禅宗意味。

“铸造石膏的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让我将内观冥想训练中的成果运用到雕塑作品中。这个创作过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保持集中。石膏硬化时,你的想法就无法施展了。这个过程是很矛盾的,那就是雕塑创作本身是想法施展的过程,而到了翻模这个环节,放弃所有想法则成了重中之重。”

他就是安东尼·葛姆雷。

为何如此执着于针对“身体”的创作?葛姆雷说,“我对身体的回归是尝试找到某种世界性,不是在艺术的内在世界里分析,而是在生命的、宇宙的世界中寻找。身体不再是叙事、解释、宣传或表述历史的工具,而是经验。”

这些以他自己为模板的人体雕塑,被放置在世界各地,街道、楼顶、山巅、海岸、旷野……

这些雕塑就像我们自身,孤立无援的面对着所生存的环境,像在沉思,像在质问,也像旁观者观察着周遭。

《学会思考》,1991年

美国查尔斯顿的旧监狱

这座监狱最早是非洲奴隶被运到美洲后惨遭绞死的地方,葛姆雷让所有雕塑悬在监狱的天花板上,独独头冲出屋顶,冲向不可见的未来。

雕塑原来可以这么做!它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唤起了人们对于私刑处死的回忆,这种私刑曾是监狱内生活的绝大部分,也构成了美国早期历史的一部分。

《大地、大海和天空》系列二作品,1982年

三种不同的姿态,代表了土地、海洋和空气。《大地》是一个耳朵位置有孔的人,蜷缩在地,是为了倾听来自大地的声音;《天空》则是一个张大鼻孔的人,《大海》的人体睁大了眼睛,面向地平线眺望大海,启发人类关注周遭的环境。

《地平线之域》,2010-2012年

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

这100个人形雕塑采集了17种姿态,耗时8个月做成,每一个重650kg。这些矗立在山巅、雪地里的雕塑,对安东尼·葛姆雷来说,“意味着身体的隐形,人们日常经历着人体内的断层和黑洞,雕塑矗立的地方也意味着某人或者任何人曾经站过的地方。雕塑借助场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别处》,1997年

德国库克斯港的浅滩

挪威,斯坦万格

比利时,德帕内

英格兰,默西赛德郡

100座铸铁雕塑散布在德国、挪威、英格兰、比利时等各地海滩上,眺望远处的天际线。它们有的挺立在沙滩上,有的半截身体被埋入地下,因为高低不同,随着潮起潮落,人像时隐时现。葛姆雷解释:“主要的创作想法是测试时间和潮水,静止和运动,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海滩的日常生活中。这不是浪漫的避世主义。”

《6个时间》,2010年

苏格兰国家美术馆

这组作品一共6件雕塑,一个放在废弃码头,一个被齐胸埋在美术馆前院,另外四个雕塑在爱丁堡至海边的必经之路上。

《另一个时间》,1999年

挪威马尔达尔斯瀑布

静止不动的雕塑面对流淌不息的瀑布,暗示了空间与流逝的时间之间的呼应。

《时间层》,2006年

意大利卡坦扎罗省的古罗马城市广场

这些雕塑覆盖了8.5公顷的场地,人像进入古老的广场、竞技场、卫城……或只露出下巴,或竖立在2.75米高的基柱上,或错落在3000棵橄榄树之中。

看过安东尼·葛姆雷的铸铁雕塑,就会发现它们都保留了接缝和铸造的痕迹,葛姆雷完全没有逃避这些全是机械再生产的产品,来自工业化的制作过程,和庞贝古城留下的雕塑区别开来又遥相呼应。

《视界》,1997年

美国,纽约

中国香港

31个根据安东尼身体倒模而成的雕像,散放在纽约、香港、伦敦等地的街道、大厦楼顶,葛姆雷“鼓励大众抬头观望,以全新的视觉审视熟悉的地方。”

当初在伦敦展览的第一个月里,警察不断地接到这样的报警:“有人在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的屋顶,他要跳楼!”“有个裸男在滑铁卢桥南侧!”警察不得不告诉市民那不是自杀,是艺术,展览也成为大热话题。

《临界物质》,1995年

英格兰De La Warr Pavilion

60个艺术家身体翻模制作的“裸体”组成《临界物质》,被散落在De La Warr Pavilion楼顶,它们姿态各异,触及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希望和恐惧。

安东尼·葛姆雷的88幅纸上作品:

(图片来源于众象雕塑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