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收藏拍卖杂志 2020-06-25 09:19

原标题:“惯性思维”有毒,疫情突围势必迎来“新文艺复兴” 

习惯性遵循前因,总能让人满满地有安全感,但也会造成思维的禁锢。而人类最深层次的恐惧就是来自习惯的被打破。

一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结束了欧洲长达一千年“黑暗时代”的思维禁锢,带来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成为中古时代与近代的分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

而这次疫情袭击中国然后蔓延全球时,人类已经看到陌生而狡猾的新冠病毒,也许它的诞生就是来打破世界的惯性思维,大部分地球人会因此改变习惯。也势必为人类带来科学与艺术新纪元的“文艺复兴”。

1665-1666年,黑死病在伦敦大规模暴发

“惯性思维”有毒,疫情突围势必迎来“新文艺复兴”

疫情早期曾经有假托比尔·盖茨之口,发表疫情中14 条思考形成爆文。其中第一条就是,“它提醒我们,无论我们的文化、宗教、经济状况或我们有多出名,我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病对我们都一视同仁,也许我们都应该如此。如果你不相信,问问汤姆·汉克斯。”估计疫情之前,大家认为以全球首富为代表的阶层有个“何不食肉糜”一类的惯性思维,并不能对生命的无助真正能够感同身受(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一种惯性思维,否则大慈善家诞生何处?)。所以当看到这条思考时,很多东方人会有第一反应竟然是——看来他终于理解了东方禅宗思想里的“众生平等”。

不知什么时候起,也有一种惯性思维模式形成:总爱用比较性视角去观察东西方的文化艺术以及其他领域。往俗里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往雅里说,则“鉴定学就是比较学”。

不过,建立这种惯性思维的最初,竟然是因为好玩。

“罗芙奥香港2011年春拍”常玉《五裸女》以1.2832亿港元成交,创出当时华人油画最高价

如果是用比较性视角同时看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会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中国喜欢用“派”来归类,每一个美术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都会相应出现“X X(画)派”。“派”的存在代表这是一个价值观类似、品味相近、有某种趋同性爱好,甚至就是单纯来自某个地域的群体被归类。用今天的语境而言就是“社交圈”,或者“朋友圈”。这样的“派”发展到今日,已见到各种局限,最深的就是“门阀之见”。

赵无极《隐蔽的城市》油画画布,1956年,50 x 50 公分,估价:8,000,000 – 15,000,000 港币

西方也有“派”,比如“印象画派”“巴黎画派”。当年“巴黎画派”中的常玉,到之后的赵无极、朱德群,带给当下艺术家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打破了东方传统中的惯性思维,与西方思潮接轨,反而比身处东方的艺术家们更懂东方,从而收获了很珍稀的全球化身份。其实到今日,东西方的艺术家都不喜把自己归纳到哪一“派”,认为与独立自主的艺术精神背道而驰。

现在这个飞速运转的当下,西方频繁使用并喜欢用“主义”,而在“这主义”“那主义”的背后,就是“打破惯性思维”的惯性思维。就是当某种“主义”存在有一段时间,这些思想者一定要通过思考建立一套新的语境系统。

切兰特在古根海姆博物馆

Germano Celant ©Peggy Guggenheim

前不久,“贫穷主义之父” 意大利艺术家Germano Celant(杰马诺·切兰特)因新冠疫情离席,世人因此重新审视比西方美术史中的这个转折点。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反差——贫穷艺术(Poor Art), 常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被误以为是贫困、简陋或是物质匮乏的艺术,实际上,贫穷艺术主张用最普通、平凡的材料进行创作,同时具有反商业、反固化形式的特点。再回想一下那个时代的西方世界,正处于经济复苏、广告业发达、思想解放的时段,要打破主旋律的惯性思维成就了“贫穷艺术”。

而在各个“打破”中,并不是一种思想要覆盖另外一种思想,而是诸种思想可以共存。

首届贫穷艺术展览在热那亚贝特斯卡画廊,贫穷艺术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SOTHEBY'S

单一的惯性思维也被打破,综合的多元的思维模式开始一统天下。艺术本来需要亲身体验,但疫情期间发起的云展、网拍以及各种互联网衍生项目时,尽管常常因为科技不能与需求同步跟上,逛展与参拍都经常被诟病,但线上+也成为艺术圈新生事物。确实,古玩博主靠直播带货成为网红,连巴塞尔艺术展也将以往包裹严实的藏家直接请进直播间分享收藏乐趣……“美人如花隔云端”降落人间,终有一天成为日常,照进现实。

不过,惯性思维是人类天生的迷思:惯性思维诚然有毒,而当打破惯性思维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时,岂不是更有毒?

(图片来源于收藏拍卖杂志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