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教育 >机构

原标题:2020,“不寻常”的毕业展

一年一度的毕业展,不仅是学子们毕业成果的验收,也是一个意义非常的自我展示平台,更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特殊典礼,令每一位毕业生敬以待之并满怀期待。但谁也不会想到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展来得是这样悄无声息,又是这样的别具一格。隔着屏幕、静待云端、跨越时空、永不闭展,开启了毕业展的新纪元。毋庸置疑,疫情之下,美院毕业创作和毕业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2020年毕业展在组织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变化?毕业创作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有哪些特别要求?整体质量如何?又有哪些惊喜之处呢?

在“云端”的毕业展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备受瞩目的各大美院毕业作品展在2020年不得不借助网络,在“云端”开启。不同于往年的排队、送花、合影、看展,“点赞”是2020年美院毕业展新的打开方式。

5月20日,“彼时·此时——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季”正式启动,4个虚拟展厅里406名研究生的近5000件毕业创作及学术论文率先亮相,随后,本科毕业作品展将于6月15日上线。在“云端央美”的虚拟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超链接”,以网页的形式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学业成果,包括了关于学生毕业作品、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的文字或视频形式的展示;同时观众还可以为喜欢的作品点赞并分享。与实体的线下展览相比较,线上优势突出,不囿于空间局限,展示容量巨大,一掌可观天下。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认为,虚拟展厅将是美院庞大的数字资产,也是美术馆重要的学术品牌。“我们会积累很多经验,也得到很多教训,但我相信会越做越好。”这场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跨越时空,紧紧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据中央美术学院网络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毕业展上线第一个24小时,浏览量213万,独立访客数量53万,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云端央美”虚拟展厅

“520嘉年华”是南京艺术学院自2015年以来与毕业生和所有南京市民的艺术之约,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伟冬说,“如果2020年不能继续举办‘520嘉年华’,我们不仅会对学生感到歉意,也意味着对社会大众的‘失约’”。5月20日,南京艺术学院在学校官网和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线“2020网络云端南艺520嘉年华”,以云上展演、星秀云介、云端市集、智慧云享、营商云梯、以艺抗疫六大板块,点亮“520”,实现了全新的“云端盛宴”,演绎了另一种浪漫。在刘伟冬看来,嘉年华搬至线上,可以使毕业展演的内容通过高科技推送到每个人的“面前”,令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生的风采。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人气排行榜

此外,5月26日,湖北美术学院“致美·百年”2020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线上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学2020届本科毕业作品展于6月1日上线展出;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艺术游活动将于6月10日线上亮相;西安美术学院2020“时空留痕:开放的西美”毕业季相约6月10日上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将于6月12日开始陆续在线推出;广州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将于6月16日正式上线。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亦确认不会举行线下展,毕业作品展或将以线上实景模拟展示的形式进行。

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展虚拟展厅

西安美术学院2020“时空留痕:开放的西美”毕业季海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海报

广州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海报

2020年也有部分学校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采用了线上与线下同步的毕业展形式。于5月18日启幕的“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0‘炫·青春’毕业展演”结合当下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采取“线下先行、线上线下交融”的针对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数量精简、容量不变、时间照常、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总体态势。“灼灼其华——天津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自5月27日启动,采取了毕业作品线下展览与线上展览相结合、多种展览方式并举的措施。其中,线下展览分为8个场次展示3000余件毕业作品,而线上展览将于6月17日开启,展示遴选出的230余件优秀作品。此外,据中国美术学院工作人员透露,中国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活动将于6月28日正式启动,以“共同生活”为主题,线上线下联动开展。

灼灼其华——天津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海报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0‘炫·青春’毕业展演现场

“空间扩大、信息丰富、永远在线,对学生的创作有极高的启发性”,谈及2020年毕业展的突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他还表示,明年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即便有实体展,也会同时举办虚拟展。的确,疫情加快了线上展览的发展进度,正如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所言:“这样的展示形式,远远优于线下的展览,未来的展览方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会终结美术馆的历史。”

疫情催生的毕业创作新思考

猝不及防的疫情,不仅打乱了学校的毕业展计划,同时也打乱了学生们原有的毕业创作设想。展览从线下转到线上、创作从学校搬到家里,这都给2020届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出了“难题”——不得不或调整创作选题、尺寸,或重新设定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和指导老师交流沟通、反复修改,在保证毕业创作按时完成的同时,尽量做到毕业作品的要求与质量不因疫情而打折缩水。

高飞(中国艺术研究院) 毕业作品创作指导实录(指导教师:何加林)

一般来说,每年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创作构思、制作时间大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的1—4月份。而2020年的毕业生创作的关键期恰恰就是疫情宅家期间。北京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朱纤尘介绍:“由于疫情,周围所能见到的烟火气都逐渐消失,并通过对自身的审视将视线转向了自然的景物,将树作为我的主要观察与描绘对象来传达我的感受。”朱纤尘的同班同学张雨薇亦是如此,将视角转向了自己的“家”,作品《家》表现了家中平常的景物,趣味别样。

郝志明(北京师范大学) 记忆颐园 油画

张雨薇(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 家 纸本水墨

用“光”的抽象绘画形式去阐述“生命的希望”是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本科毕业生林子豪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创作观念,他为了本次毕业展准备了五件作品,其中两件在寒假前完成,两件在家进行,一件是5月8日返校后完成的,“因为疫情,我的毕业创作有一大半在家里完成。这次疫情让我觉得生命中的勇气和时间变得更加宝贵了,让我面对生活和创作的时候会更加努力,更加渴望‘光’和‘生命的希望’。”

林子豪(天津美术学院) 光的呈现 No.4 油画

版画、雕塑、装置、实验艺术等专业的学生离开学校工作室的制作空间、缺少制作材料,这在很多方面制约了学生们进行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周吉荣告诉记者,“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我们毕业创作的原有计划,学生无法利用学校工作室进行作品制作,只能在家利用有限条件把原有的版画创作方案调整为绘画和电脑制作的媒介形式,尽量保证毕业创作的艺术质量”。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李昳尘此次带来了作品《城市生活的危机设计研究:从历史、政策到日常应用》,这同她原来的设计构想并不相同。她告诉记者,疫情的发生虽然导致原本在国内考察“智慧城市发展以及危机设计在城市生活中潜在的应用”的计划泡了汤,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过去的我可能更看重毕业设计最后展示的形式以及传达的有效性,这次疫情催生的线上展览形式让我重新反思了毕业设计的概念以及作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应该呈现出的素养”。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库德尔疫情期间在家创作

2020“云端央美”虚拟展厅(建筑学院)

艺术永远期待着回音。疫情下的毕业创作确实变得异常艰难。无数个“白加黑,五加二”的伏案创作,无数次推翻与重来,为的只是作品与人们相见时引发的情感共鸣、精神共振,那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毕业生熊爽也是把之前的方案全都否掉,重新调整以适应在虚拟空间呈现。最终,他选择在美术馆里“放了一场火”。这是在实际场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创作,却意外地因毕业展“上线”而得以实现的作品——《冷火》和《江山默示录》,引起了数万人的关注和点赞。

熊爽(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 冷火 实验艺术

“我们惊喜‘美术馆’里的每一扇‘门’,它连接着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学术追求和创作故事。我们惊喜‘美术馆’里的每一个‘空间’和每一束‘光’,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全视角到每一个角度,更细致地去观看每一幅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在毕业寄语里如是说,“我们体会到挑战带来的新机遇!感受到了新一届毕业生给我们新的希望”。

更加关注社会和当下的毕业作品

300余个大小不一的金属口罩组合成盾牌的形状,背后悬挂全民抗疫的感人瞬间相片。这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孙铎的作品“艺术战‘疫’”系列作品中的《迎战》。这一系列作品原本并非是毕业创作,而是居家隔离期间对全民抗疫有感而创作的。“隔离在家期间的创作受到材料、工具、场地的限制,我利用一些便于取得的材料创作了这一系列抗击疫情题材的雕塑作品,虽然不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希望我的作品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在艺术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2020年的毕业生,如孙铎一般的并不在少数。

孙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 迎战 铝、相片

郑中华(中央美术学院) 一页 纸本水墨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着世界,同样也改变着学生的认知,引发关于艺术和社会的思考。毕业展由线下变为线上,毕业创作的主题也出现大量与疫情有关的思考与表达,这些作品中表现出他们的视觉感知与关怀。南京艺术学院“云端”520嘉年华甚至专门设立了专题展示。在其展览前言中这样写道:本次线上展览呈现了美院毕业生们这段时间与国家共克时艰的青春意志,他们的作品也是他们的所思所想,尽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他们的专业态度是严谨的,虽然未能充分展现他们的所学,但这些作品见证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生长。

毛文靓(湖北美术学院) 梦栖良渚 壁画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表示,疫情并没有泯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作激情,他们在特殊的时期依然用各种手段来表达对生活和人生的各种想象和体验,以及对历史时空的特殊感受,这些创作说明了艺术是温暖的,给我们带来光亮的,一切艺术都使得我们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古棕坦言,这次疫情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关注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带来的季节变化以及对我们人生的思考,2020年的毕业创作主题显得格外大气和有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疫情期间一直在线对学生进行毕业创作指导,在他看来,近年来实践类美术专业学生的创作水平在不断提高,2020年疫情对学生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并不是直接体现在绘画技巧的提高,而是体现在学生们创作心理心态的改变。他认为,2020年的毕业生作品中传递出了更多的精神性思考的内涵。

或许没有掌声、或许没有鲜花、或许没有拥抱、或许没有合影,又或许在线展的展陈技术、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或许有些作品准备不够充分。但种种的失望,都不能掩盖2020届毕业季的不同寻常。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疫情让我们天各一方,但不能阻碍我们交流。毕业季是学府的花季,2020年尤其绽放出信念的坚定和生命的顽强!”

(图片来源于美术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