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艺术与设计 2020-06-12 15:09

原标题:薇薇安·萨特:与山林共作画 

最近,当人们走进英国利物浦泰特美术馆(Tate Liverpool)的沃尔夫森画廊,也许会惊艳于如在热带迷宫中穿行的沉浸式观展体验:所有的画框都被去掉了,画作从上空被悬挂下来,自由而大胆的笔触直接把所有明快或浓重的色彩组合在观众的眼前,一切情绪和比喻全由人们自己去解读,其中一些作品表面甚至满是树叶、树枝和泥土,碎石坚硬地附着在厚重的颜料上。

这正是欧洲艺术界“新秀”阿根廷-瑞士艺术家薇薇安·萨特(Vivian Suter)的首次英国个展。

薇薇安·萨特的作品放置于丛林中

阅读艺术家的简介时人们会发现,萨特近年来并未参加过什么引人注目的展览,似乎她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女性艺术家相仿,默默无闻地画画,直到晚年才得到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二十几岁时,萨特就曾崭露头角。

薇薇安·萨特19 49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12岁后在瑞士巴塞尔长大,母亲伊丽莎白·怀尔德(Elizabeth Wild)也是一位艺术家。22岁时萨特在巴塞尔斯坦帕画廊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展览,接着在罗马艺术中心等地多次参展,29岁时参加了巴塞尔艺术馆6位艺术家的联展。这次参展让时任馆长的亚当·西姆奇克(Adam Szymczyk)意外关注到薇薇安·萨特这个“新人”。在他的邀请下,萨特在2011年与其他六位来自瑞士的年轻艺术家一同再次参展,西姆奇克还赞助萨特和母亲在美术馆举办了双人展。然而年少成名的萨特很快对奔波于艺术大都会之间,与画商和藏家打交道的社交生活感到厌倦,当时她的画卖得很好,父亲在阿根廷的纺织生意也保证了家人的经济来源,于是萨特开始了她的欧洲艺术圈“逃离”之旅。她先离开瑞士来到墨西哥,1982年,33岁的萨特又决定从墨西哥去往危地马拉。墨西哥的朋友提醒她,危地马拉并不是瑞士背包客的好去处——当时的危地马拉正处于战乱,而萨特对此毫不知情。她一路乘公共汽车向南行驶,意外停留在阿提特拉湖西岸的帕纳哈切尔,被那里的景色吸引,随后买下附近一片咖啡种植园,改造为花园和工作室,隐居世外一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许多年。

薇薇安·萨特的作品在山下晾晒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洲,狂风暴雨带来的山体滑坡几乎摧毁了萨特的工作室,当她前去查看时,自己多年来的作品和大量的画布已经被泥沙和碎石所淹没。萨特拼命地试图清理画布上的污垢,但是徒劳无功,她也恍然意识到,也许自己本不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和大自然进行抗争。在此之前,她的画中多是一些抽象的几何图案,让人想到当地玛雅人的编织纹样,但萨特会用绿色将这些图案之间的微妙联系勾勒出来,反复构建眼前这片咖啡园的一景一物。

当学会接受了危地马拉乡野生活带给她的一切,萨特开始发觉这里的花花草草也在积极参与着她的创作。她在小屋的阳台上画画,周围的树还没有长得太高的时候,从这儿可以看到远方的火山,先把准备好的画布粗略地钉在一个木框上,刷上一层颜料,有时萨特就把这些东西留在外面过夜,第二天雨过天晴,会有泥泞溅在画布上,小蜗牛拖着一条闪亮的痕迹趴在上面。要是画到夜幕降临,便点起那种户外照明灯,她就用镇上自助商店买来的几罐家用油漆画画,用胶水和色粉加以混合。人工的部分画好之后,画作被抬下山坡,在穿梭中划过灌木丛,于森林树冠下度过几个日夜,收集一切雨水、落叶和小动物们的“创作”。

偶尔萨特甚至会忘记一件作品,再想起时它已经腐烂在树林里了。在旅程的最后,画作被带回到工作室里,工作室其实是一座粉刷过的谷仓,一面波纹状的天窗嵌入墙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也正是这些作品俘获了国际上博物馆和画廊的认可,揭开了萨特在危地马拉的隐居生活。

萨特的展览“丁丁的沙发”(Tintin’s Sofa),2019年于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

现在,萨特的日常便是在最喜欢的一棵树下晒晒> 萨特在纳帕哈切尔的木屋太阳,她的手工艺品、画作和书籍在院子里堆积如山,母亲的花园就在隔壁,儿子与她们分居湖的两岸。虽然萨特已经在稳定地参加展览和出售作品,但多年来丰富的创作让她的工作室里还存有数百幅画作。因为萨特更喜欢展示画本身,同时也为了节省空间,画作都以悬挂的方式存放在房间里,这也成为了展览中萨特的标志性风格:来自岛屿、树木和各种自然地貌的抽象形态以色彩鲜亮的笔触和粗犷的处理呈现在画布上,从天花板或墙上自由地垂挂下来,观众被这些令人平静的图案所包围。

萨特的展览“丁丁的沙发” (Tintin’s Sofa)现场

2019年夏天在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Boston's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的展览中,萨特的作品依旧以悬挂的方式出现在展厅的空间里,还有一些则堆在地板上。萨特偶尔也会在作品中表达比喻或暗示:在一幅背景未上漆的画中,她用浓重的红色和蓝色笔触描绘了一只小狗(萨特在危地马拉的园子里养了三只狗,它们的爪子有时会踩在画上)。关于观众对其作品的解读,萨特同样持放任的态度,她避免去预想把画放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会发生什么,他人如何用这些画进行语境化的组织,这也是飓风后她获得的坦然。现在的萨特更关注创作的过程以及创作与自身经历的联系,而非最终作品的面貌。或许我们可以把萨特的画看作是大自然和艺术家之间的一种精神拥抱,在这种拥抱中,自然和艺术家同为作品的创作者。这些画作中自然与人工交融的痕迹,指向了过去人类对自然的“统治”的脆弱性,画出了我们如何与地球共同生活的蓝图。

(图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