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杂项

收藏快报 作者:李笙清2020-05-21 13:51

原标题:婴戏归燕喜迎春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海外输入中国,随着清代逐渐本土化,遂大肆流行开来。作为盛装鼻烟的容器,鼻烟壶品类繁多,据清人沈豫《秋阴杂记》记载:“……壶则水晶、羊脂、玛瑙、翡翠、茄、瓢、瓷、石等质,而盖则珊瑚、珍珠、猫眼,无不镂其错彩。最行者,烧料套红以藕粉地为上,久贮不干者名老皮,价甚郑重。”在鼻烟壶家族中,以瓷质鼻烟壶的传世数量最为庞大,尤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官窑、民窑多有烧造,民间亦以瓷烟壶最为流行。即便是瓷烟壶,亦不乏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尤其是清代官窑烧造的瓷烟壶,式样丰富,纹饰多姿,器型端整,质地细腻,精美绝伦。

清乾隆青花粉彩婴戏迎春图鼻烟壶 (婴戏图面)

图1 清乾隆青花粉彩婴戏迎春图鼻烟壶 (婴戏图面)

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清乾隆粉彩婴戏迎春图鼻烟壶,为瓷质,高6厘米。撇口,口沿施酱色釉。红玛瑙盖,色泽温和,小巧精致。壶身扁平,上圆下平,形似蟠桃,长方形平底。底部有青花“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工整,结构谨严。

壶颈及壶身两侧,饰青花花卉纹饰。壶身两面均以青花开光,各绘粉彩图案。一面为“婴戏图”(图1),只见松柏挺拔,祥云缭绕,一株梅树紧挨青松,朵朵红梅盛开,加上点点春花和星星芳草,营造出一片盎然春意。房舍之侧,红栏之畔,两个穿袍戴帽的儿童正神情专注地燃放炮仗,一童半蹲,身体前倾,将一根燃香伸向地上摆放的三个炮仗;后面的儿童俯身前视,目不转睛,紧捂双耳,静中有动。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憨态可掬。另一面绘“归燕迎春图”(图2),壶身上方,青绿的柳丝迎风摇摆,老树上绽放出朵朵新蕾,三只活泼的燕子身形矫健,尾如剪刀,正张开翅翼,在柳丝间相互穿掠嬉戏,恰似唐代诗人李山甫笔下“乱飞春得意”的燕子,尽显春燕敏捷、活泼、成双成对的生活习性,令整个画面充满了一股生命的活力。燕子作为一种候鸟,每年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都要踏上长途的迁徙旅程,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季节,再回到它们原来生活的地方,故有“归燕”的别称。整个画面清新生动,老树发新蕾,归燕穿柳帘,一丝“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美好寓意呼之欲出。

清乾隆青花粉彩婴戏迎春图鼻烟壶( 燕子迎春图面)

图2 清乾隆青花粉彩婴戏迎春图鼻烟壶( 燕子迎春图面)

粉彩兴起于清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以后大量生产,晚清成为景德镇及其他窑口主要产品的品种。这件粉鼻烟壶造型规整,小巧雅致,胎质厚薄均匀,釉质洁白细腻,釉色精细、莹润、鲜艳,构图和谐,绘画精工,纹饰流畅准确,风格清新秀雅,令人赏心悦目。作者截取婴戏春色、归燕迎春的画面作为壶身主题图案,生动活泼,寓意美好,为器物增添了生机勃勃的诗情画意。

(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