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历史文化小观园 作者:赵能静2020-05-21 10:59

原标题:枕席的历史,如何是对抗炎炎夏日“必备神器”,深度折服古人智慧

春天之后,炎炎夏日就不远了。在今天,人们可以选择避暑和纳凉的电器随处可见,那么在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暑降温的呢?尤其是夜晚闷热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能够安然入睡的呢?在那些物质简陋的古代,尤其是江南的湿热地区,那些没有凉风的日子,如同蒸笼一般,考验着古人的生存智慧。然而似乎没有难得到他们的事情,只要几块石头或是几把擅自和竹子的组合使用,变形成了强大的对抗酷暑的“神器”,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古人生活史。

相关画面

古人在枕席问题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就如同这诗句一般:“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因此没有什么不是一套枕席解决不了的。在古代,有一种枕头叫瓷枕,质地上与冰、玉等相似,抚摸一下顿时觉得清爽透彻。因此枕一方瓷枕,睡一床竹席,办一张凉榻,在这个组合床上用品后,遍身清爽。瓷枕的作用最不可轻视,因此有“圣人寒头暖足”的养生说法让冰凉的瓷枕格外受到欢迎。由此可以说,正是枕头的重要清凉作用,才让人觉得神情清爽。

石枕

东晋时期的文人王嘉在他的书中《拾遗记》讲了一个关于玉枕的故事:据说魏元帝的时期,宫中有一个虎头玉枕会作怪,魏元帝通过研究,发现枕头里的篆字后认为这是商朝旧物,是纣王与妲己所用之物,因此枕过这个的大多主人都会死于非命,乃是不祥之物,因此把这个枕头送给了仇人,最终导致这位人死去。但是这些传说不可当真,只能说明玉枕一直流传在贵族圈内 。

玉的质感与冰类似,因而被制造成凉枕,古人对于睡眠十分重视,认为玉这样的宝器用于镇上还有辟邪的宗教作用。李白还写过这样的“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因此只有好的枕头才能睡一个好觉。因此古人的枕头很多都是瓷枕或者玉枕为主,这些好东西往往成了传奇故事里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唐语林》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在唐贞元年间的时候,有人拿着青盐枕行贿。青盐枕当然不是一捧盐, 而是坚硬的盐块。

相关画面

青盐又名“戎盐”,“坚白似石”,故而能制成枕头使用。但唐代盐是由官方专买专卖,而且青盐本身价格不菲,怎能允许青盐枕在市面上出现了呢?所以青盐枕后来被封收入库,行贿人也遭到棒杀。《神农本草经》称青盐有“明目”的功效,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眼病。所以这青盐枕,其实也是药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一种让人能够安心的东西。

明代屠隆在其著作《起居器服笺》中说:取”碎磁石”琢成枕面,“下以木镶成枕”,可以起到“明目益睛”的效果,至老可读细书”。“有以大理石镶成者亦佳。”不过,古时人大概还没有注意到磁石的磁场和大理石的放射性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吧。著名的“临川四梦”里吕洞宾送给少年卢生一个枕头,因此借助这个他做了一个让他无不繁华的梦境,然而醒来后却只有一块冰冷的石头,因此才让他醒悟,人生的追求到最后不过是虚无的梦境。其实从枕头的材质来看,玉与瓷很相似,只不过价格更为低廉,因此这样的枕头也容易走进普通人家。

相关画面

宋代文人张耒有句诗:“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可见枕头的独特魅力。因此一个竹席外加一块石枕就能给古人一个美妙的梦想,想想都让人觉得舒畅。古人无论在哪里休憩似乎都愿意枕着石头休息一会,似乎成了这种自然的习惯。

王安石似乎对枕头也颇有研究,他说:“夏日昼睡,方枕为佳”,因此在夏季用方块的枕头更让人觉得通透,这种感觉让南宋诗人杨万里深得美感,因此也写诗说:“竹床移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

此外石头为枕或许来源于磨砺心性。

古人的审美境界里,往往是石头为枕,竹子为奴,二者互为影响最终成了文人的审美和磨砺性情的物件。“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尔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可见枕头的趣味是非同一般的。夏日室内酷暑难耐。那些文人。或者。百姓往往喜欢到户外乘凉。此时。少不了的是一张藤竹制作的凉席再有就是一个通透的石枕了。

此外,唐代的诗僧皎然他最喜欢的也是桃花石所制成的石枕,因此在炎热的夜晚他甚至会邀请友人同来欣赏,还写了一首小诗“六月江南暑未阑,一尺冰花试枕看,高窗正午风飒变,诗中不减春天寒。”

此外配合着竹席,仿佛须臾不可离开,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消夏如何写诗了。直到今天,床和凉椅一直沿用到今天。在四川成都的夏日里。无论街头巷角还是河边柳巷都能看到人们三五成群泡着在竹编凉椅里饮茶纳凉,一天时光就这样悠然度过。或许这些也来源于对于古代生活的继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炎热逐步转化成舒缓的风度,让人知道了石头与竹子消暑的智慧,还在发散着清幽的凉爽。

(图片来源于历史文化小观园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