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书画

风笛艺术 2020-05-15 09:46

原标题:征服奥斯卡的《小妇人》,令人如此上头的原因竟然是…… 

由导演格蕾塔·葛韦格(Greta Celeste Gerwig)根据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小妇人》于2019年圣诞节在美国上映后广受观众的喜爱,并收获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小妇人》电影截贞 图来源于网络

这部“神片”到底有多牛?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小妇人》拿下了6项提名,并斩获最佳服装设计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部充满女性情怀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来马奇家的四个女儿:端庄美丽渴望爱情的梅格(Meg)、看似反叛却很有主见的乔(Jo)、性格内敛细心善良的贝恩(Beth)、活泼开朗热爱艺术的艾米(Amy),在南北战争期间经历战乱、家庭、爱情的剧变中仍能互相理解和支持,并勇于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归宿的故事。

▲《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细腻温情的电影情节,影片最大的亮点要数剧中演员的服饰,本片服装设计师杰奎琳·杜兰(Jacqueline Durr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中使用的许多服装设计灵感和元素都是直接从1860年代的绘画作品中提取的,怪不得小编看完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姐姐啊,最佳服装设计奖实至名归~

▲《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电影中那些穿在演员身上的戏服是如何跟绘画艺术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呢?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揭开背后的谜底。

以绘画为灵感“缪斯”,展现女性之美

根据原著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小说中描述的画面以及导演葛韦格的荧幕设想,影片服装设计师杜兰为了更好的贴近人物角色,采用了19世纪中叶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做为“试金石”,小编来一一解析。

▲《小妇人 》电影截贞 图来源于网络

美国画家温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

温斯洛·霍默被誉为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画风既写实又古朴。

▲ 1880年温斯洛·霍默在美国纽约国家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霍默的作品主题通常体现了对普通人群的人文关怀。他笔下的人物描绘的细致入微,朴实自然,质感扎实,并展现出人物积极生活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除此之外,霍默的画作中还体现出自由的精神,在他笔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维多利亚时代刻板的乡村印象,看他的画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自由。

▲Winslow Homer《The Cotton Pickers》c.1864, 61.12 x 96.84cm,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正是因为霍默这样的艺术特色,让杜兰对其十分欣赏,再加上他的作品与原著的时代背景重叠,这也让影片中人物的服饰更贴合那个时代。

▲Winslow Homer《Gloucester Farm》图片来源于网络

剧情中,二姐乔与其他姐妹不同,她从小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男孩的模样,对浪漫和时尚似乎不感兴趣,与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形象不太一样。因此,杜兰在设计乔的服饰时加入了男性风格的元素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她黄色西装外套灵感便是来源于霍默的作品《Crossing the Pasture》中哥哥的服饰。

▲《小妇人》电影截贞 图来源于网络

▲Winslow Homer《Crossing the Pasture》c.1871, 66.7x 96.5cm,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当乔为了贴补家用而剪去一头秀丽的长发后,她所戴的帽子设计灵感也来自于霍默的另一幅作品。

▲《小妇人》电影截贞 图来源于网络

▲Winslow Homer《The Flowers Of The Field》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奇家的三女儿贝恩,她在影片中的造型设计也从霍默的作品中汲取了许多灵感。比如她那条带有印花的浅色长裙,头戴美丽的花环,有种波西米亚风的韵味。霍默早期的作品大多反映了美国人民愉快、富足的休闲生活,而影中的贝恩单纯善良,正是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正能量的“小天使”。

▲左:Winslow Homer《The Dinner Horn (Blowing the Horn at Seaside)》c.1870,48.9x34.9cm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霍默的画作《Eagle Head, Manchester, Massachusetts (High Tide)》非常符合导演葛韦格心中一幕电影场景的构想,可见霍默的艺术对影片画面效果的呈现有着深远的影响。

▲Winslow Homer《Eagle Head, Manchester, Massachusetts (High Tide)》c.1870,66x96.5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世纪法国印象派(French Impressionism)

马奇家的四女儿艾米自小最爱美,性格开朗,喜欢花哨的服饰,成年后的她和姑妈到巴黎学习的经历开始影响了她的穿衣风格。因此,设计师杜兰从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她用带有蕾丝和褶皱的白色连衣裙、薄纱的帽饰、华丽的耳饰为艾米营造出浪漫优雅的个人气质,这些都能从马奈和莫奈的画作中找到类似的造型。

▲左上:马奈《莫奈一家在阿让特伊的花园里》c.1874,左下:莫奈《花园中的女人》c.1866,右:《小妇人》电影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19世纪英国前拉斐尔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影片中对大姐梅格的形象塑造则借鉴了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独特美学。

▲《小妇人》电影截贞,图片来源于网络

拉斐尔前派是由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三位艺术家在1848年所发起的艺术团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学院派风格,提倡复兴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色彩风格。创作主题通常是一些虚幻、历史和空想的题材,浪漫而唯美,对以后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工艺美术运动等诸多美术流派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John Everett Millais《Ophelia》c.1851,76.2x11.8cm, Tate Brita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梅格相貌出众,偶尔也会爱慕虚荣,但她最后选择了爱情,和心爱的人一起过上了务实又浪漫的生活。也许杜兰认为梅格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和对浪漫的爱情的向往产生的内心冲突,就像拉斐尔前派在强调中世纪文化与强调现实主义的内部冲突,因此从拉斐尔前派的一些作品中提取了很多元素来营造梅格的人物气质。比如利用暖色调的荷叶边长裙搭配带有纹样的针织披肩,尽显温柔的淑女风。

▲左:William Holman Hunt《Portrait of Fanny Holman Hunt》c.1866-1868,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中梅格在婚礼上,头戴花环身着飘逸的白色纱裙,仿佛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精灵”一般美丽动人。

▲左:Dante Gabriel Rossetti《A Sea–Spell》c.1877,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国肖像画家赛勒斯·约翰逊(Cyrus Johnson)

除了四姐妹的服饰,作为电影中宣称自己就是“豪门”的马奇阿姨(Aunt March)由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扮演,梅姨在影中的戏服自然也同样有着欧式的华丽与时尚,尤其是她最抢眼的黑色蕾丝头饰。

▲《小妇人》电影截贞 图来源于网络

设计师杜兰对于马奇阿姨的造型灵感主要来自于英国肖像画家赛勒斯·约翰逊的作品,赛勒斯擅长描绘人物肖像,他笔下的人物古典写实,着装正式,具有庄重典雅之美,这点十分符合马奇阿姨的人物气质。

▲左:Cyrus Johnson《Mary Erskine, Lady Acland》c.1883,中:《小妇人》电影剧照,右:Cyrus Johnson《Anne Hood, Mrs Luttrell》c.1877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小编向大家分享两位能与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服饰和场景产生强烈共鸣的女艺术家及其作品。

寻求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

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和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这两位都是重要的印象派艺术家,也是在19世纪后半叶颇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上,两位画家的风格也十分类似,大多围绕日常生活描绘孩子和妇女。

▲左:马奈《头戴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c.1872,右:德加《玛丽·卡萨特的画像》c.1880-1884,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说说贝尔特·莫里索,她出生在家境优越的家庭,父母开明且十分鼓励女儿从事艺术事业。在这样充满宽容和鼓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莫里索的画风自然也是活跃生动。她的画崇尚光与色的和谐统一,人物情感刻画细腻,画面充满美好生活的诗意。

▲Berthe Morisot《In a Villa at the Seaside》c.1874 Toledo Museum of Art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莫里索和19世纪印象主义奠基人之一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是好友,马奈还当了一把“红娘”,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Eugène Manet),丈夫心甘情愿做她的得力助手,全力支持着她的事业。莫里索独特的艺术品味和出色的绘画技巧也让她赢得了在那个时代与男性同等的尊重,并在法国艺术的发展方向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Berthe Morisot《Woman and child on the balcony》c.1872,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发现莫里索很多作品的场景和氛围都与电影《小妇人》中温馨美好的场面相符,比如下图这幅《阅读》,莫里索捕捉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瞬间,柔和的光洒在母女脸上,她们正享受着难得的独处时光。而在电影中,这是不是与马奇家四姐妹与母亲一起读着父亲来信的画面一样,让人倍感温馨呢?

▲左:贝尔特·莫里索《阅读》c.1869-1870,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莫里索的作品《Lucie Leon at the Piano》和《The Piano》则让小编联想到贝恩第一次到劳里家弹奏钢琴时羞涩又紧张的场景。

▲上:Berthe Morisot《Lucie Leon at the Piano》c.1892,中:《小妇人》电影剧照,下:Berthe Morisot《The Piano》c.1889,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莫里索的画作中也有表现闺蜜间的日常生活,如交谈、梳妆、做针线、野外游玩等等。

▲左:Berthe Morisot《Conversation》c.1891,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Berthe Morisot《The Hairdresser》c.1894,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Berthe Morisot《Pasie Sewing in Bougivals Garden》c.1881,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来说说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她是唯一一个被法国印象派画家邀请参加作品展的美国画家。卡萨特与莫里索一样出生于优越的家庭,不过卡萨特的父亲一直不支持她选择艺术作为事业,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作为当时支持和倡议女性平等的代表性人物,卡萨特热爱描绘女性,尤其擅长对母女关系的表达。画风严谨细腻,情感真挚,十分打动人心。

▲Mary Cassatt《洗浴》c.1892,100.4cm×66cm,芝加哥艺术学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卡萨特下图(左)这幅作品展现了女儿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用温和的光线、明亮的色彩烘托出母爱的主题,这一幕是不是很像马奇夫人和她的女儿相互依偎的情景呢?

▲左:Mary Cassatt《Mother and Child Reading》c.1913,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下图这幅作品中,穿粉色礼裙的淑女,是不是与大姐梅格参加舞会时的装扮十分相似?

▲左:Mary Cassatt《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 in a loge》c.1879,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看这幅女性肖像画,穿着正式考究,气质自信优雅,简直就是马奇阿姨的既视感啊!

▲左:Mary Cassatt《Lady at the Tea Table》c.1883-1885,右:《小妇人》电影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认为,无论是莫里索或卡萨特,都与《小妇人》中温柔善良,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女性有着相同的特点,她们都是那个时代面对传统观念寻求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

遗憾的是,这部“不负爱与自由”的电影《小妇人》无法在大荧幕如约而至,喜欢原著的看官们还需再静候一段时间,不过小编相信,这部电影所传达的艺术美学和精神力量一定能俘获人心。因为我们会在影片中感悟到:即便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成长就是要努力活出最令自己骄傲的样子!只要坚定信念,一定能到达内心自由的彼岸!

(图片来源于风笛艺术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