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艺术家 >艺术家

简书 2020-05-05 14:46

原标题:灵感汲取于精神病艺术的画坛怪杰

1

Jean Dubuffet(1901-1985)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类发展划分为三个领域:真实界、幻想界和符号界,并辅之以三界图进行解析。越严重的精神病人,处于其中的症状之结把三界的圈线扭结得越紧密,也就是无法将现实与幻想分离开来。而幻想界所指,正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之源泉,当这一切与艺术发生联结之时,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效果。

2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三界图

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杜布菲痴迷于精神病人所创作的艺术并从中汲取灵感。

41岁的让·杜布菲最终下定决心踏上艺术之路,但没有人会给他打上“大器晚成”的符号,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打磨自己手上的画笔,更多的状态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画画停停,仿佛是一场儿戏。1942年是他艺术的起点,1943年他带着一些类似小孩的涂鸦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这时他已经展现出扬弃传统的绘画技法,并再造绘画主题的想法。

3

《LeMetro 地铁》,1943

前半生的日常景观成了他的灵感之源,他不再用常人的视野重现现代城市和居民之间的关系,而是用另一种角度来阐述被压扁的“现代人”,继而挑战文化标准的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学术观念。

半路出家的叛逆者

说到二战后现当代艺术,一讲到童真绘画,必定会想到米罗那些可爱的星星月亮符号。与米罗不同的是,杜布菲的孩童涂鸦更像是童话故事的暗黑系列。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因为他喜欢在作品中玩双关语和暗讽的把戏。

4

《the life of pleasure 愉快的生活》,1944

不光是他的画作让人肾上腺激素激增,他的嘴巴也常常能引发舆论狂潮。他对因循守旧和主流文化进行攻击,将其描述为“窒息”。相较于学院里的知识分子,他常常将自己定义为野蛮人,但事实上他真的像他的画表现出来的那样粗糙,稚拙,是个野蛮人吗?

答案很显然不是。

1901年7月31日,让·杜布菲出生在法国勒阿弗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酒商。聪慧过人,又博览群书的他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业。到了高中阶段,他白天在哈佛尔当地高中上课,晚上就在一家艺术学校上课。在杜布菲十七岁那年,父亲举家搬迁到巴黎,于是他在法国朱利安学院又上过一段时间绘画。

5

让·杜布菲

一年后,杜布菲便放弃了学业,因为他拒绝接受传统美术训练。虽说是这样,但他私底下还是继续画画,只是把精力同样也用在了音乐,语言学习,实验性戏剧和木偶艺术上,希望在这些事情上寻找到慰藉。二十岁的他还早早进入了艺术圈,结识了当时的超现实主义群体。但他并不打算靠兴趣过活,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他接手了家族的生意,做起了葡萄酒买卖。在这个期间他反复提笔又放下,不想走过别人已经开辟过的老路,又摸索不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宁愿先让自己不再绘画。

他是世俗常规的叛逆者,但确实始终忠于内心的朝圣者。

等到他再一次下定决心拿起笔来的时候,也就证明他心中一条新的道路逐渐成型。1942年,他惊觉儿童绘画中的秘密:那就是一个图像可以是具象,但又能冲破写实的常规,他感觉这种具象似乎负载着某种难以言宣的力量与新的东西。他在这条半具象的绘画道路上摸索了一段时间,不久便发现其中的局限性与重复性,于是他又踏上征程寻找更新的形式。

6

《Le voyageur égaré》  1950

“艺术带给人们的应是最直接的情绪反应”

早在1937年,德国举办的一场“退化艺术”展览中,杜布菲便深深受到精神病艺术的感染。这次展览主要是精神病人的作品,旨在嘲讽当时艺术之混乱无序。这反倒成了杜布菲灵感的基础。

“疯狂使人逃脱桎梏,展开幻想的翅膀。”杜布菲认为疯狂带有一股原始的生命力。

他拒绝在主流艺术和文化上寻求灵感,反而更愿意通过阅读普林茨霍恩医生来进行自我教育。普林茨霍恩的著作《精神病患者的绘画》(Artistry of the Mentally Ill)让他看到了精神病患者极具情感野性的张力,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原始力量从这些作品中喷涌而出。他开始痴迷于搜集精神病患者的作品,并且走访多地的精神病院来和这些特殊的艺术家们进行接触。他自己也沿袭了这种天然的野性,尝试在画作中展现出来。

7

《Le voyageur égaré》  1950

1945年,他在给普林茨霍恩医生的信件中首次提出了“原生艺术”一词。也是在这一年,他艺术生涯中最有特点的创作诞生了。受到Jean Fautrier的影响,他将沙子、碎石、焦油和稻草结合在一起,形成厚重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画布上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纹理,这种作为自然物体的绘画真实,在获得他所寻求的神秘、原始效果方面,是最为重要的。从底子里或模糊状物中浮现出来的是畸形人物,在他们身上把疯狂的特点和史前艺术的丰富形象的力量结合起来。当Dubuffet变得越来越痴迷于纹理时,他开始大幅限制他的调色板,专注于深色、单色的画面。

8

《The Busy Life》 1953

六十年代初,热衷于挑战美学边界的杜布菲创作了一种装饰画形式,并且以无意义的“乌尔卢普”命名之。而这个灵感则来源于电话线和儿童涂鸦。这个系列的绘画以红,黑,白,蓝色调为主。缠密弯曲的线条,杂乱的颜色和抽象的形态让画作呈现出紧张感,杜布菲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对此感到舒适,他只管呈现出其不安心灵中的奇异世界。

9

《family life》  1963

10

《Site domestique (au fusil espadon)》  1966

直觉性于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艺术只能依靠心灵敏锐的感受力,智力和知识在此无用武之地。随着对原生艺术的了解深入,他甚至还界定了“好艺术”和“坏艺术”,丑陋和美丽并不是衡量两者的标准,而是像他所欣赏所创作的作品那般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情绪反应。

“两位一体”的艺术大师

“艺术就是随时要有新的主题,新的观念,新的灵感,艺术应使人们感到愉悦,或为之震惊,就是不能感到枯燥无味。”杜布菲如是说道。

纵观他的艺术生涯,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杜布菲有个习惯,总喜欢在一段时间里画一个单一的主题或几个相关的主题。这种带有计划性的创作规律,与他所秉持的野性,自由,随意的艺术观念相悖。再过一段时间他又会从中跳脱出来,探索新的形式,不断地发现,运用,推翻,与之前的风格大相径庭。他不会重复别人,更加不愿意重复自己。虽说是这样,人们发现其在主要创作抽象绘画的时候,仍穿插创作上一阶段风格的具象事物。

由此便可以看出他的内在具有强烈的矛盾性。

11

《Theatre de memoire》 1977

再比如说,他的创作总是忽略观众,不理会艺术史,但是他又强调艺术要接近大众;不断阅读追求新知,又高扬反文化的大旗;蔑视权威,却在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做展览;轻视荣耀,却接受威尼斯双年展的表彰;不屑将艺术商业化,却用心经营着自己的作品,甚至为自己的作品撰写评论。

他把人生一分为二,前四十年在红酒生意和绘画之间摇摆不定,后四十年终于回归到绘画上来。他让人捉摸不透,看似笃定却又自相矛盾,看似疯狂却又理智缜密,看似超脱却又精通生意门道,看似孤傲却又拼命想接地气。不得不说,像是有两个人格在他身上反反复复进行较量。他如此痴迷于精神病艺术,我寻思他的性格里或许也带点人格分裂的倾向,因而才能理解他们的神秘世界并为之着迷。

在1985年去世之前,他在世界各地的回顾展和展览中展出了他的作品。反抗艺术、文化和知性主义,在此基础建立起的原生艺术是属于他个人的美学。他的原始的艺术创作方法,以其孩童般的人物形象和大胆的视觉戏剧性色调,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在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发展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爵士乐队 Jazz Band》  让·杜布菲  1944年出品

(图片来源简书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