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中国美术报 作者: 邢千里2020-04-29 10:45

原标题:云展览应扬长避短 实现技术红利

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特殊语境下重新面对所谓云展览、虚拟博物馆、线上资源开放等话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意无意地偏离我们对艺术本质属性和当代使命的理性认识。

云展览这个听上去十分时髦的称谓事实上并不新鲜,无非是线上展览的升级版。之所以在今天变成焦点话题,一个不容否认的原因就是此次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那么问题来了,线上展览或展示之所以没有成为今天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主要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替代传统展览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和利用云展览的优势、发展空间和局限性?线上与线下展览之间合作与互通的可能性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必须抛开当前的特殊疫情背景加以讨论才是理性和具有建设意义的。

不论收费与否,也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展览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质,这也是艺术长期以来“成教化、助人伦”使命的具体体现,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以及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理想等均源于此,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认识并无太大差异。不过,稍微了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艺术自身固然种类、风格众多,各式博物馆、美术馆层出不穷,但占据话题和话语权主体的,依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而成的优秀文化艺术遗存。不论是神秘博大的宗教艺术、恢弘精致的宫廷艺术,还是恣意空灵的中国文人画、明快多彩的印象派或者严谨细腻的细密画,从具体的文化根基、艺术指向或者接受语境等等来说,大都与今天我们的现实处境相去甚远。博物馆精心保护、展示和宣传那些经过历史涤荡侥幸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却希冀它们可以走进每一个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似乎是一个永远的悖论和难题。

fdc6d91af5d64077b8554812ecf40935

客观而言,单纯地观看展览,浏览一排排的展品,看看几十上百字的简要说明,加上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氛围营造,对于绝大多数观众的真实收获来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展览的设计初衷是非常可疑的——除非主办方更在意的是展览的舆论效果本身。网络技术时代下艺术传播的有效性和美育使命的实现所面临的问题与本雅明所论述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境况如出一辙却又远比后者复杂。黄宾虹一张六尺整开的山水与伦勃朗烟盒大小的铜版画在电脑显示器或手机屏幕上的尺寸相差不大,极少有人真的关心作品下方的尺寸说明并在脑海中试图进行还原和对比,当然几乎更不会有人将两件作品放置到其原本的欣赏或使用时空中加以认知。关乎作品本身的诸多重要因素就这样一点点被妥协、被剥离,然后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进行“云复制”,一个几乎全新的、独立的艺术创作、阐释、传播和接受生态逐渐形成并实现自足。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观看展览并不是一个知识和体验叠加乃至提升的过程,反而往往是进一步的简约化和碎片化。

云展览的积极方面显而易见同时也是相对和具有针对性的,对它的利用和警惕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和思考。云展览的迅捷性、复制性和互动性对普通民众的美育要求具有优势,也为艺术工作者、爱好者及相关学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了一定便利。云展览虽然在体验感、展品本身的信息量等方面较传统展览“损耗”更大,但同时以惊人的速度和倍率传播和普及着艺术,也在潜移默化中缓慢地渗透进社会大众的日常。

LOCAL202004150851000548430431740

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云展览不会也不能成为博物馆的主要模式。展品本身内涵的缩水是必然的,艺术的自身属性与大众接受之间的悖论永远存在。不过,只要我们对艺术的美育使命还有共识,只要我们能对云展览不做简单化的一刀切处理,而是根据展览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不同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就可以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实现技术红利。但作为一种调剂和补充,云展览不能代替传统展览形式,更不可能成为实现艺术美育使命的主力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