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2020-04-17 09:41
原标题:纽约大都会馆长谈150周年:用数字分享更多的博物馆故事
2020年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创建150周年。受疫情影响,目前大都会博物馆处在闭馆状态,150周年庆也移至线上。
近日,在博物馆生日之际,纽约大都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H·韦斯和馆长麦克斯·霍莱因发表了视频,谈及了疫情当下的大都会150周年。霍莱因表示,在疫情期间,大都会以数字系统及社交媒体频道,“将博物馆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1870年4月13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确立建馆,2020年是大都会博物馆创立150周年。从创立至今,大都会博物馆已拥有超过150万个藏品,分布在200万平方英尺的面积上,每年有7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更是有超过3000万的游客在线浏览博物馆的藏品。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在大都会博物馆庆祝
2020年,大都会博物馆因疫情闭馆
近日,大都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H·韦斯(Daniel H. Weiss)和馆长麦克斯·霍莱因(Max Hollein)发表了视频,谈及了疫情当下的大都会150周年。
在视频中,大都会博物馆馆长麦克斯·霍莱因表示,“4月13日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大生日,我们希望以重要的方式去庆祝,因为对大都会博物馆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有许多的计划,当然,目前这些计划都因疫情而改变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那些遭受病毒的人们得到帮助,大家一起挺过这一阶段。”
大都会馆长麦克斯·霍莱因(左)和首席执行官丹尼尔·H·韦斯(右)发表的视频
对此,麦克斯·霍莱因表示,大都会博物馆将加入到社区行列,”我们将会分享那些我们能分享的东西,去帮助那些我们能帮助的人。我们有纺织保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为卫生工作者生产口罩,我们查看了不同实验室中拥有的所有设备,并使用了这些设备来帮助大家。”
大都会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制作面罩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性艺术博物馆,它兴起于美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镀金时代”。彼时南北战争的结束为美国工业化发展扫清障碍,伊利运河、新修筑的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交通促成了纽约作为美国国际性大都会的迅速崛起,经济的繁荣、财富的暴涨与纽约作为新兴移民城市的“文化短板”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摄影档案,大都会博物馆展厅内部
1866年7月4日,美国著名律师约翰·杰伊在美国独立日纪念活动上提出美国也应立即建立一个艺术博物馆的设想。四年后由纽约美国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5月24日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宪章规定大都会博物馆采取向纽约市政府和私人组成的董事会负责的管理模式,旨在为美国人民提供艺术与艺术教育,推动建立伟大的“文化纽约”。1872年2月2日,大都会博物馆在第五大道第681号建筑内正式开馆,这在美国艺术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都会博物馆首席执行官尼尔·韦斯表示,“大都会博物馆于1870年创立,纽约人希望建立起一个文化中心,这将有助于纽约成为世界上强大的文化中心。而关于建馆者,他们是远见卓绝的。当时他们没有建筑,也没有艺术藏品,但他们有野心,有远见。随着我们的藏品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日益成为了纽约市,甚至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多德沃斯大厦开幕招待会,1872年《哈珀周刊》
在历史文化学者江振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历史及文化功能》一文中,谈及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期是初创期。最早入捐博物馆馆藏的是美国铁路官员约翰·泰勒·约翰斯顿私人的藏品,包括174幅欧洲的绘画和数具古代罗马的石棺。1873年,美国前陆军军官、驻塞浦路斯领事卢吉·帕尔玛·德·塞斯诺拉被任命为博物馆首任馆长,博物馆购买了塞斯诺拉收藏的古代文物,并搬迁至第14街西侧的道格拉斯大厦进行展出。1880年伊始,为了拓宽收藏展览场所,大都会博物馆在纽约中央公园设馆开幕。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位于第十四街的内部场景,弗兰克·沃勒,1881年
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经济已经跻身世界第一,纽约集聚了一大批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金融巨擘和艺术收藏家。作为纽约艺术文化的代表,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美国金融大亨J.P.摩根担任博物馆主席期间(1904年至1913年),捐赠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古希腊重要艺术品和古埃及古物。
1924年,博物馆馆长罗伯特·德·福雷斯特建造了大都会博物馆的美国馆,从而开始注重对美国本土艺术文化品展开专题的收藏展览。
1938年,大都会博物馆收购了修道院博物馆,该馆原为著名富商约翰·洛克菲勒三世斥巨资修建。
1946年,大都会博物馆又收购了服装艺术博物馆,并将其更名为时装学院,该馆拥有16000件藏品。这样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已经进入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的行列。
197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外
第三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都会博物馆进入大规模扩建期,新建了埃及的丹铎神庙(1978年),扩建了包括24个厅的美国馆(1980年),新建专藏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艺术品的迈克尔·洛克菲勒展厅(1982年),专展现代艺术的华莱士展厅,专展欧洲雕塑艺术的克拉维斯展厅。到20世纪90年代,先后投入了朝鲜艺术展厅(1998年)、古代近东艺术展等,大都会博物馆较之19世纪80年代已经扩大了20倍,俨然变成美国“博物馆中的博物馆”。
大都会展厅内部
如今,大都会博物馆已经成为纽约市乃至全美公众教育的枢纽,承担着收藏珍品、保护文物、布设展览和面向公众教育等多种功能。在这次特殊的疫情时刻,尼尔·韦斯表示,“无论在困难时期或是疫情时期,博物馆都会为大众服务。当然,目前由于公共卫生情况,我们不得不关闭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有着很好的数字系统。”
对此,目前,线上庆祝成为了大都会博物馆150周年的重头戏。馆长麦克斯·霍莱因表示,“我们也一直在开发我们的数字系统以及社交媒体频道,我们正试图将博物馆分享给更多的人。”
大都会360°项目
大都会当前展览
大都会博物馆在官网写道“通过展览,活动和与艺术联系的新方式来纪念2020年的大都会150周年。”从在线观看“5,000年的艺术”,到“大都会360°项目”,再到“在家探索博物馆”、语音导览等,大都会已成功将艺术的故事搬到了在线上。
虚拟展览:1870-2020
在线展览“虚拟展览:1870-2020”内容取材于原计划2020年3月30日举行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50周年展览,呈现大都会的历史与重要藏品。当博物馆关闭后,博物馆以线上的方式,呈现展览中的重要作品。
范·戴克,《圣罗莎莉(Saint Rosalie)的遗骸》
其中,范·戴克(Van Dyck)在作品《圣罗莎莉(Saint Rosalie)的遗骸》是在疫情爆发时在西西里岛的巴勒莫隔离时创作的。这幅作品也是在1871年的第一批收藏作品之一。如今,随着疫情的爆发,该幅作品的主题已具有新的意义。
1905年,大都会博物馆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新领导人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开设了自修室,以鼓励学生,艺术家和设计师使用,以激发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博物馆的首位女性专业人士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是这一运动的开拓性人物。
作为15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从2020年1月24日开始,大都会博物馆将每月从博物馆的影像档案中挑选放映三到四部影片,包括了1920年代以来博物馆制作和收藏的超过1500部影像资料,也包括鲜为人知的艺术家简介和纪录片,以及有关艺术制作技巧和博物馆幕后镜头。
大都会博物馆线上影像档案
在最新一期的影像中,该栏目讲述了“策展人的选择(Curators’ Choices)”,短片围绕着1982年的一场展览展开,该展览展示了大都会博物馆是如何以不到5,000美元的价格收购的作品的。在影像中,二十世纪艺术策展人洛瑞·斯托克斯·西姆斯(Lowery Stokes Sims)、希腊和罗马艺术策展人迪特里希·冯·博特默(Dietrich von Bothmer)、古代近东艺术策展人普鲁登斯·哈珀(Prudence Harper)、版画与影像艺术策展人科尔塔·艾夫斯(Colta Ives)及乐器策展人劳伦斯·利宾(Laurence Libin)分别讨论了收藏和估价的哲学、他们最喜欢的艺术品以及博物馆生活。
大都会博物馆故事(Met story)
当然,视频系列并非是旧的资料片段,新拍摄的“大都会博物馆故事(Met story)”视频系列则是一个为期一年的社交媒体计划,旨在分享参观过大都会博物馆的人的故事,谈及他们自身与博物馆的联系。这些分享故事的人则包括艺术家、策展人、老师、设计师、演员、博物馆工作人员、公众人物等。同时,这些故事也将被分割为不同的主题,如“回顾与期待”、“打破边界”、“被看见”等。
大都会博物馆故事系列,影像档案馆斯蒂芬妮·波斯特讲述她的博物馆故事
目前,大都会博物馆的线上活动正在继续。除了线上观展外,影像档案栏目与“大都会博物馆故事(Met story)”也将定期更新。
与此同时,大都会博物馆也鼓励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你的大都会故事是什么? 在#MyMetStory与社交媒体上共享你的故事。提交你的故事。”大都会博物馆在官网上写道。
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150周年特展
为庆祝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150周年,展览将展出超过250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几乎涵盖馆藏中所有的艺术类型,呈现人类5000年艺术史。展览还将借助档案资料和沉浸式装置,回顾博物馆的历史,重申收藏使命并展望未来愿景。
第一单元:初创时期
1870年,纽约州议会通过法令批准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致力于艺术的研究与保护,向人们展示、普及艺术,提升纽约市文化景观。这一展厅将特别展出该馆最早的一批藏品,包括塞浦路斯文物、托尔特克文明雕塑、欧洲经典油画和日本盔甲等。
《胜利女神》(Victory),Augustus Saint-Gaudens,1914-1916年翻制版
第二单元:艺术为大众
20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将目光投向传统社会精英之外的受众,向设计师、手工艺人和学生敞开大门,进一步拓宽收藏领域。第二单元展厅将聚焦三类专题收藏:乐器、纺织、版画素描。
第三单元:奢华之愿
同样在这一时期,大都会博物馆开始收集来自欧洲皇室和贵族的珍品。本单元主要展出镀金时代以来美国收藏家们捐赠的藏品,亮点包括维米尔的油画《持琴的年轻女子》、15世纪雕塑《圣母子与天使》、18世纪法国宫廷装饰艺术等。
《持琴的年轻女子》维米尔,约1662-1663年
第四单元:考古收藏
大都会博物馆从1906年以来长期赞助埃及、中东等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本单元聚焦1920-1930年代的项目——当时的政策允许赞助者保留部分出土文物,因而大幅扩充了博物馆的相关收藏——同时还将介绍博物馆近年来的相关发掘项目。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法老 Hatshepsut 雕像,约公元前1479-前1458年
第五单元:国家叙事
本单元重点关注1924年“美国翼”的开放,呈现大都会博物馆的美国艺术收藏如何帮助强化美国人的国家意识和国民精神,最重要的展品是美国画家 John Singer Sargent 的代表作之一《X 夫人肖像》。
第六单元:收藏愿景
1929年,美国富商 Havemeyer 夫妇将他们收藏的近2000件艺术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其中包括德加、马奈、莫奈、塞尚等法国画家的作品,印象派艺术从此正式进入美国大众的视野。
《14岁的小舞者》(The Little Fourteen-Year-Old Dancer),埃德加·德加,1922年翻制版
第七单元:理解现代主义
本单元重点关注1930年代左右,大都会博物馆在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收藏、展示和相关项目,展品主要亮点包括毕加索、布朗库西、Georgia O’Keeffe、Charles Demuth 等艺术家的作品。
第八单元:破碎的历史
这一单元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呈现战争时期大都会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保护欧洲文化遗产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介绍德国考古学家 Max von Oppenheim 发掘的叙利亚文物辗转入藏博物馆的故事。
《利比亚女先知(Libyan Sibyl)》素描手稿,米开朗基罗,约1510-1511年
第九单元:建馆百年
1970年,大都会博物馆迎来100岁生日,为此举办了持续18个月的庆祝与纪念活动。活动期间,博物馆对自身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反思,重申收藏使命,并探讨艺术家的实践对当代社会造成的重要影响。
第十单元:广阔视野
整个展览的高潮是过去30年来新增藏品的展示,这些作品覆盖全球各个地区的各种艺术形式,强调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愿景,以丰富的背景叙事揭示不同社会、文化、政治、历史之间紧密而复杂的联系。
大都会馆藏,《照夜白图》,(唐)韩干,约750年
安第斯之冠(Crown of the Andes),约1660年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