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文汇报 2020-03-10 10:29

原标题:为城市旧貌换新颜公共艺术品将永久保留于杨浦滨江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早已对身边的大拆大建心生厌倦,并且对我们祖先的历史随废墟化为乌有而满腔愁绪。或许,通过将公共艺术和城市更新的实践成果引入展览,把举办“空间艺术季”取得的收获应用于城市更新的实践,将为我们如出一辙的城市景观带来新的可能,为灰暗繁杂的都市印象给予新的体验。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英文简称“SUSAS”)闭幕后,21件公共艺术品永久保留杨浦滨江,成为见证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杨浦滨江

一直以“流动的展场”作为举办特色的空间艺术季,选择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作为主展场,其中杨浦大桥以东的2.7公里岸线更是随着展览的开幕首次对外开放。今年空间艺术季邀请到素有“日本大地艺术之父”之称的北川富朗担任总策展人,以“相遇”为主题,分别从“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大版块展开,彼此之间前所未有的碰撞,令空间艺术季所秉持的“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理念更加丰满与多元。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段,曾是上海近代工业的起点,代表了上海城市工业文明特色。自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浦江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也因此揭开了杨树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直至20世纪上半叶,该地区已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工业之最,杨浦滨江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ti3423424mg

但当这条工业带逐渐褪下原本的使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仿佛被时间所遗忘。前往岸边的道路崎岖且荒芜,搬离的厂区仍以“闲人莫入”的标牌警示着路人。兀自生长的密林芒草以及斑驳的铁锈切断了人们的生活痕迹。如今,我们得以看见在闲置或荒废的杨浦滨江工业带,已然成为市民聚集休闲的生活场所,而那些工业遗存以及其背后所见证的历史,也编织起滨江步道上的景观小品,老码头原有的肌理因此保留,但也同时赋予了它另外的使命。

北川富朗一直以来也以“艺术介入地域”的方式不断赋予一个地方新的活力。但在他看来,谓之“活化”区域,最重要的是让住在那里的人能够对自己住在这里或者是对自己的祖先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这件事抱有一种自豪和骄傲感。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结合杨浦滨江公馆空间的场所特征在地创作,这些作品被永久保留于滨江岸线。

两大版块的作品主要展示在位于杨树浦路468号的毛麻仓库中。这个始建于1920年的仓库,其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简洁的红墙立面,是滨江带现存建筑中最早的无梁楼盖仓库,凸显了上世纪20年代的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并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不同经济时代的涤荡,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史中不可忽略的印记。

timg

延伸阅读:

向水而生 向史而新公共空间是一件艺术品

21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上海一直试图开放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滨水空间,还之以自然本真,留之以工业文明,塑之以城市生活。黄浦江与苏州河工业遗产带所构成的“T”字形骨架构成了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特征,对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兼具铿锵之美与粗放之气

杨浦滨江拥有15.5公里上海浦西中心城区最长岸线。杨树浦工业区作为上海乃至近代中国最大的能源供给和工业基地,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地人一语双关地把杨浦区称为“大杨浦”,就是因为它是上海开埠以来最集中的工业区,承载着大工业时代带来的荣耀与创伤,兼具铿锵之美与粗放之气。我们将一个雄心勃勃的构想分解在每一处挖掘和设计中,消化于江边的每块碎石和每株草木里。这种宏大与细微并存的思考方式促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场所,成就了锚固于场所的物质留存与游离于场所的诗意呈现。

从对工业遗存全面的甄别、保留与改造、到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探索、再到水岸生态系统的修复、基础设施的复合化利用与景观化提升,杨浦滨江正是通过公共空间的复兴,将工业区原有的特色空间和场所特质重新融入到城市日常生活之中,使之从过去人们记忆中的“大杨浦”印象中蜕变而出,迎来新的身份认同。

船坞空间折射斑驳沧桑之美

船厂地区是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片区,昔日的毛麻仓库作为主展馆。小船坞36米宽、200米长,大船坞44米宽、260米长,这种超尺度空间非常震撼。大坞门背后是滔滔的黄浦江水,偶尔间会看到坞门一侧有大的船桅缓缓驶过。大小船坞独具特色的钢板桩的墙面,经历多年反复涂刷,呈现斑驳沧桑之美,折射出由于历史的叠合而带来的时间的厚度。它从过去慢慢走向现在,蕴含故事,带给我们无限想象。

小船坞不仅作为开幕式的场所,还作为艺术家作品以及大型的多媒体装置艺术展示的场所。整个船坞当然也是作为一个最大的艺术品而呈现。在小船坞,我们用了6300根脚手架杆件进行搭接,形成一座连桥和一个大的台地,其中的船形舞台是开幕式表演的主舞台。同时希望大船坞能够在空间艺术季期间以及艺术季之后,举办各种各样的论坛和艺术时尚活动。真正把原来修船、造船的一个空间转化能介入当下生活的一个时尚空间。

与此同时,设计者对整个展场5.5公里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三馆一带的功能和空间格局。首先将船厂地区(包括毛麻仓库与大小船坞),作为主展馆片区,将原烟草仓库(也称之为绿之丘)作为中部非常重要的大型艺术驿站;东部地区的杨树浦电厂的灰仓艺术空间作为结尾处的重要艺术驿站。

“在地性”相遇

这一季的主题是相遇,首先是艺术和公共空间的相遇。将艺术品放在杨浦滨江南段充满工业特色的开放空间之中,必将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让艺术品成为公共空间的一个有机部分,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与艺术性;反过来,空间与场所也界定与支撑了艺术品存在的合理性。这一届空间艺术季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不是置身于艺术馆里的艺术展览,而是希望艺术品真正能够跟它所在的场所相锚固,就像从这个场所当中生长出来,同时它的精神价值又是游离在场所之上的。

其次是当下与历史的相遇,杨浦滨江有着丰沛而厚重的工业感,改造后的它更被称为不间断的工业文明博览带,因此我们对艺术作品在广阔场所的定位都做了精心的布点与比选,延续着“向史而新”的建筑史观一样,将历史看作“流程”,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之中,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与之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我们对场所介入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更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tim464454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人与人因借艺术主题的相遇。曾经杨树浦路以南都是鳞次栉比的工业企业,到处都是高高的围墙,到处都挂着闲人免入的招牌,老百姓实际上临江不见江,整个滨水用地更多的是提供给了工业。当然它曾经作为上海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为上海做了很大的后勤保障,但是随着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能够真正做到还江于民,真正让闲人免入的这些空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观光健身运动的共享开放的空间,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充满工业特色的开放空间

对于建筑师来讲,最欣慰的就是看到每天黄昏的时候,周围的居民摩肩接踵地来到这里纳凉散步,健身交流。它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空间,更应该成为老百姓日常愿意去使用的空间。在这样空间里的相遇,我期待并相信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

当代艺术的创作既需要对所处环境的敏感度,也需要一种传达能力,同时还需要清晰的思绪和克制力,通过艺术、建筑和文化与自然在更广阔的地理环境中相互作用创造新的魔力空间,5.5公里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也许会是艺术季最大的一件公共艺术品。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