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作者:范昕2020-02-27 09:42
原标题: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创作主题——医者仁心!
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些日子里,太多冲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以专业素养与仁爱精神为救治抢时间、向死神夺生命,再次赢得全社会的关注与敬仰。
医者仁心,其实构成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经典创作主题。司徒乔、俞云阶、黄胄、方增先、黄永玉、靳尚谊……很多艺术名家都曾为医者画像,以不同的艺术手法铭记医者给予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暖心记忆。
感动过无数人的白求恩医生,给了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抗战时期,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组织医疗队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救死扶伤的故事,感动过无数人。这位伟大的医者也因此给了艺术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其中,司徒杰创作于1956年的雕塑《白求恩像》,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一批完成的纪念碑式雕像之一,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件杰作。这件作品以古典写实主义风格及美学精神融合中国传统审美特点创作而成。1979年纪念白求恩逝世四十周年时,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白求恩》邮票,就是以其作为底版的。宋韧、肖峰这对艺术伉俪合作于1973至1974年间的油画《白求恩》,刻画白求恩在战地手术时的镇定、果敢、沉着、智慧,同样成就了美术史上的经典。当时他们正经历着一段特殊的病房生活,对医者的仁爱精神感激不尽,对医护专业也较为熟悉。画中很多细节都颇为讲究,例如描摹白求恩的手术姿势相当内行,白求恩当年亲自用木头制作的适用于敌后游击战的“手术鞍”也被搬上了画面。这幅《白求恩》问世后,被印成挂图、美术图片、年画、中小学生教科书插图等,影响十分广泛。
描绘深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们,很能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新中国医疗事业的起步和成长阶段,深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在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材于这些医者的美术作品多年间持续涌现,贴近生活,朴素亲切,很能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田间地头一批“半农半医”的卫生员,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以朴素实用的治疗,满足着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浙派人物画奠基人之一方增先,1968年画过《赤脚医生》,为一位年轻的乡村男卫生员留下侧影。以表现边疆人物著称的黄胄,画过一系列《出诊图》《风雪出诊图》,描绘背着药箱的女医师或在雪地上疾行赶路,或骑着马儿迎风前行。创作于1973年的油画《渔港新医》,是陈衍宁为新中国美术史贡献的经典作品。港口码头边,一位青春洋溢、朴实健硕的女“赤脚医生”手提防病凉茶,为出海归来的渔民们送药上船,这幅画刻画了这样一幕很有生活质感的动人情景。画中,姑娘那提着凉茶桶的有力双手以及那踩踏在船帮上的赤脚格外引人注目。
聚焦非常时期白衣天使的大爱仁心,一批美术佳作涌现了出来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尤其让人深味医者的重量。聚焦非常时期白衣天使的大爱仁心,展现特殊事件中触动心灵的社会现实,一批美术佳作涌现了出来,恰如其分地诠释着“为时代造像”。
“非典”当年,黄永玉就创作了一幅《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并将其捐献出来。画幅间充满着诗意,一株高洁的白荷与一身白衣的医务工作者互相映照。这位艺术家用自己最钟爱的荷花来礼赞彼时正奋斗在一线的人们。杜国浩创作于2004年的粉画《洁白的屏障》,摘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也正是取材于“非典”。他并未直接描绘医务工作者们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场面,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他们上“战场”前集体穿戴防护服的片段。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临危时的淡定、有序和严谨。2009年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赵振华大型三联组画《抗击“非典”》,更称得上一幅记录“非典”的经典之作,传播甚广,令很多人过目不忘。其中最为醒目的中间一联似在为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们塑造出纪念碑式的英雄群像,左右两联则分别选取的是“紧急救护”和“累倒在前线”的具体场景。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