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月5日,一则时长一分钟左右的视频刷屏各个社交平台,视频中除了背景乐没有任何人交谈的声音,只有白板上写着话语,其中一句“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让人尤为深刻,而这句话也正是视频中的主人公,也是视频的策划者之一Francesco Xia站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街头向全世界说的。 

一时间,视频火了,这个被称为“意大利中国男孩”火了,“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成为“流行语”。

0

1

▲ 意大利的中国男孩

男孩Francesco Xia,是意大利华裔,出生在都灵,生活在佛罗伦萨,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的经济管理系。当他通过电视得知中国发生疫情的同时遭受歧视时,他决定走上街头对人们说,“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请不要对我歧视”,于是他让会中文的妻子帮忙,写下这句话。这样的决定是为了为中国加油,也因为从小生长的环境中让他经历过遭受过歧视,做出的勇敢选择。

2

▲ 路人纷纷上前与意大利的中国男孩拥抱

而他本人在呼吁停止歧视行为,为武汉加油的发声仍在继续。 

与Francesco Xia采访过程中,他透露佛罗伦萨市长发起的“拥抱中国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也是他本人,此外,他还向征集了在意大利学习工作生活的人们一起为中国传递正能量的活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等你”。在采访中,“凤凰艺术”了解到关于这支视频,Francesco Xia及其团队的想法和期待,以下是完整采访:

(以下是与摄影师探讨的采访实录 注:Q:“凤凰艺术”,F:Francesco Xia)

Q:什么时候了解到COVID-19病毒爆发?了解到疫情后,你有什么想法?

F:我知道这个病毒是一月下旬在电视上得知。

Q:是否有家人在中国?是否会担心?

F:我有中国的亲戚在浙江地区,幸运的是离这次中心地区比较远。

Q:在你的视频产生之前,是否有关注到“iononsonounvirus”这个话题?你如何看待大家发起“iononsonounvirus”的行为?

F:老实说我不知道我会被看成病毒。

Q:在佛罗伦萨,当人们得知COVID-19病毒爆发后,是什么样的反应?在当地的中国人生活有受到影响吗?

F:人们眼中有不信任和恐惧。

Q:如何想到要走上街头,拍摄“iononsonounvirus”的视频?

F:这个想法是在我和朋友Massimiliano jiang martigli交谈时产生的。

Q:这个视频策划了多长时间?一共多少个人来完成这个视频?

F:准备工作持续了大约三天,思考如何进行,最重要的是了解人们的自然反应。

3

▲ 路人纷纷上前与意大利的中国男孩拥抱

Q:在出发拍摄视频之前是否会感到紧张?是否有担心到路人看到你的行为后感到好奇或者其他反应?

F:非常紧张,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人们会怎么想以及他们能做什么……可以看到标语上说“使我免于伤害……”

Q:为什么把眼睛蒙上,并带上口罩?

F:我遮住自己的眼睛以做出真正的反应,而我却无法影响或影响路人,因为面具是病毒的象征,也是恐惧的斗争。

Q:那些中文字是谁写的?

F:汉字是我妻子写的,她会写中文。

Q:拍摄这支视频花了多长时间?

F:一整天。

Q:你独自站着多久才有人来拥抱你?

F:我独自呆了一小时后。

4

▲ 路人纷纷上前与意大利的中国男孩合影

Q:当你被拥抱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F:我感觉很好,因为感到真诚和热情。

Q:为什么会有人解开你的眼罩,并解开你的口罩?

F:对的,想更多的人摆脱这一切。

Q:是否有人和你说话?都说什么?

F:一些人告诉我不要害怕,我们是兄弟。

Q:拍摄结束后,团队的其他人对于这次的拍摄有什么样的感受?

F:每次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回应我,并且每次我们感到惊讶时,又都变得完全自然和真实。

5

▲ 路人纷纷上前与意大利的中国男孩拥抱

Q:经历了这次的拍摄,你对身边的人有新的认识吗?

F:我认为,即使我们恐惧,我们也还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和同伴。

Q:你认为这次的视频是行为艺术吗?你觉得这个视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F:我知道录像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提高人们对病毒的注意力,但不要对中国人作为病毒携带者产生偏见。

Q:你如何看待行为艺术?你如何看待在人类抵抗病毒面前,艺术对人类的作用?

F:艺术如同文化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认识。

6

▲ 米兰街头说“我不是病毒”的中国女孩

Q:你如何理解“人类”的意义?

F:人与人平等,不分种族宗教而平等。

Q:你如何看待“歧视”?

F: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必须与之抗争。

Q:你是否经历过被歧视?

F:从小时候起经历过很多次。

Q:你之后还制作了视频“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等你”,为什么会制作这个视频?

F:我认为这个视频很重要的是向武汉市民展示他们并不孤单,我们来自欧洲各地的中国人正在等待他们。

Q:你如何看待佛罗伦萨市长发起“给中国人一个拥抱”活动?

F:市长的拥抱组织者也是我,我认为这有助于提高认识。

7

▲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发起的“拥抱中国人”活动

Q:你如何看待全球各界的人对中国,对疫情的关注?

F:病毒让我们明白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一样的脆弱……它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一样的平等。

如今再次翻看这样的视频,热泪盈眶的同时也感谢Francesco Xia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在街头这一公共空间,用坦诚的姿态亲近每一个对疫情关心,对中国友好的人们。无论Francesco Xia和团队所呈现的是否是行为艺术,“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请不要对我歧视”这一视频的发起背后是在灾难面前,对人性的实验性发问,也是在灾难面前,对公共空间的行为发起的挑战。

8

▲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发起的“拥抱中国人”活动

灾难一直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当疫情发生,个人身处其中时,人们是亲历者也是发声者,没有人是无动于衷的:媒体在报道着和疫情相关的最新消息、微博在发布着人们各自生活的状态、文艺工作者或用抗疫歌曲《为了谁》、《你安好 我无恙》祈福,艺术家在或描绘或雕刻或思考着这场灾难。

9

▲ 央视知名主播集体献唱《你安好我无恙》

当消息被听见,音乐被传播,艺术作品被看见,无论是个体还是特定空间,这些行为的发生让人们不断思考自身,也思考关于抗击灾害、抗议不公平对待的方式。 在近十年人类遭受的灾难,不止2019年的新型冠心病毒。但庆幸的是,不少艺术家利用了公共空间,将人类遭受的灾难用艺术形式表达了思考,用以个人的力量,或借助空间的力量承载了公共艺术的意义,让人类和灾难重新被看见,与被审视。

被看见之空间与个体行为 

3·11地震”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北野武

新型冠状病毒让不少人再次想起北野武在“3·11地震”发生后说的这句话。震后不少艺术家对这一灾难中人们的遭遇和生活的家园遭受的破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在一篇名为《核灾难唤醒日本年轻艺术家》中,记录了日本年轻艺术家水野俊纪对灾难的反思。水野俊纪选择擅自潜入在福岛第一核电厂,手持裁判红牌,站在已经损毁的第三反应堆前,当时他所处位置的辐射指数是整个灾区最高的。然而他并不惧怕,并试图把握每一个机会拍照创作。但他的行为也因过于极端而遭到了争议。

10

▲ 日本年轻艺术家水野俊纪手持红牌

针对“3·11地震”,日本艺术家名和晃平也从中得到反思,于是他将洗涤剂、甘油、水混合起来,在一个黑色房间里制作了一组巨型泡沫,像延绵的山脉也像云海,打造了一个泡沫艺术展。他想借此和大家传递信息:地震就像泡沫一样,稍有动静到便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对于地球、生存与创作,他有自己的理解:“我对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现象和物质的兴趣要早于我的创作本身。有时候正是这些持续变化着的物质在引领着我去发现那些使人类的感知力可视化,或是将无形的“力”可视化的现象。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则会非常慎重地进行研究,来选择用哪种材料和组织形态去创作,才能更加接近我试图在一样独特的作品身上产生的表现力。”

11

▲ 日本艺术家名和晃平也的泡沫

除了艺术家,生活在灾难中的人们也在 “3·11地震”后在特定的空间,做出特定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据了解,一位曾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的前雇员在震后,身着防护服,站在摄像机前用手指着镜头长达20分钟。他用这一行动表示了灾难下一切数据和举措的透明性和公开性的要求,也希望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能够对工人权利的缺失引起重视。

2004印尼海啸

2004年印度洋发生海啸造成22.6万人死亡,这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灾难发生后,印度沙雕艺术家苏达森·帕特尼克(Sudarsan Pattnaik),这位密切关注着人类与灾难的艺术家,曾制作雕塑纪念印尼海啸遇难者:全世界都应伸出援助之手。他曾在采访中说:“我用了2到3吨的沙子制作了这个雕塑,我们想要呼吁全世界每个人尽可能帮助遇难者,因此制作了这个雕塑。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人失去了生命,我们通过这个雕塑向全世界的人呼吁。”

12

▲ 印度沙雕艺术家苏达森·帕特尼克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他也制作了沙雕艺术作品“抗击新冠病毒,我们与中国同在”为中国加油。 在印尼海啸发生两年后,一群大学生也自发来到海滩创作雕塑,纪念印度洋海啸两周年。

13

▲ 大学生为纪念印度洋海啸制作沙雕,图自新华社

“9·11事件”

发生在2001年的那次著名“9•11事件”至今让人悲恸。中国艺术家徐冰曾目睹这一切,他收集了灾难现场的尘土而创作了作品《何处惹尘埃》,并将吹落的尘土写成一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

15

▲ 徐冰《何处惹尘埃》

在后来的一次节目中,徐冰回忆起那场亲身经历,他说:“这个其实是面对巨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和事实。当时看着双子塔倒下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当时我们在布鲁克林,隔着一条河。那两栋楼巨大。第一栋楼着火了,中间那一团在那儿,后来远看一小小的东西,那么过来,像一小苍蝇似的,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接着就是撞到第二栋楼上。

我是觉得是恐怖利用了这栋楼本身所聚集的太多的不正常的能量,自己把自己给摧毁了,回到了这个尘土的一个关系中。而且这个东西是最恒定的。

这个作品也不是谈9·11本身的,实际上是谈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 除了尘土,徐冰在2003年“非典”疫情最严峻期间,4月29日这一天收集了北京的空气。“我有时候会被这种非常特殊的一个时刻,这种东西让你有一种焦虑。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办。就像9·11,你面对这个东西你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去收集一包灰尘”。 此外,艺术家孔宁在纽约“9·11遗址”进行了艺术创造,利用这个公共空间,身穿和平鸽婚纱展示对和平的热爱与呼吁。

被看见之空间与公共艺术

被看见,被审视,被反思的,不止是个体艺术家在公共空间的创作目的,当公共艺术成为不可撼动的作品时,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得以不断的吸取,重读。

“9·11”纪念馆

当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伦伯格在9·11国家纪念馆揭晓仪式上说出:“这座纪念馆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建。前来这一圣地参观的人可以了解在那里发生的事件,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为捍卫我们的自由而献身”,以色列建筑师迈克·阿拉德的作品“倒影缺失”,成为纪念这起灾难的最终方案。

16

17

18

▲ 9·11国家纪念馆

在方案中,设计者将该方案将双子塔留下的大坑建成6 米深、各占地4000 平方米的方形水池。两个水池通过一个通道连接,通道墙壁的凹陷空间是专供亲属缅怀死难者的场所,他们可以在此点燃蜡烛或者静默祷告。另外有一个区域永久安放无名死难者的遗骨。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罗·哈普达设计,纪念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据悉,根据艾森曼计划,混凝土板被设计产生有一种导致心神不安缠扰不清的气氛,而且整个雕塑打算代表一个原有秩序因人为因素而远离人类。

19

20

▲ 德国犹太人博物馆

初期为纪念碑正式英国旅客印制的2005份小册子却说设计代表一种对纪念碑传统观念的激烈手法,因为艾森曼没有使用任何象征主义。在附加的地下“地方资讯”(德语:Ort der Information)列出从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 Sanctuary)得到的所有已知受害犹太人的名字。

欧洲难民《名单》

土耳其艺术家巴努·堪纳图鲁(Banu Cennetoğlu)曾将前往欧洲途中丧生的难民名单,于2007年发表在公共空间里。这份名单被发布在利物浦乔治街一建筑工地的围墙上,作为第十届利物浦双年展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展出,人们表示这份名单本身并不是一件艺术作品,但这份名单参与的发布途径和意义足以成为堪纳图鲁的使命与艺术行动。

21

22

▲ 前往欧洲途中丧生的难民名单被发布在利物浦乔治街一建筑工地的围墙上

2018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这天,堪纳图鲁与英国《卫报》合作发布了一份自1993年以来34361位在前往欧洲途中丧生的难民名单。 这是一次新的更新,也是一次新的思考。

个体与公共空间的结合,让人们看到的是艺术家更为细腻的哲思,而艺术家与大型空间的结合,则是提供了大众亲近艺术的机会。艺术家借助公共空间,凭借自身的创新,将个人思想内涵在实践中实验和碰撞,也将艺术家对个性生活的共性总结交由大众,达成艺术的表达。

“艺术不会告诉你如何去反应,但它唤起你的回应。即便它只是富有感染力、唤起同情心,仍不失有重要意义”,艺术品的形成,公共艺术的落成,不是思考的终止,而是反复更新反复质疑与重构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