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月读 作者:富丽2020-02-12 11:08

原标题:富丽:说“冕”| 汉字中的文化

古代新皇登基,通常要举行加冕典礼。那么,这个标志帝王身份的“冕”究竟是什么呢?

“冕”字的字形演变

“冕”由“冃(mào)”和“免”组成。“冃”的字形像古代的帽子,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帽”字,后来到了楷书当中,演变为“”,而“免”则表示读音。

有学者认为,“免”是“冕”的早期字形。“免”在金文中写成等形状,像一个人头上戴着一顶大帽子。不过,“免”表示的不是普通的帽子,而是丧帽。古代举行丧礼的时候,要先摘掉冠,然后用白布包裹头发。这块缠成帽子形的白布就叫做“免”。如今,我国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类似的习俗。因此,“免服”就是指丧服。“免在表示这种意思时,不读miǎn,而读wèn。今天来看,很难说“免”就是早期的“冕”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免”在“冕”的字形当中不仅仅表示读音,一定程度上也把它跟帽子有关的含义带入其中。

“冕”在篆文中还曾经有过另外一种写法,即由“糸”和“免”组成,表示“冕”是用丝织品做成的。例如《荀子·正名》:“乘轩戴。”不过,这种写法并没有流传下来。“ ”在古代还被用来表示一种丧服的名称,例如《左传·哀公二年》“使太子”,读作wèn,实际上是在表示丧帽的“免(wèn)”的字形基础上添加了“糸”之后产生的。

《说文解字》记载:“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纩。从冃,免声。古者黄帝初作冕。”这段文字内容丰富,不但从形、音、义等角度诠释了“冕”字,还阐释了古代“冕”的形制和由来。

“冕”最初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如,《荀子·富国》记载:“故天子袾裷(gǔn,通“衮”)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出席正式场合时,天子、诸侯等人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来着装:天子身穿赤色绣有龙纹的礼服,头戴冕;诸侯则身穿黑中带红的礼服,头戴冕。

跟冠相比,冕的形制更为繁复华丽,由延、旒(liú)、纩(kuàng)、(dǎn)等部件组成。“延”是“冕”上面长方形的板。“延”的前沿悬挂着一串串小圆玉,称为“旒”。旒的多少显示着不同的等级,比如根据《周礼·夏官·弁师》的记载,天子十二旒(也有说天子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旒,后面依次递减。“纩”是系在冠圈上分垂于两耳侧的玉饰,通常称为“瑱(tiàn)”。“”是垂在“延”的两侧用来悬纩的彩色丝带。

[明]九旒冕,1971年山东邹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

“冕”后来特指帝王的礼帽,也就是皇冠,由此才有了登基加冕一说。而且,“冕旒”还可以代指皇帝。唐代诗人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一诗中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身着不同服饰的各国使臣去朝拜唐朝天子的盛唐气象。

正因为“冕”是皇冠,所以,体育竞赛中将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称号叫做“卫冕”,“卫冕冠军”“卫冕成功”等说法由此而来。

“冕”后来还用于比喻那些形状像冕的事物,比如“日冕”。

“冠”和“冕”分别是古代官员和帝王戴的帽子,然而二者又常常合在一起作为冠帽的总称。“冠冕”还有很多比喻用法。比如,它可用于比喻仕宦,《后汉书·郭太传》:“(贾淑)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有时也指仕宦之家,比如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也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还可以用来比喻体面、光彩,例如《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而今正要替先生接风,我们而今竟到酒楼上去坐罢,还冠冕些。”

“冠冕堂皇”一词,原本是形容庄严、体面,后来常常被用作反语,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比如清代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副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19世纪英国的《泰晤士报》被看作当时舆论的权威,其主笔常常被吸纳为英国内阁成员,社会地位很高,人们称之为“king without a crown”,翻译过来就是“无冕之王”。最初,“无冕之王”是指那些不具有权威之名,但实际影响力很大的人。后来,多用于指新闻记者,但又不限于这一行业。比如,体育界那些具有夺冠实力却未能夺冠的运动员或运动队,也被视为“无冕之王”。实际上,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又何尝不是其所在行业的“无冕之王”呢?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无冕之王”,才更应该令人心生崇敬啊!

(图片来源于月读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