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旅游

中国美术报 2020-02-07 16:42

原标题:探寻中国雕塑公园的未来之路——“芜湖模式、郑州标准、温州精神”积累中国经验 

在温州的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里,有个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国际雕塑展,并被冠之以“中国姿态”之名。2019年12月21日,“中国姿态——视界未来”第二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举行,经过两届展览,依据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共落地不同体量的户外作品55件,也为中国的雕塑公园建设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芜湖雕塑公园

从芜湖到郑州再到温州,近年来,中国雕塑学会重点推进雕塑公园建设,比如芜湖雕塑公园、中阿友谊雕塑公园、温州中国姿态雕塑公园、义乌福田湿地公园、郑州雕塑公园等,对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芜湖雕塑公园,被国际雕塑公园联盟主席格楚·爱希理曼高度评价,认为可以排进世界雕塑公园的前五名。发展多年,中国雕塑学会在建设雕塑公园方面走出了自己的办法和思路,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将其总结为“芜湖模式、郑州标准、温州精神”,正在探索一条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的全新路径。

何为芜湖模式、郑州标准与温州精神?

曾成钢 龙马 长10.1米 铜

什么是“芜湖模式”?在曾成钢看来,就是政府搭台,艺术家唱戏。“尊重艺术家、尊重学术,这是最重要的。”曾成钢说,“现在芜湖做了一个雕塑的百年计划,未来不仅要把雕塑放在雕塑公园里,而且做了一个全市的发展规划。”以“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为建设方式的芜湖雕塑公园使芜湖市赢得“雕塑之城”的美誉,自2011年开园至今,园区接待游客已接近500万人次,各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的考察调研近千批次。

郑州雕塑公园

而关于郑州标准,曾成钢介绍:“在郑州雕塑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详细的流程。从公开征集到作品平面稿的评选,再到立体小稿的展览,最后到加工制作、监制、定点、安装,在组织方式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标准和规范。在制作过程中,也会充分尊重艺术家的意见。”他举例说,此次的参展艺术家卡洛琳·罗曼斯道夫的《内心世界——连锁反应》,基本上是用一块完整石材加工而成,这也体现了中国雕塑制作的工艺程度。此外,还有许多国外的艺术家看过中国雕塑的加工技术和用料后,表示不管是工艺还是用料量,在他们国家几乎不可能完成。“这就是郑州标准,是我们中国雕塑的工艺标准。”曾成钢说道。

中国姿态·黄石山雕塑公园

在此基础上加入的“温州精神”,可以概括为“历尽千辛万苦,言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曾成钢表示,“温州精神”是温州人民深处的灵魂所在,是哲学、人文、艺术诸因素综合的结晶。落地的雕塑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于一体,正建构着当代雕塑的中国姿态与品格。据介绍,“中国姿态·温州国际雕塑大展”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引入雕塑作品40件,通过20年长期建设将引入大型雕塑400件,作为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区品位提升的缩影。

探索城市雕塑公园发展的路径

在我国,雕塑公园的产生与雕塑艺术的发展有关。进入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的思潮开始向中国渗透,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城市雕塑以来,中国的雕塑艺术从传统文化的模式中分离出来,城市雕塑成为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的现代雕塑公园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1985年建成的“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雕塑公园。1993年首届“中国威海国际雕塑大赛”后建成了威海国际雕塑公园。随后,越来越多的雕塑公园因雕塑比赛和雕塑展而成。比如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杭州太子湾公园雕塑院、广州雕塑公园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今约有50多座不同类型的雕塑公园。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中国太大了,太缺少雕塑,更缺少好的雕塑。所以说,对于一个城市,做一个雕塑公园,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个城市的环境是离不开雕塑的,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这是一种需要。通过这样的规模,对雕塑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雕塑公园这种状态在中国近十年中是可行的,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曾成钢在谈到雕塑公园的发展时讲道。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雕塑公园在作品评选上更加强调学术性,比如,每届雕塑展采取邀请与广泛征集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公开征稿。批评家殷双喜就曾总结过雕塑公园参展艺术家的特点:一是中国著名的老一代雕塑家,他们曾经为新中国雕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又“老树发新花”,为城市雕塑发展奉献了新的创作;二是中国雕塑界的中坚雕塑家,他们大都在中国雕塑的教育与创作机构中担任核心骨干,熟悉国际雕塑现状,并且有丰富的城市雕塑创作经验;三是中国雕塑界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是近年来涌现的创作新秀,思路开阔,对雕塑材料与形式富有创新精神,常有令人惊奇的艺术佳构;四是国际上的著名雕塑家,作品方案的构思具有国际性的风格,在雕塑材料的处理与形式语言方面,都具有不同寻常的现代气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很好的视觉样本。

广州雕塑公园

因城而宜 雕塑城市精神

有了如此多的经验和实践,雕塑公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模式进行全面的推广,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于小平看来:“建雕塑公园是快速提升地方文化品质的好办法,但不宜简单模仿,还是要因城而宜。”雕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以可触摸的形体和可体验的空间维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居民,在形成城市的文化品牌,增加城市的美誉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如何,这种雕塑的中国经验和标准最终还是要体现到雕塑作品中。

于小平 潮 石材 高4.5米

在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现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黎明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入选的作品是最为凝练、最能概括地表现时代精神、反映城市性格的作品,既强调国际化,又突出地方性,突出温州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同时还针对黄石山雕塑公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特点,因地制宜选择作品。

卫昆 马背上的少年 石材 高1.8米

在雕塑温州精神方面,曾成钢的作品《龙马》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向上、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的写照。龙湾区地近港湾,黄石山蜿蜒如龙,雕塑塑造了激昂刚健、沉稳柔和的主身和神采奕奕的形象,龙马流线简洁,一气呵成,雕塑语言浪漫豪迈。魏小明的《牛势》把男人的手臂、腿、躯干做了适度的拉伸处理,鲜明的造型中具有布德尔式的粗犷勇武,作品是对力量与生命之美的赞颂。卫昆的《马背上的少年》寓意在新时代下温州人逐梦、筑梦的理想信念。于小平的《潮》则用大步向前的韵律诠释出温州人敢为人先、积极创新进取的号角精神。

卡洛琳·罗曼斯道夫 内心世界——连锁反应 石材 高4.5米

户外景观不仅有美育功能,在造型语言、创新设计中还考虑城市栖居的实用功能,考虑公众体验以及与公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这也是雕塑艺术走向大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奥地利艺术家卡洛琳·罗曼斯道夫的《内心世界——连锁反应》观众可以坐、可以观,可以走进雕塑内部探索雕塑的内部结构,作品开放了多层次的景观,寓意温州在开放中不断创新发展。施丹的《风生水起·潋滟》是件风力动态雕塑,当风吹过,雕塑叶片随之摇曳,如同荡漾闪光的水面,是对“风生水起”温州的生动阐释。

施丹 风生水起·潋滟 不锈钢 高4.5米

雕塑公园作为一个常态的城市空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进城市,这种嵌入方式,会给城市提供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而由“芜湖模式、郑州标准、温州精神”积累的雕塑艺术的中国经验,不仅满足了公众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也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审美经验之一。

比利·李 汇聚 不锈钢 高6.0米

魏小明 牛势 铜、石材 高2.5米

(图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