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电影

布林客BLINK 作者:李森特2020-01-13 15:55

原标题:恐怖片,才是真的在教我们该如何做人 

2017年上映的恐怖电影《小丑回魂》用几个孩子和吃人小丑的大战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了那一年回报率最高、也是最热门的恐怖片之一。两年后的续篇《小丑回魂2》把观众又一次拉进了黑洞洞的影院,看一看那个有着可怕笑容的小丑这一次又要吃谁了。

《小丑回魂2》的剧情框架显示出来了导演的野心,两部影片之间内容间隔的27年,让这部电影跳出了青少年的时间维度,把镜头对准了重回德利镇的成年人们。让生活在各自世界里的成年人一个个回顾过去,共同兑现儿时的承诺,在心理上能够更加吸引成年观众,贴近银幕前的大部分恐怖片爱好者的人生经历。毕竟,整个故事的叙述都抱着怀旧的心态,类似成年人们的老友聚会——只不过,会的是一个吃人小丑。而这一故事的煽情核心也就是在强调一个人的过去对其现在生活的影响,克服从小到大的内心恐惧,才是获得真正成长的最终过程。

《小丑回魂2》电影剧照

虽然这部续集的口碑不如第一集好,但是,它却明确地画出了一个恐怖片中的惯用元素:人们的过去所带来的恐怖感。而这一系列又和美国传统恐怖元素,小丑,相结合,可以说是恐怖类型片之美国分支的代表之作。

事实上,仔细看看不同国家的流行文化中的电影、电视、游戏设计,都有着属于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恐怖元素。而这些经典恐怖形象多半是与其国家的民间传说相关。例如,《小丑回魂》系列中的小丑出现,每隔27年出来活动一次,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把其出现和消亡都与印第安人的做法仪式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民间传说灵验的规范模式。

“瘦长鬼影”(slender man )

再比如,“瘦长鬼影”(slender man )这个恐怖形象,相信不少熟悉欧美文化的人也应该都听说过。他似乎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有着非常细瘦的四肢,四肢可以分裂成更多细瘦的肢体而吞噬一个人,而且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实面目,成为了一种传说。除了几部史蒂芬·金的电影之外,瘦长鬼影还出现在不少的游戏的剧情设计之中。

类似于我们在东亚文化中熟悉的女鬼、冤魂、狐仙、中华僵尸等经典形象,欧美文化中也有一大批吸血鬼、狼人、人鱼、连环杀人魔、活死人(zombie)等等数不胜数的经典恐怖形象。这些形象为无数的流行文化改编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形象基础、认知心理和文化土壤。而读者或观众的偏好的形成,其实还是和他所处地域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信仰观念有关。甚至是,通过恐怖片的套路分析,就可以获得关于一个地区的民间传说以及文化制度、社会特征、民族信仰、道德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分析,并可以有效地证实了一大批学者在文化历史、人类学、地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界长期以来的各种猜想。

美剧《行尸走肉》

中国古代有《聊斋志异》,日本当代还有影剧《世界奇妙物语》,欧美世界则有《德古拉》、《暮光之城》、《行尸走肉》、《美国恐怖故事》等等。前工业化时代中,各种社会里不同民族产生的民间传说,作为其文化特征和信息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直撑起来了电影电视行业的大半边天。而就如同《小丑回魂2》中所表明的一样:你的过去,你曾经的恐惧,会持续到今天,深深地影响你的一切所作所为。

因此,探究民间传说和它们的起源,以及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对应关系,成为了当代很多文化学者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学界似乎尤其注意民间传说的意义,它是社会传统信仰、习俗、神话和故事的集合,可以通过口口相传、文字、说书、演绎等多维的方式流传下来。对我们理解自己的过去,了解文化的起源和意义十分有帮助。

美国恐怖电影《糖果人》海报

到了20世纪之后,随着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都市传说”(urban-legend)又以一种新时期的民间传说文本出现。美国恐怖电影《糖果人》(Candy-man)系列,就是以一个“都市传说”的研究学者为主人公而展开的,讲述对一段现代都市传说探寻的惊悚故事。这种类型的都市怪谈在日本也十分流行,是一种主要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由叙述者煞有其事地讲述和分享自身体验,以新奇、怪诞、惊悚情节为主要特色的故事类型,其根源与我们传统的民间传说,甚至是古老的神话传说或人物传奇都有深深的联系,很多时候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人。

1981年,犹他大学的名誉教授詹·布朗凡德出版了一本书,《消失中的便车旅行者:美国都市传说与意义》,在其中首次使用了“都市传说”的这一个具体概念。布朗凡德教授后来也写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书籍,搜集和研究了许多种类的都市传说,成为了该领域的专家。在1950年代之前,民间流传的都市传说故事多为死亡类、灵异类、鬼怪类的离奇故事。

50年代中期,又开始一度出现较为平和的故事,如有关“被抛弃的宠物”的故事和《头发中的蜘蛛》这样的故事。而50年代之后,随着都市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则又出现了许多与民航客机、酒店、微波炉、电梯、手机、照相机、录像机、实验室及医院等涉及高科技、新发明相关的都市传说;甚至是涉及到了外太空领域,把外星生物、超自然力量、外星黑暗物质等与现代社会航天探索密切相关的故事也纳入了都市传说的发挥空间里,表现出了人类那周而复始的、对于未知世界和未知生命的深层恐惧。

相比有着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传统的民间传说而言,都市传说更贴近现代人的城市生活,不限于鬼怪题材,可由不寻常的生活小事改编,有时仅仅谈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相互利用、自私利己等人性黑暗面,实则是反映现代人对现代生活中的交通、情感、通讯、技术等各方面的忧虑,或与之相关的古怪念头和黑暗遐想。有趣的是,大部分的都市传说得以实现都是通过“转述”的行为,或是依赖一个“媒介”。

电影《招魂1》剧照

例如《午夜凶铃》中的录像带,《拍栗得》中的胶片照相机,《招魂》系列中的安娜贝儿娃娃,或是《糖果人》中对着镜子念叨五遍“糖果人”的启动行为,此类型的悲剧故事通常发生的始作俑者都是人类的好奇心。人们经常会声称,这些故事发生在身边“朋友的朋友”身上,感觉很刺激,也要试一试。于是,都市传奇会以一种口口相传的微妙形式不断延伸、演变。且这一故事每发生在一位“朋友”的身上,都会给这个故事多一分生命和养分,使整个传奇更加有血有肉,有鼻子有眼,充满个性且加强了故事的信服度。

早年的都市传说研究,都集中于分析故事里的文学特质,学者将其与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相比较,但忽略了对其社会学价值和心理学动机的分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者们开始扩大视野,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更广泛的角度开始重新审视都市传说。

日本电影《午夜凶铃》剧照

如今,无论是恐怖片、惊悚片、探险电影,甚至是不少SiFi类的电影中都弥漫着都市传说的身影。作为一种极为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形式,都市传说比具有年代感的神话、童话、寓言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具想象力,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全新的元素与内涵。类似《异形》系列电影就把恐怖片的鬼怪想象升级到了对于人类起源的灵魂拷问,以往对传统民间传说的分类研究大约已不能够彻底解构《异形》系列的文化意味和导演的宏大世界观,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未重视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大角度去分析恐怖片的恐怖之处究竟在哪儿。

(图片来源于布林客B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