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近日,一场名为“夹山改梁Ⅱ”的展览在望京花家地北里小区某二居室中悄然生长。展览由陈逸飞、方政两位租住在那里的央美毕业生组织策划,通过对30位中青年艺术家的呈现,讲述了一系列有关身体与物件、个体与规划、人群与城市、游子与乡愁、今天与昨天的故事。

花家地是个“黑洞”。

面对其强大的吸力,一批又一批汇聚于此的艺术追梦人,没有几个能够幸免于难。

他们蜂拥而至,最终湮没在极少数“幸运儿”耀眼光芒背后的无边阴影里……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夹山改梁Ⅱ”展览现场,图片致谢夹山改梁艺术小组

而尽管如此,一拨又一拨的新生艺术力量仍在做着“不理智”的尝试,在“黑洞”边缘的空间中,奋力生长。

最近,一场特殊的展览在花家地北里小区某个黑漆漆的小二居室里开幕,展览名叫“夹山改梁Ⅱ”,由陈逸飞、方政两位租住在那里的央美毕业生组织策划。

“夹山改梁”,通俗的讲就是打掉内墙,架上高梁,将原本的两个小房间改变为一个大房间。而经过一番辗转挪移后,据说这里可以满足你对“接地气”展览的一切幻想:从此,在“鸡腿”、“香蕉”等小食酒水免费供应的“晴天”“海景”Disco舞厅里,“葛优瘫”着听人讲艺术与艺术家的故事不再是梦。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夹山改梁Ⅱ”展览现场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夹山改梁Ⅱ”展览现场

和许多人一样,自去年盛夏时节毕业证刚一拿到手,不等给沾上几滴汗珠子,这两位组织者就“失业”了。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太过迷惘,基于种种个人的未来规划,出国准备抑或工作生活便利之需,两人纷纷选择暂且“落户”花家地北里,在这间五十平方米的狭小两居室中做了半年室友。其间他们驯服了乱窜的蟑螂、透风的窗户、漏水的屋顶、关不上的门,以及每10个租房故事里就有1个会出镜的“楼下报警阿姨”。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夹山改梁Ⅱ”展览现场

眼看最近租期将至,一直以来受尽这间“双高房”(高房租、高房龄)“压迫”的两人希望能够趁着最后的机会也反“压榨”它一回,索取些剩余价值。于是,在“家”举办展览的主意应运而生,他们希望通过将30位艺术家的作品嵌入这个“大房间”的日常生活里,讲述关于身体与物件、个体与规划、人群与城市、游子与乡愁、今天与昨天的故事。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郭跃华&贾灵敏,《礼物》,80cmx100cm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胡硕,《无题》,25.5cmx36cm

事实上,这种举办在“私人空间”的“公寓艺术”并不新鲜,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已经出现,那时尚处于“前画廊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由于经费及特殊的历史条件,将家作为临时展厅,实施了一系列的前卫艺术项目,这个名单里有着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们:徐冰、王功新、宋冬、施勇......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1995年,王功新回国后在北京家中实现的场域特定录像装置《布鲁克林的天空》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施勇,《扩⾳现场:⼀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声》,装置,1995

如果说在那时,“私人空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品,那么在“白盒子”、“黑盒子”已经大量涌现的今天,“夹山改梁艺术小组”重新选择“私人空间”,并有意突出其种种特性,其中的原因,当然也是穷……(据某知情人士透露,该展览成本仅为个别作品的邮费)但从另一面方面来讲,如今“私人空间”的艺术项目也确实不失为常规空间之外的一种充满反叛性的补充。

象征中立与客观的均质“白盒子”在刻意屏蔽某种“故事背景”以最大化呈现作品的过程中,已经悄然为展览设定了另一种背景,且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将观众的目光圈定在某一个范围之内,并折射出并不太友好的“高级”氛围。在那里,往往只有成人世界里的严肃“故事”、“道理”和“讨论”,而没有对一切迷失人类敞开大门的绝对放松自在的“故事会”。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王午,《司命灶君》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左:方政,《晴天窗帘》,布面高清喷绘,2018;右:李喷泉,《美好心灵》,木板坦培拉,30x40cm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杨涛,《我正在走下坡路》

于是在此次“夹山改梁Ⅱ”中,组织者决定对“空白”发起挑战:将展览设置在最杂乱、“人味儿”最浓烈的“家”中,并将展览从屋内各个空间,延伸至家门外观众来访的路上,使不同空间与环境带来的冗杂的“故事背景”彼此反应,将大量或私密或公开的信息被暴露给观众,以绝对的“主观”营造另一种“客观”。

根据组织者们设计的最佳观展路线,来访者的体验将会这样开始:

1.首先在混杂了洗衣粉、尘土、潮湿气体等气味的楼梯间,气喘吁吁地爬到印有“鸥飞鸿的涂鸦作品”的那一层;

2.找到贴有王午的《玄坛元帅》的那一扇门,进门;

3.进入能够提高人文化素养的卫生间,在另一种气味中阅读一篇于瀛认真瞎编的关于盐党糖党之争的报纸;

4.迅速返回客厅,继续观展。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阿珍,《ST》,2017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王午,《玄坛元帅》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欧飞鸿,《提高厕所文化》,纸模涂鸦,尺寸可变,2011-2012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于瀛作品

相比“无干扰”的展览空间,穿梭于楼梯间、卫生间、客厅、厨房、卧室等一连串充满诸多纷乱头绪的空间中,仿佛想象却可以飘得更远,观众在聆听主线故事的同时,不自觉地默默编织出更多的副线故事,而由于“家”这个环境所自带的放松氛围,没有人会过分担心自己的故事是否存在错误。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王鹏杰,《头人》,A4纸上,丙烯、水墨、中性笔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王鹏杰,《蚊鸟》,A4纸上,丙烯、水墨、中性笔,2018

在作品的排布方式上,两位展览组织者也一反“环境为作品服务”的观点,遵循“作品融入环境”的逻辑,有意让这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对作品产生影响、发生联系,并为作品以及整个展览设置了更多故事情节。

将刘川的《杀手的抉择》置放在房间的墙面拐角处,以使画面中墙后虎视眈眈的杀手能够一跃到面前;陈映舟作品中接吻的一对情侣则藏在门后的墙角边,公开调戏着每一只认真观展的“假正经”单身狗观众;邵丰田的《鼻子拉车》则将画面中的钩子与房间内的空调线相连,更加深了疑惑与讽刺……通过这些蠢妙的设计,画中的故事与现实世界的故事在此重合、连接、丰富,来者的情绪随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艺术品与日用品的界限在此消解。

都说客随主便、来者不善,而在这个空间中,谁才是来者?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刘川,《杀手的抉择》,岩彩,梨木板,105mmx125mm,2016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陈映舟,《吻》,A4,打印纸绘画,2018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邵丰田,《鼻子拉车》,100x60cm,布面油画,2018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邹易韦作品

“这次的展览跟我的创作一样有着很多个人视角的连接和叙事,缘起于我对书桌的布置:一个用各种明信片和小画小雕塑建立起来的充满着牵强又有必然联系的角落。我希望将这个角落蔓延出去,让作品爬满整个出租屋,每一件作品都是我结合对这个屋子里各种角落的观察和想象布置的。更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尝试让作品和生活无缝衔接,从自己的角度去选择和布置自己目之所及的生活环境,让充满温度的经营在这间房子外也能继续蔓延开来。”——陈逸飞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陈逸飞,《白痴——漏水的大头》,木板油画,2018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孙逸飞,《无题(亨氏番茄酱)》,8x8cm,丙烯,番茄酱包装袋,2018

故事的巢穴,是与百无聊赖密切相关的无所事事。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悠然放松的状态越来越罕见,人们静心恭听一个故事的禀赋越来越少。而“夹山改梁Ⅱ”所处的“家”的环境天然带有一种放松感,这里比起常规的展览场所、洁净无瑕的“白盒子”,更让人进入一种松散无虑的“瘫”的精神状态,从而成为了一个讲故事与听故事的绝佳舞台。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夹山改梁Ⅱ展览现场,陈逸飞正在为观众导览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杜爱卿,《故乡的海啊,美丽的大海》,70cmx70cm,布面油画,2018

在此次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中,故事也往往暗藏在某种百无聊赖里,无聊的人看这场展览可能反比聪明人更容易看出门道。我相信,王村村肯定爱死了这里。

尽管作品《街走》从表面看上去只是墙角一件极普通的军大衣,然而听过陈逸飞的讲述,作者梦龙甚至更像是一个传说。据说这位艺术家在他的居住地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原因就与他这件既无聊又戏谑《街走》密切相关:他常常会穿着这件军大衣在那附近的街头游荡,如果你有幸凭借一些已知的外貌特征在人群中发现了他,那么只要你对他说出“约定”的暗号:“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梦龙就会唰的一下把军大衣张开,露出他别在大衣里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幅摄影作品。这其中有一种对变态暴露狂的戏谑、一种对游街小贩的趣味模仿,而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故事里才常常出现的天真、幼稚和莫名其妙。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梦龙,《街走》

出生于80年代的张中阁如今做着与艺术无关的工作,不久前经历了一件很悲伤的事。他在旧挂历纸等脆弱的材料上画画,色彩暗,纸面皱。听说去年曾有画廊要给他做个展,结果他因为对展览的恐惧后来又反悔了,甚至一想到自己的画有可能会被卖掉就大哭了一场。每一次画完画,张中阁都会将它们一张张的摞在一起,然后整理到文件夹里,对他来说,有人来看他的文件夹或是看他发在微信里的画就算是展览了。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张中阁,《穷花》,纸上坦培拉,2017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张中阁,《挂历花》,药使用说明书上坦培拉,2019

另外还有许多艺术家都以各自的方式对严肃观众的神经进行了若有似无的撩拨与挑衅,而有时,就是这样的抚弄,才最能惹得人心痒痒。

方政的《晴天窗帘》,是在窗帘上高清喷绘的一个晴天的窗外景象,而事实上,真正的窗外世界也许早已夜幕降临;许天宝则用银打造了一枚嵌于墙面的戒指,她鼓励每一位观众将手指从中穿过以把整个房子戴在手上,借此讽喻当代首饰创作者对原创神话的盲目鼓吹。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方政,《晴天窗帘》,布面高清喷绘,2018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左:许天宝,《无题》,基座:5.2x5.2x4.2cm,戒圈:14号,银,2018;上:方政,《茶点》,动态机械雕塑,2018;右:赵泽文,《花生盒》,油画,30x20cm

黎家齐将鸡皮打印出来折成一只鸡腿,又将香蕉皮打印出来,折成香蕉,扮成假鸡腿、假香蕉;左牵羊的《海景》则源自在某次网上购物时追踪物流情况时的意外想象:当用手指将物流地图从陆地区域滑动到海洋区域,人似乎就跟着一起来到了涛声阵阵的海边……日常生活的无聊与有趣间的讽刺转换,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图25 黎家齐作品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左牵羊,《海景》,可互动,21cmx29.7cm,2019

听故事的人总是能够和讲故事的人成为朋友,甚至,故事的读者之间也能分享这种情谊。然而,尽管如今几乎每一场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展览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甚至也安排有导览员对观众进行面对面的讲述,却少有“讲故事”的感觉,在美术馆里听故事的人总是有些孤独。

每个人都曾在家抱头痛哭,但又有多少人在美术馆哭过呢?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罗森,《花家地2014-2017》,纸质出版物,12.5cmx18.5cm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李昊,《变形记》

凤凰艺术|“黑洞”边缘,美院毕业的艺术青年在家都做些什么?

晶晓李,《兔子的眼睛》,纸上油画棒

当观展结束,一行互不相识的人留在“家”中与屋主随意闲谈,继续在这个拥挤小屋内填充无关紧要的好故事,而这些故事也会在未来某个意想不到的时间与空间,在讲故事者的不断追忆中,口口相传给下一个人……

也许,这里发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挥舞着锤子——或许打破些什么,或许钉上些什么,而最终将会带着这个满载着故事的房间逃离“黑洞”的召引。

展览信息

微信截图_20190321100039

“夹山改梁Ⅱ” 展览海报

夹山改梁Ⅱ

展览时间:2019年2月19日-2019年3月19日

展览地点:花家地北里小区

艺术家:阿珍、陈逸飞、陈映舟、杜爱卿、方政、郭跃华&贾灵敏、胡硕、晶晓李、黎家齐、李昊、李喷泉、刘川、罗森、马可、麦昌泰、梦龙、欧飞鸿、邵丰田、孙逸飞、王鹏杰、王午、许天宝、杨涛、于艾君、于瀛、张中阁、郑云柯、邹易韦、左牵羊、赵泽文

主办方:夹山改梁艺术小组

7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